“为什么是义乌?”《义乌文史读本》系列丛书出版

近日,由义乌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共同主编的《义乌文史读本》系列丛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义乌文史读本》系列丛书包括《义乌文史读本》普及版、拓展版及《义乌名家名篇导读》三种,提炼义乌优秀历史文化中最精华、最经典的部分,让她们从历史文化经典、史乘、文集、笔记中走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间。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义乌,这个位于浙江中部,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的小县,以小商品市场为突破口,商贸经济异军突起,不断壮大,很快成为八方辐辏、闻名遐迩的商贸中心,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时至今日,义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名副其实的国际商贸城。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义乌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也齐头并进。

“为什么是义乌?”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方兴未艾之时起,就开始有了这样的追问。义乌的崛起,是时代机遇的偶然眷顾,还是历史命运的必然抉择?是义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还是义乌人天生具有经商禀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精彩样本,义乌被不断审视和剖析,有关义乌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视角多维,结论多元。人们在破解义乌崛起的密码时,偶尔也会将目光投向义乌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希望从中寻找到答案。

义乌县治图(崇祯《义乌县志》卷一)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回望历史,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该往何处去。

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部署下,义乌也确立了文化大市建设目标,并于2008年启动“义乌丛书”编纂工程,制订中远期规划,全面整理出版义乌历代名人文集,分类选编地方文献,分专题开展义乌历史文化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一大批义乌文化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成就璀璨的义乌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义乌儒学图(崇祯《义乌县志》卷一)

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义乌文化有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以孝立县,以文筑基,以勇扬名,以商驰誉”。义乌原名乌伤,得名于颜乌至孝而感动群乌的故事。孝,是中国文化传统最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人伦之根本,社会之基石,也是义乌文化最素朴的底色。

从南北朝的傅大士,唐代的骆宾王,元代的黄溍、朱震亨,明代的王袆,清代的朱之锡、朱一新,到现代著名学者陈望道、吴晗,著名作家冯雪峰、王西彦,从义乌走出来的文化名人灿若星辰,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彩。典型垂范,形成了义乌人民崇文尚学、明义敦礼的优良传统,这是义乌文化长盛不衰的精神源泉。

在家言孝,于国尽忠,每当外敌凭陵之际,孝义观念往往转化为可歌可泣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壮举,如南宋初年的爱国名臣宗泽,矢志抗金,临终三呼“过河”,忠肝义胆,彪炳千秋;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麾下的“义乌兵”,骁勇善战,威震海疆。

在经济活动中,孝义观念则转化为重义守信的商业伦理。义乌的商贸经济肇兴于南宋,到明朝中叶日臻繁荣;延续至清中叶,义乌已跻身浙中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大大小小的集市遍布全县各地,更有无数的商人走南闯北,拓展商业版图,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外贸易。义乌的坐贾行商,诚信为本,义利并重,赢得了良好的商誉。

骆宾王祖墓(廿三里街道李唐村)

陈望道在自家柴棚翻译《共产党宣言》

民国时期的绣湖(义乌城建档案馆藏)

义乌历史悠久,人物众多,文献浩繁,内容庞杂,需要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历代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去芜存菁;由于时代隔阂,古文中的字词、用典等,并不易于为今天的广大读者所了解,需要通过普及化的手段,才能让古代优秀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整理出版“义乌丛书”的基础上,编纂《义乌文史读本》,就是为了做好义乌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这本书从浩瀚博大的义乌历代典籍中精选一百多篇作品,分类编排,严谨校勘,加上详细的注释、通畅的白话翻译、精练的导读,并提示延伸阅读的内容,以广见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