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32篇:技术作文视角下的“引用”

2020年第132篇:技术作文视角下的“引用”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了刘卫平老师发表于《语文月刊》2020年第5期的论文《引用技术:高考作文高品质语言的利器》。从标题上看,这是一篇利用张华老师“技术作文”理念研发出来的“技术性策略”,即如何在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最近一段时间,各大语文教师群里时不时就会围绕“技术作文”展开论争,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所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遗憾的是,有不少同仁一看到“技术”二字就产生了天然的反感,自然将“技术”混同于“作文技法”“技巧”,于是不再去看与“技术作文”相关的具体主张或论文,因此很多论争并没有产生理论推动。我的观点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会是绝对完美或绝对正确的,技术作文的主张者以及追随者包括我在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阐释清楚“技术作文”的内涵之后,尽可能多地开发出实用的“作文技术”以及相关的教学案例。刘卫平老师这篇论文,就是抓住了“引用”这个写作点,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操作性的措施。

所谓“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程序性知识”。目前的作文教学,“要求性指令”过多,“操作性技术”过少。例如老师会告诉学生“要积累素材”“要中心突出”“要描写生动”“要立意深刻”“要引用名言”等等,当这一系列的要求提出来之后,学生完全靠个人领悟去操作,这当然也是一种写作训练的方法,但定然会有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将这些“要求”落实在实际的写作中。“技术作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此,我认为这是其价值所在。就拿“要引用名言警句”来说吧,教师可以谈引用名言警句的价值与效果,可以指导学生搜集、积累名言警句,这些工作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究竟如何在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呢?教师的头脑里没有这些内容,作文技法类的书中也没有这些内容,教科书里更不可能有,引用名言警句的策略隐藏在各式各样的文学名篇、优秀作文中,这就需要教师去总结、提炼,整理出带有实操性的“引用技术”来。论文作者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在于此。

“引用”的前提是“筛选”。学生积累了名言警句,接下来的就是进行筛选。具体说来就是三个具体标准:身份权威性、引语深邃性和运用适度性。身份权威性,是说引用的名言要考量出处和来历,最好直接表明作者,而不要笼统地说“哲人有言”“学者曾说”之类的。引语深邃性,是说引语要有内容的哲思性即能够表达一定的哲理;要有表达的凝练性即引语的字数不宜过长,要言简义丰,最好不要超过30个字;要体现认知的陌生性,引语本身要带有几分陌生感,试比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两句,大意相同,但后者的陌生度更高。运用的适度性,自然是说引语不可滥用,要在恰当的位置上以恰当的方式呈现。论文作者认为,一篇作文中引用数量最好是2—3处,最多不超过5处,避免给阅卷老师带来“掉书袋”的感觉。而所谓“恰当的位置”,除了开头、结尾外,还要考虑用在能够直接证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地方。

“引用”要达到“融合”的效果。一是句意融合,即引用名言警句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常见的融合技术。二是词汇融合,即引语中的词汇与主体文段的词汇构成回指和重复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借助某一词将引语与主体文段衔接起来,以引用中的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文段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是2018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打破惯性思维”,当没有与主题适合的引语时,就可以运用词汇融合技术。例如引用林清玄的名言“我从来没有失去过灵感,因为我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而我每天都在更新”,这句名言谈的是灵感来自于自然的问题,与“打破惯性思维”关系不大,但学生可以抓住“更新”一词,与作文主题建立联系。名言警句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引用与作文主题相关或相近的“侧面”,这也不算是误用名言。三是结构融合,就是说引语的表达结构与文段的表达结构一致,这种技术注重形式结构的一致性,而不太注重前后两者内容上的对接性。例如引用毕淑敏的“世界很宽,时间很瘦,时间从我们的指尖细碎中流走”,文段也可以用“xx很x”的句式展开。这三种技术,尤其是后两种,确实有新意,挖掘到了“引用”的不同类型与形式,这就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引用”的本领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训练。论文作者又提出了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指令性训练。每次小作文规定主题或中心论点,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引用一处;每次大作文也规定相应的名句,并要求引用两处或三处,规定在特定的关键位置务必引用,将引用渗透写作之中。这种“刻意训练”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作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用心,同时也给其他教师指导学生引用名言提供了实用方法。放任自流的引用,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效果不大,只有刻意训练、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引用的意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积累很多“认知陌生性”的名言。第二种是升格性训练。即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语段进行升格训练指导,尤其是在关键处加入名言,并围绕名言和主题进行修改。例如空谈应试教育的表现,不如加入叶芝的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加入这样的名言并结合主题进行阐释,文章的深度就显得不一般了。

刘卫平老师的“引用技术”,不仅对于学生写作文有用,对于教师写教学论文也有用。老师们经常说自己的论文没有理论深度,我自己在指导老师写论文时,也一味地强调要多读理论著作,但并没有开发出论文的“引用技术”。于是,多读书之后积累的理论究竟如何落地呢?这里面也需要有“刻意训练”的成分,从“生硬引用”开始,慢慢熟悉,最后达到“浑然天成”的熟练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