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教学手记——作文必须改三遍以上

我常常想,如果学生具备涨溥当年的“七录”精神,考个985应该是简单的事。
《学记》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可见教师的通病由来已久,求多贪快。尤其是现在,追求课堂效率,讲究大容量,其实,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不能真正发生。
比如,作文。我们总认为教师依据几篇例文在班上讲一讲,学生就能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并进而改正;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也总认为面批作文一次,学生定能理解,即可妙笔着文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与语言,比推倒三座大山都难,大家想一想,有几个人真正改变了自己的语言的呢?
因此,对于写作教学来说,那些提供种种花架子的套路行为,比如畅行多年的“引议联接”等,不仅没有改变提升学生的思维,反而固化浅薄了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的训练,再想改变,再想让学习真正发生,尤其困难。
如何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提升?如何让他们在艰难求索中真正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
必须明确其不足,这是面批的原因;必须做语言操练,一步一步纠正,这是反复修改的原因;必须把阅读与写作融合一体,不断体悟写作之道,这是以写促读的原因。
开学初的期初考试,作文题目如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万+转发量、100万+点击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两个月的假期,学生的思维语言都在退化,考场作文简直惨不忍睹,阅卷教师反复批阅,唯恐错判误判,但批下来好作文亦然了了。
为此,我用三周时间,38位同学,一一面批,指导修改,有的同学,反复写了五、六遍。慢慢地,好作文的模样才慢慢呈现出来。
面批时,我们会发现,写作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建设,很多同学的逻辑思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思维的集中性与延展力不够。这一点也体现在很多语文教师身上。这两天也在改几位老师写的指导学生学习的小论文,感觉最大的问题也是这个问题。为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特别注重了这个问题的指导。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篇修正后的作文吧,有兴趣的朋友,尤其是一线老师,可以拿起笔来,也不妨一试,体会一下思维与语言的表达力能否与这些同学相抗衡。
“饱腹感”危机
高三(2)班 陈沁悦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阅读量和点击量似乎成了人们对于有知识、不孤单……的认定标准,然而,以“量”为王的认识观在冲击我们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引起了由信息过多难以下咽吸收和理解的“饱腹感”。海量信息一方面缩小了人与世界的距离,使信息的获取变得简单方便,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人们将方便和简单作为第一需求,对于质的要求骤减。
量构筑了我们的认知体系并增强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我们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认知和联系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不再困于狭窄有限的现实世界,也不甘做一个“井底之蛙”。一方面,科技的飞速进步引发的量的倍增增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程度,使人们得以在任何时候掌握与这个时代有关的任何信息,另一方面对量的广阔的认知增强了我们谈话的依据和说服力,提高了我们做事的合理性。我们的认知和联系因此受益。
量的堆积激发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望,沉溺在“饱腹感”的快感之中,由信息过度引发了一系列危机。
“饱腹感”危机存在于人与人在现实世界中联系的弱化。联系的弱化增强了人对于网络的依赖度并使人建立稳固和长久的友谊,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信任投注,而在这个“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大多数人认为这样一种投注会是浪费时间的投注,因此对于网络的依赖使人与人的关系弱化。
“饱腹感”危机使以消费经典的快餐式文化为主导的人对于阅读、做事……的思考力偏下。
“量”的积累是一种饱腹感,而我们需要的是饥饿感。
饥饿感价值在于维持精神以物质为基础发展并占主导地位的准则。物质相对富裕的当代,人们的精神却因产生“饱腹感”的无意识阅读习惯走向末路。阅读成为无聊打发时间和消遣的工具,被人们利用,却也因此丧失了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而现代人也因此很难创造出经典著作,使中华文明渊远博大,深邃艰深的文明走向了“快餐式”、无内涵和深入价值的机器化文明,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并且不能得到有效抑制,那么人必将因此而精神匮乏以致无法幸福的生活,活在一片虚无的物质繁荣中。
客观物质引向主观意识。“量”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引发的是主观的联系弱化、阅读认识低下,文明快餐化和精神的虚无,由此饱腹感危机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个人能力产生重要冲击的原因所在。
保持饥饿感,建立以深入思考和长期信任基础的有效机制,收获思想和友谊,实现精神的繁荣和长期发展。
新时代关于“量“的反思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王益江
近年来,社交和视频软件层出不穷,变化万千,却都以点赞量、关注量等“量”为基本数据。当人们习惯了大数据的光亮,鲜少有目光投向其背后的阴影。
假使你点进一个视频,那名发布视频的陌生人大多会求点赞关注,而你可以选择双击或者划走,这个过程像喝水一样自然,是件很小的事罢了,但是当你认真推理下那名发布者求赞行为背后的逻辑:因为点赞关注能带来快乐,所以我要求点赞关注,以获得更多的快乐,你将发现他用“量”做了一次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与事实判断对立又统一,运用道德或价值观判断特定客体有无价值的方法。在上述例子中,特定客体为点赞量,视频发布者认为点赞量有价值,越多越好,因此做出求赞这一行为。然而“量”不可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就像金钱一样,当“量”被用作价值判断,难免会压倒道德判断。近年来,网红破坏公物,围堵奥运健儿住处等新闻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即对于“量”的追求突破了道德底线。同样的,“量”也不可作为事实判断的依据。事实判断有一套客观标准去检测其正确与否,就像“这个梨是甜的”,吃一口便知道正确与否,若是以“量”为标准,你将相信销售量高的梨更好吃,也就取代了味觉的客观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量”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只是人们变异的认同感在网络时代的具象体现罢了。基于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对于获得认同感作出的积极反馈,人们总是希望获得认同感,而“量”恰恰是数据化的被认同的体现,点赞量意味着被喜欢,销售量意味着被认可。然而当低点赞量等于错误,低销售量意味着劣等,对“量”的追求将不断冲击道德底线,刷赞刷好评等等行为并不少见,最可怕的是唯“量”至上的社会风气,就像当年的大跃进一般,整个社会笼罩在谎言和包装之下,人们深陷其中却不自知。
何以摆脱“量”?应当试着用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推翻它。在追求“量”的同时,反问自己,是否将“量”作为了价值判断的依据,是否将“量”作为了事实判断的依据,是否违反道德或价值观。
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现如今社会步入平稳发展期,先前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将在这一时期得到解决,这要求我们积极反思,判断是非,对“量”的追求是大势所趋,更需要深刻反思其利弊。
2021年9月18日 写于苏州
度量
高三(2)班  唐铁峰
在当下,“量”字显然已经充斥满了我们的生活:阅读量、点击量、转发量……它们看上去好像仅仅只是一个个数字而已,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量”俨然已经成为了由网络平台所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这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它已经构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
这些“量”在网络平台上,是被用以来将人们对于一本书、一集视频、一首音乐的喜爱程度具体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也使得“量”与金钱利益挂上了钩,两者相结合,就给创作者们带来了错误的引导:一方面,他们会把能力的认可、证明全部归结到“量”上,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以此作为营生的主要来源,再加上网络的推波助澜,制作者们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作品的表面功夫之上,追求得到视觉上的冲击效果,以此来满足观看者的猎奇心理,这也造成了作品内涵、意义的缺失,越来越功利化的创作,越来越激进化的追求,质量良莠不齐、手段层出不穷,这是与创作者的初衷相违背的,这也会对网络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可见,“量”是不应该作为一件作品好坏的唯一度量标准而存在,可在当下人们却不断地执著于此,那么问题便不光是出在了制作者这一方,观看者这一方也面临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价值观念的浅薄化。
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能够取决量多量少的是我们这些观看者,所以对于量的错误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我们观看者导致的,是我们在错误地引导创作者,需求指引了作品的产生,换而言之,“量”所体现的更是我们的价值需求,那些专门是为了“量”而产生的作品,所想要满足的是让现实生活压力之下的人们能够宣泄出自己的负面情绪。诚然这似乎看上去并没有错,但事实上长此以往下去,人们在心理上就会对其产生依赖感,在价值观念上也只会认同相似的作品,人人之间的价值观念也会互相引导,造成一种大势,他们认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但事实上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并未得到真正的释放,而只是被暂时地压抑住,实际上还在不断地积累当中,当到达一定程度时,那些作品也会无法继续满足,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价值观念的浅薄化促使了浅薄作品的产生。
所以,度量,度量,我们要度量的不仅仅是作品背后的内涵、意义,我们还需要提升自我修养,切莫被“量”所蒙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