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东归能否称得上是“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这是否只是一场骗局?

土尔扈特部东归是一种骗局?骗了谁?

带领3.3万户、约17万人的部族,从欧洲伏尔加河流域出发,途经万里之遥,越过种种艰难险阻,击败沙俄及哈萨克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回归中国。无论从哪方面看,土尔扈特东归都是一场史诗般的壮举,无论如何,也跟骗局扯不上关系。

土尔扈特部东归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较为陌生的。通常而言,渥巴锡率领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一般将其视为渥巴锡及土尔扈特部在故乡和爱国情怀的作用下,再加上沙俄的欺凌,最终选择东归中国。

但实际上,面对沙俄的压迫,虽然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的确准备回归故地。但是,刚开始他们的目的,却并非投入清朝、也就是当时中国的怀抱,而是打算回到故地,自立为王。

公元18世纪末,土尔扈特汗国进入了渥巴锡时代,而此时,在侵略扩张过程中不断吃到甜头的沙俄,变得更为贪婪,他们迫切的想打通黑海,获得通往地中海的港口。

渥巴锡像

因此,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从未停息,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沙俄对于土尔扈特部的压榨更为严重,除了沉重的赋税,人口只有20余万的土尔扈特汗国,不断被征兵。仅在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战场上,就遭遇了数万人的伤亡,这对于土尔扈特部而言,显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一支来自遥远中国的卫拉特蒙古准噶尔汗国部落带来的消息,使土尔扈特人萌发了东归的想法。到清乾隆年间,持续了近70年之久的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持续近百年的战争,以清朝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准噶尔汗国与清朝

同时,由于准噶尔部清朝带来的惨重损失和屡次叛变,最终,在乾隆的命令下,清军对于西域地区的准噶尔部进行了灭绝的政策。大部分的准噶尔人因此被屠杀。面对这种危机,准噶尔部部落四散逃亡,其中由舍楞和辉特部德济特率领的一支部族,就投奔了位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

通过这支来自准噶尔汗国部落,渥巴锡及土尔扈特部知道了准噶尔汗国的最新消息:土尔扈特人的故地,准噶尔汗国的游牧之地伊犁地区,随着清朝的剿杀政策,已经没有多少人烟,伊犁地区十分空虚。

同时,舍楞和德济特也力劝渥巴锡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趁机占据伊犁自立。一旦成功,土尔扈特部不但拜托了沙俄的压榨,也可以从此独立自主,再不受人欺负。舍楞等人的建议,让渥巴锡等人十分心动。土尔扈特部二号人物策伯克多尔济也十分支持这一建议。

渥巴锡东归

因此,渥巴锡召开大会,召集了土尔扈特部诸部诺颜、台吉和本部藏传佛教的高层,共同商议了这个计划,最终,众多高层一致决定:离开伏尔加河这个屡受沙俄侵略的地区,率领部众返回准噶尔,占领伊犁,重新建立汗国。

也就是说,最初打算东归时,土尔扈特部并没有想过归顺清朝,而是准备返回故地自立。

经过的周密准备之后,公元1771年,东归起义爆发,在渥巴锡的率领下,3.3万户约17万土尔扈特人集结在渥巴锡的旗下,开始了东归征程。这支毫无援军的东归队伍,历经千辛万苦、跋涉万里之遥,克服种种困难,击败重重阻截,历时8个月,终于到达了清朝的疆域范围内。

土尔扈特部东归

但此时,出发时高达17万人的东归队伍,经过惨烈的战争、战乱和恶劣的环境,人口只剩4万多人,已不足出发时的四分之一。能上战场的青壮牧民伤亡更是惨重。与此同时,土尔扈特部发现,舍楞等人的情报并不准确,准噶尔汗国故地并非无人之地,而是被清军牢牢占据。

同时,在土尔扈特部尚未到达伊犁河之前,清军也接到了土尔扈特部即将到来的消息,由于并不清楚土尔扈特人的来意,乾隆为以防万一,一边让伊犁将军舒赫德加强伊犁河一带的防务,一边在喀尔喀、杜尔伯特等地抽调兵力,加强伊犁河的兵力。

土尔扈特部西迁与东归

东归接近完成的土尔扈特部面临的局面变得十分艰难:后又沙俄和哈萨克的追兵,前面又是早有准备,实力强大的清军。元气大伤的土尔扈特部,完全不具备击败此地清军的实力。因此,在渥巴锡为首的土尔扈特部首领进行七天的“扎尔固”会议讨论之后,他们改变了最初的政策,决定归顺清朝。

最终,到达伊犁地区之后,渥巴锡率部归顺清朝,乾隆皇帝在令伊犁将军暂时安置土尔扈特部后,又马上派人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部贵族领到热河木兰围场,亲自接见了渥巴锡等人。而乾隆皇帝大度地接受了土尔扈特部,并将其安置在新疆一带。土尔扈特部东归,至此彻底完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