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想要建议”的来访?| 10位心理咨询师给你支招

以下为虚拟案例

案例背景

1.来访者背景:劳拉,女性,37岁,抑郁质的美丽离异异性,经营一家美甲店。
 
2.关键事件:伴随一生的丧失经历,包括父亲、多位男友(关系无法长久、感觉都是开始于性)、一位丈夫、一位同居爱人和未成年时的一次堕胎。
 
咨询过程
经过几次咨询后,劳拉说出了她在男人维持一段亲密关系非常困难。她经常会觉得男人跟她在一起只是为了性。
 
在某次咨询中,劳拉问:“好男人到底在哪里能找到?”  然后抱怨一通,包括“好男人早就脱单了,哪里还有机会“剩下的都是被挑剩的”等等。
 
咨询师:“你心目中的好男人标准是怎么样的?” 
 
她笑着说:“什么标准?”
 
咨询师:“比如大家在相亲约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评估对方的标准。”
 
她再次笑了,冷嘲热讽地问:“是不是就是有没颜值?收入水平?是否会骗老婆?男人们就是视觉动物,下半身思考的吧!”
 
后来的对话,她试图问咨询师答案“比如什么标准”。咨询师意识到,即使她已经有很多段感情经历,但是她根本没有具备识别好男人的能力。
 
咨询师在尝试判断她无此评估标准是否出于思考功能存在发展性延迟。(对男人的评判维度像一名青春期少女)
 
她说:“你说我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我就是有问题才找的你啊!”

面对那些迫切需要建议的来访,尤其那些对心理咨询(咨询师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有错误认知的、希望从咨询师身上直接获取答案的来访,咨询师应该如何应对?
请看下面10位咨询师的精彩回答。
01
相信个体有自我调整的功能
@娜道阳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个体是通过“形”与“景”的原则,了解其所处的的环境。
但是有的人一旦形成形与背景,再也无法看出其它新的形与背景,即皮尔斯所指病理的完形,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情结(complex)。
格式塔疗法认为个体有自我调整的功能,个体若能充分觉察,必然改变。这个时候,咨询师可以带领来访者一起觉察:
来访者与其父亲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里,来访者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来访者父母之间关系的体验
来访者在家庭中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体验
来访与几位男性关系的体验
找出来访者未完成事件,在原生家庭中塑成的人格结构、关系模式、认知水平的完形。

借助觉察,来访者觉察到自己的内在环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

从而会发现可做的选择也越多,这意味着改变、成长的可能性。



02
来访者想要的答案在来访身上
@杨丹,深圳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在咨询中,往往来访者最想要的答案并不在咨询师身上,而是在来访身上。不过答案经常隐藏得比较深,并不明显,这个需要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去找到。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也许她的一切症结就来自于她的父亲(父亲的丧失),我会引导来访者从她父亲这个男人开始探索。
不如我们从探索你的父亲这个男人开始,看看能否找出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小的时候在你眼里他是怎样的一个父亲?
长大后你眼里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喜欢他什么?不喜欢什么?
发生在你们之间印象深刻的事?
比如说未成年时的堕胎事件,父亲是怎么处理的?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父母的相处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在来访者描述父亲时,我会在来访者描述不清、不明确时再三确认和引导,将父亲的形象逐步明朗化,帮助来访了解这个父亲。
无论他是正直或扭曲的,把真实的父亲形象立体的呈现在她面前,让她看清并面对。
探索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3点:
第1步将过去还原。来访无疑会因揭开伤疤而再次体验痛苦,这时候要引导她说出这些痛苦的经历;
第2步:面对和接纳过去的一切

第3步:分析之后每位男性与父亲的相似或不同,带领来访理性区分判断了解男性特征,真正从人性的角度认清男人。
但是无论咨询怎么进行,我都会以来访的情感需求为重,理解、尊重、陪伴她,让她看到、感受到我的包容、力量和坚定。
03
让来访者由回避责任转向承担责任
@孙希同,家庭治疗师,心理动力学取向
劳拉缺乏标准的背后是对于异性的认知不足。虽然看起来交往了很多男性,但这种关系本身并不协调。

性本身在于来访者是一种交换的资本,可以借由此换取关系。
所以,
第1步,可以探究她的交往经历中的第一个、印象最深的、最近的等几段交往经历,寻找共性和行为模式,在其中一定有她的内在动机、需要和期待。
第2步,我们再看关于“建议”的部分。这很有可能是“移情三角”发挥作用了。

“移情三角”指的是,我们早年间的关系会影响现在的关系,现在的关系模式也会出现在咨访关系中。

也就是说,寻求建议的方式,是来访惯有的行为模式,我们要想帮助来访改善状况就要打破这种循环,重建良性的模式。
一方面,可能是过去她想做决定而不断被替代甚至是打压,慢慢也就习惯了不做决定;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这是她讨好权威的一种方式,一个爱问问题的小女孩总是会受喜爱的,这是她在男性社会中的生存技巧,谋得关爱和关系(生存策略)。
当然,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我们首先需要帮助她看到这种模式,其次看到她内在渴望依赖的需要,最后帮助她为自己负责,自己做抉择。

寻求“建议”背后的动机更多的是逃避自己应该的责任,咨询师让来访者由回避责任转向承担责任。
比如,我可能会说:
咨询师:当我问你这个问题时,似乎你的答案很模糊,希望我能给你一看起来你现在很想得到我的帮助,你要知道道理毕竟是道理,你的体验才重要啊!
就像我们说,青春期的美好就在于有多重可能性啊,我们走进百花园中探索每朵花的不同,你走的每一个岔路口都是一次选择,最后你看到的风景一定是你自己选择的,也必定是你喜欢的。
我愿意和你一起走进这个花园,一起去看看,好么?
最后一步,就是在整个咨访互动中,给予来访更多的权利,获得更多矫正性的体验。
比如座位的选择、话题的选择等,逐渐鼓励和培养来访者可以自我抉择的能力和体验,进而实现内在的成长。
04
咨询师个人的想法,未必适用于来访
@闫秋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治疗师
针对案例中的来访者,我会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先用具体化的方法,引出不合理的自动思维
咨询师:当我问你这个问题时,似乎你的答案很模糊,希望我能给你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是我认为的好男人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好男人。
每个人对男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在你之前认识或者看到的电影电视的男性中,你有觉得谁是优秀的男性呢?
来访者:小李子
咨询师:那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他有什么样的优点呢?
如果来访者说没有,我会共情来访者:
咨询师:哦,原来命运对你如此不公平,那你可以告诉我之前认识的男性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来访者:.....
然后苏格拉底式提问,松动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引导合适的认知,然后探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引出行动。
咨询师:哦,原来你认为......都是不好的男人,我可不可以认为你认为不.......的男人都是好男人呢?
来访者:这也不一定的。
咨询师:哦,可这就是你刚才的想法,既然你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是很合理的,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来访者:.....
咨询师:哦,所以你非常痛苦,很纠结,你才会出现了.....想法,既然这样,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呢?
面对需要建议的来访,咨询师要承认的是:

咨询师的建议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认识,可能适用于自己,但未必适用于来访。
05
普遍适用并带有启发性的建议
@王芳,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优秀心理工作者
我认为劳拉评判性判断功能,存在发展性延迟的问题。

在37岁已有过结婚史和多段情感经历的情况下,依然对男性缺乏深入的了解,也说不出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理想的关系模式;

对异性的评判标准仍然停留于“性”“外貌”的关注上,这和她的过去和男性的关系体验有关,她都是在投射过去的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会选择教给她找伴侣的普遍适用并带有启发性的标准
我理解的好男人,就是过日子的男人,长期在一起都感到比较舒服的男人。
除了你说的那些外在条件,诸如相貌,金钱,
更要有一定的内在品质,比如性情稳定,比较顾家,待人和善,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以过日子的男人。
紧接着,我会修通来访过去的情感体验:
而你对异性的判断维度单一化(停留在“性”),这可能和你早期的体验相关。
这不是一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修正原有的非理性理念。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一起去探索怎么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为了让你重新体验和建构稳定的亲密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动力,你自己是否觉得有必要走出反反复复的情感挫败。
06
基于不全面的信息给出的建议都是无效的
@刘洁华,个案小时数280小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能具体跟我聊聊你的父亲么?例如他在你眼里,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你和他的关系如何?等等
对男人形成的标准,这需要和她探讨她如何定义父亲,或者她对性的理解。
这个个案看似是俄狄浦斯没有修通,但是在整个个案里:
她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她的母婴关系是怎样的?
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个家庭是如何传递性的?
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就会去品尝禁果,父母对她如何引导的?
一个不受保护的孩子,跟她发生性关系的人是成年人还是同龄人等等。
以上这些都需要去和来访者探讨和搜集资料,去理解这个来访者,了解她认识行为背后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咨询师要给来访者提建议的时候,

首先要守住自己不要掉入来访期待的“专家”角色,然后去寻找是什么因素和动力促使来访者“犯错”。

一切基于不全面的信息给出的建议都是片面的、无效的。



07
相信来访者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小鱼干,正在修己的新手咨询师
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应对:
1、澄清问题,可以把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反馈给劳拉;
“听起来你很着急,想要我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2、让来访者利用自己的资源;
“或许在以往的经历中,你有成功应对的经验,你能想想类似的事你之前是怎么处理的呢?”
3、接纳来访者的感受。
“你听起来很焦虑,或许我可以陪你一起去探索怎么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想完善自己的,同时都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
在与劳拉进行过几次咨询之后,咨询关系是比较稳固的
因此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诠释和反馈,让劳拉思考自身的行为模式和状态,从中她会自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08
活化来访的资源,获得内在支撑
@玉汝于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一级教师
从提供的案例大致可以看到,来访者存在亲密关系难以牢固建立,并维持稳定长久的冲突,而且主要集中在与异性的关系模式上。
所以我可能会在现有信息基础上来做出应对:
1、深度共情来访者的“丧失”经历,建立稳定可靠可信赖的咨询关系。
首先明确来访者此时来咨询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先用肯定的语言去承接住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做好前期的情绪宣泄和疏导。
其次要外化问题,就是要把来访者这个人和她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分离,即非问题导向

探索来访者的内在价值,挖掘并活化自身资源,帮助来访者凝聚生命力量,获得内在支撑。比如:
咨询师:在生命中有没有一段关系是可以在想起来的时候是温暖踏实、有力量的感觉呢?
来访者:……
咨询师: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事让你一直记得这个特别好的感觉?
2、命名一个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从第三者的立场去探索早年成长经历和重要时刻。
以成人的视角、当下的自己去看待、去理解那段经历、厘清与父母等重要关系的模式,与过去和解。
3、坦诚。此刻来访者“该怎么做”的问题,虽不清晰但也会有力量去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形,咨询师需要做的是不攻击、不逃避、不隐瞒。

坦诚向来访者承认自己也不能给出有效的办法,但是可以和她一起去找出办法。
09
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张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动力性精神分析流派)西安交大MBA
首先,我会先进行共情:
你经历了这么多次的与男性的关系的中断,一定令您非常的沮丧。
似乎在关系中自己是被利用,被挑选,被评判的,所以或许有愤怒,甚至屈辱的感受。难怪你会觉得,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视觉动物。
所以你似乎难以信任男人,是因为男人总是被您的外表和性所吸引,而不是你本身的价值。
然后,利用反移情(本人男咨询师):
我注意到在我问你对男人的评估标准时,
你对我冷嘲热讽(来访的移情),让我有觉得自己好像问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好像我是一个没有水平、不值得信任的咨询师(投射认同、咨询师的反移情)
我感受到了被贬低这似乎和你与其他亲密关系中的男性的互动有些相似。
你觉得他们只是看重与你性的关系,所以你对男人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以及贬低他们。
这种模式似乎来源你早期的成长环境,需求没有被很好的照顾到,而发展出来的。
你可以跟我讲讲这一部分吗?
10
父亲客体的缺失
@相慧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健康老师
父亲的丧失(父亲客体的缺失),让来访者无法从生命里的第一个男性那里获取对男性的认识。
男性有哪些特点,自己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都无法体验到,没有发展出来心中的阿尼姆斯,也就无法建立一个“自己喜欢的优秀男性的标准”是什么。
这也意味着她没办法知道,“一个优秀男性(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再者,从小缺少与父亲的互动,让来访者不知道如何与男性建立关系,边界是什么,似乎只能通过性来建立,而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是不稳固的,不靠谱的。
劳拉未成年的堕胎经历、多段不成功的感情经历,不断的经历丧失、分离,让她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并再次证明了自己对男性这种刻板单一的认知。
么情况下可以给建议?
一般在心理咨询范围内是不主张咨询师提建议的,因为心理咨询强调的是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助人自助。
基于对寻求建议的处理,
一定要先共情,让来访者焦虑急切的情绪得到稳定;

然后想办法让来访者,由回避责任转向承担责任;

通过活化来访的资源寻求答案。
比如:咨询师@小鱼干,提到“或许在以往的经历中,你有成功应对的经验,你能想想类似的事你之前是怎么处理的呢?”
咨询师直接的回答建议只是解决了表层问题,是无法触及到根源,并不能真正帮助来访。
虽然我们有普遍适合的建议,但我们要认识到问题背后的复杂性,还要承认的是建议有时是无意义的。

咨询师应该坚守在治疗框架内,带着来访一起探索问题的动力因素,在探索中顿悟出解决办法,完成个人成长。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也会提供一些建议(只要是治疗框架内的事,都是可以的):
1、在亲子咨询中教养方式的建议;
2、年纪较少,顿悟能力相对差的小孩子;
3、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里常见关于学校环境适应和学习的问题;
4、亲密关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建议等等。
但是,提建议是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以及“对来访者足够的了解”上。
贸然的给予建议并不是最优的做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