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
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自然目标,而万物求存求在来自于存在智慧。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智慧;任何生命系统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一般平衡论用“存在智慧”来表达宇宙万物求存在的智慧,用“生存智慧”来表达生命系统求活命的智慧。存在智慧是宇宙万物求存在之源;生存智慧是生命体求活命之源。存在智慧决定了宇宙万物求存求在的本能,这种本能形成了有序的宇宙万物。
这就是一般平衡论的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第一存在模式对生命系统而言,也可表述为: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动物世界。自然竞争是为了平衡,只有生存竞争,才会天道自衡。万物因平衡而存在,为存在而求平衡;生命因平衡而生存,为生存而求平衡。生存智慧就是求生存求平衡的智慧。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存在模式,第一存在模式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
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和求存在的智慧。万物的存在智慧与该物的存在合一,与该物的结构对称。求存在是万物的自然目标,也是万物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万物实现自然目标离不开求存在的本能和智慧。万物达到自我平衡时的位置就是它的自然位置。平衡的东西往往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存在,平衡是万物存在的形式,生存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自然智慧就是求平衡的智慧,求生存求适应就是求平衡,生存智慧的本质就是求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不仅是生物具有求存的本能,而是宇宙万物都具有求存在的本能,只是生命系统不仅有求生存本能,还有求活命的本能,所以求存求活乃生命系统之本能。万物求存求在、生命求存求活都有相应的智慧。如佛经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万物都有各自求存在的智慧,智慧是为了求存在求平衡而存在的。本书中的“存在智慧”指宇宙万物求存求在的智慧,而对生命系统而言作者称之为“生存智慧”——求存求活的智慧。
所有生命的共同点是有求生存的本能和智慧,而生命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不同的生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人类与其它生命的本质区别在于:唯人有剩余智慧,而其它生命只有生存智慧。人与牛的区别在于:草→牛→奶,米→人→屎。动物与植物及微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的生存智慧必需依赖大脑结构,而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智慧无须大脑结构。植物与微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植物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而微生物只有相对简单的内部结构。生命结构愈简单,所耗散的能量愈小,其利用资源的效率愈高。
万物都有形成自己特有结构的内在求存本能和智慧,假如没有求存的本能和智慧,宇宙就仍是玄子,就没有各种原子、星系及恒星。宇宙秩序和万物结构都是因为有存在智慧。如生物没有求生存本能和智慧,也就没有今天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求存在是万物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来自于存在智慧,自然界中的引力、磁力、弱力和强力应当是万物求存在的本能和智慧在不同层面自然力量的体现,在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结构的物质。
求存求在仍造化万物之过程,万物仍求存求在之结果。造化万物之过程,寓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永恒之循环之中。在此平衡循环中,包涵着万物的环境选择、自我平衡、适应环境,还包涵着万物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目标的实现,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存在智慧。人类作为一个生命种群同样具有求生存本能和求生存的智慧,但人的生存智慧出现了退化倾向,原因是:人类拥有工具使部分器官退化→比另类更容易生存而使适应环境能力减弱→专注于求名求利而占用了更多的智慧资源。一个人所有的本能和原始需求都是为了生存。
老子早就说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涨大水前蚂蚁会搬家,大海啸来之前动物全逃生,而人却全死光光,就很说明问题。曾记否?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横扫亚洲数国,至少有十五万人丧生。令人类不解的是海啸并没有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现场竟没有发现任何动物尸体,连一只野兔都没有死。海啸引起的洪水也淹没了一些动物园,可动物们预感到大灾难的来临,并成功地生存下来,而死到临头的人类却一无所知……事实证明动物的生存智慧超过人类,愈是人类认为低等的生命,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愈强,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愈久。人类没有理由为自己复杂的大脑而沾沾自喜。
求存在是万物“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的源动力。万物都是自然平衡循环的结果,存在智慧也由玄子玄之又玄而来。万物都为求得自身的存在而自动趋向平衡,直到实现其自然目标,到达其自然位置:求存求活(本能)→自我平衡(运化)→自然位置(自然目标)。万物都有自我平衡和环境选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有自我复制、自我平衡、自然选择的基本特征。生存智慧是生命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功能、生活习性和行为、进化或退化方向的内在决定性因素。自然秩序和万物结构都源自于自身求存在、求平衡的智慧。
生命系统在生存竞争中,生存能力强的优质种群得以保存,而生存能力弱的劣质种群则被淘汰,在同一个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如此优存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把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适”有两种策略,一是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现有的环境,二是改变位置去寻求适合自己的新环境。“优”和“劣”应当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与环境平衡能力的强弱。所谓“进化”也是系统在适应环境和适合自己两者之间求得平衡的过程。本书有时也将“自然选择”称为“环境选择”,两者的区别之一是自然选择属第一存在模式,而环境选择则覆盖了三种存在模式。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实质是系统与环境的平衡。
生命系统在种群、个体及基因不同的层面上,不仅只是环境选择,也有系统选择,不仅是自然选择,也有种群选择,不仅环境淘汰系统,系统也会改变环境,生命并非只有进化,也有退化,或者是不进化。达尔文思想的意义在于“适者生存”,而不是只有进化才能生存。不论是谁选择谁,是进化还是退化,只是生命运动的形式,生命的本质是求生存、求平衡。进化论的“适”是系统与环境的平衡态,进化或退化只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命的进化实质上是其基因的与时俱化,基因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适者生存的过程。
自然环境选择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反选择于生存环境。生存智慧包括适应环境和适合自己两个方面,“适”是为了生存和平衡。生命系统一方面会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自然环境,但自然环境不能满足生存时,在求生存本能的驱使下,系统就会通过本身所具有的生存智慧去改变自身的自然位置,从而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生存的新环境。生存就是在适应环境和适合自己之间求得平衡。生命系统为了实现生存目标而对不确定的未来做出适当选择就是决策。
对生命种群而言,不论是进化或是退化,进化得快或进化得慢,是适应环境或是换新环境,不论它朝哪个方向进化,目标总是为了求生存,而进化或退化、适应或更新,仅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而实现生存目标就离不开生存智慧。生存智慧始终是决定一个生命种群能否生存成功的关键。一个生命种群进化或退化的方向、适应环境或换新环境,应当是所在环境和自身生存智慧合力作用的结果。
在地球生物圈内,病毒比细菌还小——小到以纳米计,只能在活细胞中存活,但不管是最小的病毒,还是庞大的鲸鱼,所有生物的求存本能更多还是从物种和种群而言,以物种和种群能持续保存为成功标志。生命系统的同化或异化、遗传或变异、新陈代谢或自我复制,都是为物种和种群能得以延续和保存,也都是它们的生存智慧。可以说,生命的生存智慧就存在于其基因之中。
生命个体有时会出现求生存的逆向行为——自我牺牲,譬如蚂蚁、蜜蜂这类动物的个体反求生存本能行为,目的是为了群体的持续生存。同一窝的蚂蚁、蜜蜂也许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个的蚂蚁、蜜蜂就像一个个细胞。雌螳螂在交配时往往会将雄螳螂吃掉,雄蜘蛛完成交尾后往往就成了雌蜘蛛的点心,目的也是为了种群的生存。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没有群体的个体也无法延续。
任何一个生物,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功能,生活习性和行为,总是和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相适应的,而这些现象本身就体现了生命的生存智慧。在自然界,不管香花或是毒草,冷血或是热血,吃草或是吃肉,捕食或被食,不论是从海洋走向陆地或是从陆地重回海洋,不论是进化或是退化…都属不同生命的生存智慧和策略。蚂蚁、蜜蜂、螳螂、蜘蛛…还如水母、藻类、病毒…的形态、结构、习性和行为正是它们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
各物种间的竞争与共生同在,在一个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也是协同与竞争同在,但不管是共生还是竞争都需要生存智慧,其自然目标都是为了物种和种群得以保存和延续。假如一个物种和种群没有能成功地实现保存的自然目标,就等同于此物种和种群在生物圈中消失。“存在智慧→求存求活”——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生命系统、人类社会自我平衡的基础。
一般平衡论认为,生命的生存智慧与其有无大脑结构不相关,与大脑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生命有大脑不一定就聪明,大脑发达不一定生存智慧就多。生命的大脑愈复杂,脑细胞愈多,生存能力和智慧愈低。在自然界,往往结构最简单的生命体,譬如微生物,最简单的病毒甚至连细胞结构都没有,更不用说复杂的大脑结构,它们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反而能适应极端的环境。事实上,生物圈中的大多数原始生命并没有进化什么大脑结构,多少亿年来一直就守住“简单”、保持“低等”,而恰恰是它们成了地球生命的老祖宗,这不正是它们的生存大智慧吗?宇宙中真正的生存大师并不需要复杂的大脑结构。
对生物圈而言,可以没有高等、复杂的生命,但却离不开低等、简单的生命。在地球上能几亿年持续生存下来的,都是我们认为的那些“低等”、“简单”的生命,而那些我们所谓的“高等”、“复杂”的生命却早早就退出了地球舞台。生命系统的内部结构愈复杂,大脑愈发达,毛病和缺陷也愈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反而愈低。复杂的大脑结构也许已成为生命求生存的累赘。简单更有利于生存,复杂反而不利于生存,简单的生命却有着不简单的生存智慧。
人类常笑“蚍蜉撼树,自不量力”。蚂蚁在地球上已存在2亿年,蚂蚁是地球上求生存最成功的物种之一,人类在地球的时间还不及蚂蚁的百分之一。蚂蚁在地球上还能存在多少亿年不可知,但肯定比人类长久。再过几亿年,蚂蚁等类仍照常存在,而人类生命的一切信息只能储藏在化石中。智之所贵,存我为贵,人类与蚂蚁到底谁更有生存智慧?不言自明。
在地球生物圈,不同生物有着各自的生存绝技与环境适应能力,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动物、植物、微生物各有各的生存智慧,不同生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在大自然,一个种群延续几亿年,一颗树活了几千年,一只龟活了几百年,可见它们的足智多谋,能说它们没有智慧? 生存智慧与大脑结构无关,没有大脑的生命同样有生存智慧。凡存在的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存在智慧。
一般平衡论认为,万物各有各的存在智慧,存在就是智慧;生命各有各的生存智慧,生存就是智慧。人类有一个弱点,就是高估自己。自认为唯人类有智慧,其它生物都没有智慧,以为宇宙万物都没有意识,唯有人类有意识,这些观点也许是可笑的。同样,那些对意识与物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争论本来就无意义,因为自然智慧和人类智慧、宇宙万物与人类意识本来就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人类的意识、智慧怎么能去跟宇宙万物的存在同日而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