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行业进入“多样性”发展时代

进入“多样性”发展时代的涂料行业,如大河奔涌,泥沙俱下,同时充满张力。

伴随着2018年的远去,涂料行业又渡过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寒冬”,因为就2018年涂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说,挑战和“麻烦”依然占据“上风”。自2015年被首次用来形容涂料经营艰难的情况,演变到现在,“寒冬”似乎已成了涂料行业的常态。

不过,不再具有特殊性的“寒冬”模式,对行业变革方向和新格局发展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到涂料行业现在的局面是,涂料企业通过几年的摸索,都确立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并尝试按照既定的规划进行转型变革。尽管最终的变革效果目前还没办法得出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生存压力面前,涂料企业寻求突破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涂料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各企业和经销商在2018年的发展效果并不相同。

这种复杂的发展变化最简单直观的效果呈现就是经营业绩,而回顾2018年,有 “今年涂料太难卖了,不仅销量下滑了一半,利润也不如意。” “现在什么成本都高,生意难做,卖的多有时候还越亏本。” “很多涂料店面都关门了,不关门没办法,没活干,连租金都交不起了,还能怎么办。”等境遇严峻的真实反馈。

也有2018年,瓦科肌理壁膜2018年销售增长35%左右,保俪莱仿石漆销量增长50%以上,卡百利艺术涂料销售额同比增长70%;展辰家具漆青岛经销商陈卫朝销售额突破7000万(2017年销售额为4077万),某大品牌经销商将该品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扩大到80%以上等等逆势上涨“典范”。

然而业绩毕竟是以年为单位的阶段性结果,外在影响因素太多,并不能全面反应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情况。与其相比,输出战略以及价值观或许更能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由此,2018年大多数涂料企业都为自己冠上锐意进取、积极变革的标签,通过产能扩张、全国甚至全球化发展,经营品类多元化,并购重组、实现渠道多样化等方式,在稳定推进自身发展布局的同时,让企业的战略价值看上去更加“金光闪闪”,也更有口碑传播效应。

也有反其道而行的企业,或安于小幅度的企业增长模式,或致力于一系列的业务“瘦身”和推广收缩的行动、只求维稳。他们追求另一种社会发展潮流,以“佛系企业“自居,仍然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经营,分享着已然为数不多的涂料市场蛋糕,同样“挺过”2018年的“寒冬”,也在准备着迎接并挑战下一个可能的“寒冬”。

在如今“先活下来是根本”的行业共同心声下,上述两条发展路径包含的所有调整模式和变革方向,哪一个是正确的、有效的,或者说是对的,现在还很难说。

一是因为基于行业复杂多变的环境趋势,很难得出单一的影响效果,有可能一项调整策略对企业来说是正面促进和负面影响兼具的,就拿产能扩张来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认为,规模大了企业就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它可能会带来资金占用,产品积压等问题。

二是,基于行业环境依然会继续严峻下去,涂料企业洗牌还在进行中的状态,现在还远没有到做总结的时候。据报道,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8年经济情况的基础上,对2019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会议强调,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发展更多优质企业,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相对确切的年度业绩表现参考价值有限,聚焦未来的战略输出规划效果效果难测,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涂料行业无往不利的“求变大道”? 目前获得实践和理论双重认可的答案似乎是:创新驱动,技术转型。

这是因为无论是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倒逼,还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周期效应,都意味着中国涂料工业野蛮发展、高速增长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需要通过外显为调整“阵痛“、内显为发展良机的变革,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最终迎来发展成熟期。

2018年,在重点聚焦下,涂料行业的科技属性大幅提升,有望孕育新未来的新技术和新品类在这一年里不断涌现。以人工智能(AI)为例,晨阳、立邦等企业确立了机器人引入计划,并且有些已经在部分区域实现布局,施工端也有家具喷涂、外墙涂料爬墙机器人等应用。

此外,产品技术专利和研发中心的热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众多企业都开启了从概念到应用的落地。藉此,有多家多家涂料企业研发实力跻身“国家队”,技术创新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同时业内也实现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重大进展,以及在涂料前沿技术、高端技术方面的突破。

但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对行业的引导意义虽然值得期许,却依然不是短期内就能看见效果的路径,其同样需要资金投入和应用积累。由此可见,如今涂料行业的发展规律已经没办法用一个特定的词来概括,而任何一个企业所依循的或进或守的经营理念,也不能以简单的好与不好来评判。进入“多样性”发展时代的涂料行业,如大河奔涌,泥沙俱下,同时充满张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