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梁德新
2005年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四台“走遍中国·梅州专辑”镜头中的松口“上坝头大街”和“火船码头”,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松口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松口沿江店铺一角
公路还没有普及之前,在闽粤赣边区的传统商道上,活跃着众多的挑脚夫、排工、船工与搬运工等“苦力工”。水陆货运主要依赖木船、竹筏和人力肩挑。民国时期整个梅江航道,木船有近2000艘,汽轮有70艘(《梅县志》,1992年版,第462页)。松口港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民国初年每日停靠民船多达五百条,货运码头20多个。
停泊在松口港的船只
松口火船码头和松江大酒店
清宣统三年(1911年)“捷安”号汽轮始行梅江从潮州到达松口港,那时称机动船为“火船”(船上的蒸汽机用木炭作燃料)。解放前梅江河上虽然有客轮航行,但是没有固定的船班。解放前来往的人多,乘坐火船的人少,乘坐篷船、驳艇(无机器的木船)的人多。篷船、驳艇是以装载货物为主兼载零星乘客,要等上好几天装满货才开航,故乘客要问好停靠在港口船只那艘最快起航。解放初期,松口港有了松口—潮州,松口—梅县,松口—茶阳(原大埔县城)固定航班。而今公路发达,水运业衰退,现在停靠在松口港的船只大部分是运水泥的货船。
据笔者调查,上坝头大街是由松口大黄村的廖访珠先生建造的。
廖南屏是廖访珠先生父亲。南屏先生是廖氏家族第一代出南洋开拓创业的人,他是清朝末年的穷苦佃农,住在大黄村的偏僻山沟“黄蚊畲”。他自小天资聪颖,念过几年老书,他从师学医,后在村中行医。中年时在松口镇开设“广和堂”药铺,为民治病济世。他出身穷苦家庭而怜惜贫苦人家,经常赠医赐药。后来将松口产业卖掉,到印尼巴城仍开设“广和堂”药铺,继续行医。廖访珠先生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高尚医德,除在“广和堂”行医济世外,还在巴城成立“义和”商号,增加商行从事各种贸易。经过父子的多年努力,他经营的“义和”商号生意十分兴隆,在印尼置办了很多产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廖访珠投资家乡建设,回松口办实业。松口镇的“上坝头”原来是个养猪寮和种芭蕉、竹子的荒坝。廖访珠在这里建了三十多间店宇的一条街;建造了唯一能停泊“火船”的码头。此码头是韩江水运出海的港口,旧时梅州各县出南洋的华侨都是从这个码头上小轮船的,是粤东各县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这条街有众多雄伟的建筑群,也是当时松口镇最繁华、热闹的街市。1950年前松江旅社是梅州市最大的一间旅店。
建于清朝中期的古街道
建于民国年间的街道
现在松口镇的商业区已在新区开发,上坝头大街已失去昔日的繁华。这些钢筋水泥建造的旧店铺已成为历史文物。因为上坝头大街还保持了20世纪30年代文化气息,这条街道成为电视台、电影厂常来拍摄外景的最佳景点,也是外地旅游者来松口游览的必游之处。
(本文摘自2019年出版梁德新編著的《松囗民俗文化风情》写作资料由松口健民医院陈大光医生和廖南屏先生的后裔提供和查阅有关地方历史资料)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年幼时因诸多原因而生活艰辛坎坷。老三届的中学生,曾参加学生大串联活动。1968年离开学校后,当过农民、村榨糖厂工人,学修家用电器、学修钟表,在福建等地流浪做工。知识和机遇攺变了命运,参加高考后终于圆了读书梦,读了师范中专在小学任教,读了大学后在中学任教。对文学情有独钟,喜欢看书写作是业余自由撰稿人,在国内的二十余家刊物发表文章约千篇(含网站);编著有《客家乡情》《客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闽粤梁氏宗祠通览》等书8本。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1998年吸收为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在职其间兼职及短期借调文化部门。2009年在梅县松南中学退休。受地方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影响,对地方文化和客家文化有兴趣。先后聘为梅州市《客家人》《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顾冋、《梅州侨乡月报》特约撰稿人。2009年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邀请参加文化梅州学术研讨会、成都第七届客家学学术研讨会、西安客家学研讨会、赣州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宁化石壁客家论坛等学术研讨会,有学术论文在在华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北部湾大学(广西钦州学院)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