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不为人写墓志铭,这个人的离世,却让他打破了旧例

在古代,文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他们的待遇好,另一方面确实也有不少生财之道。比如说写墓志铭,看起来不起眼,收入却相当可观。因为墓志铭关系到一个人的最终评价,这在讲究盖棺定论的古人眼中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很多人不惜重金聘请当时的文坛风流人物撰写墓志铭。

比如说韩愈,就是其中高手,我们现在看到他的很多文集中,就收录了不少墓志铭,确实是大手笔。可是,也有人对这种事情比较抵触,比如苏轼,他就公开表示过不写行状墓碑,可能是怕沾染晦气。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为数极少的墓志铭中,苏轼就给自己曾经的上司陈希亮写了一篇。

其实,苏轼与陈希亮的关系相当不好。苏陈两家本是世交,陈其亮还比苏轼大一辈,在担任凤翔太守的时候,苏轼被朝廷以“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的身份,担任他的幕僚。一个是当地主官,一个职掌赞襄郡政,两人工作关系非常密切,却非常不睦。

原因很简单,苏轼才华横溢,自然不免自负,然而陈希亮也是年少得志,当然看不惯后生失礼。对于苏轼的文章,陈希亮经常圈圈改改,甚至打回去重写。当时有人对苏轼非常敬重,叫他“苏贤良”,陈希亮听说后,却大怒:“只不过是州吏而已,谈什么贤良?”而且还命人杖责多嘴的人。苏轼与他关系不好,借口不参加府宴,也没有在中元节按惯例过知府厅堂。陈希亮却以此纠劾,让朝廷罚了苏轼八斤铜。

看起来,苏大才子是被上司整得很惨,上司的行为也很出格。但这毕竟只是私人恩怨,属于性格上不合适而已。苏轼后来也后悔地表示: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之所以苏轼后悔,小珏认为不光是因为个人感情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位陈希亮确实是一位好官。

他最开始在长沙县担任知县,当地有个海印国师因为深得京城达官显贵的信任,所以在当地为非作歹,欺压百姓,霸占土地。几任知县都知道此人的斑斑劣迹,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陈希亮赴任之后,迅速收捕定罪,毫不留情。当地百姓在感激的同时,也十分佩服他的胆量。

他担任徐州推官的时候,外戚沈元吉偷盗杀人,别人都不敢管,他有一次出头。沈元吉只是外强中干,欺负百姓时色厉内荏,见官过审的时候却胆小如鼠,在全部招供之后,要受到惩罚时竟然吓死了。沈家人将陈希亮和几位下属官员告上朝廷,要求朝廷追究责任。陈希亮则表示,杀死这个坏人的就我一个人。为此另外的官员没有获罪,陈希亮被罢官。

后来,陈希亮起复使用后,在河北征调粮食,当地都转运史魏瓘状告他擅自提高粮价并获得升迁。陈希亮请求在朝廷辩论,并将魏瓘说得哑口无言。宋仁宗罢免了魏瓘的官职,准备让陈希亮接任,陈希亮却认为自己与同僚不睦,也不是没有责任,坚持不接受,宁愿去滑县当县令。

在滑县时,陈希亮做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当地因为洪水泛滥,即将决口,他征召所有劳力共同防洪,甚至连皇帝派来的亲兵也被他指挥上阵。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昼夜不离开大堤,连睡觉都躺在决口附近屋子里。百姓流着泪劝他离开,躲到安全的地方,他坚持不肯,直到洪水退去。

如此有个性的一个官员,居然还是一位能工巧匠。他在安徽宿州为官时,当地也是连年遭遇洪水。每次发洪水,都把辛辛苦苦营造的桥梁摧毁。陈希亮在勘测地形之后,彻夜不眠,赶制了一种新的造桥方案。这种桥梁叫做飞桥,不在流水之中制作桥墩,而是用木质结构直接飞跨两岸。它不仅解决了被水冲毁的问题,还让船只通行更为顺畅,因此被朝廷推广。

陈希亮为官三十多年,走南闯北担任过各地的地方官,也担任过京官,但无论在哪里,都是刚直不阿,不事权贵。他55岁致仕后,在老家活了十年去世,百姓却都认为陈希亮是年轻时太过操劳,活活累死的。《宋史》高度评价他“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史”。

也许陈希亮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起他的儿子却是大大有名。他有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继承家风,都是好官。第四个儿子未能做官,却最为出名。他叫陈慥,字季常,就是典故“河东狮吼”的男主角。

陈希亮与苏轼关系不好,陈季常却是苏轼的挚友。在陈希亮去世十四年后,陈季常请求苏轼为父亲做墓志铭。苏轼从不写这些的,一来是好友相邀,二来也是佩服陈希亮的为人,担心他的事迹失传,于是写下了《陈公弼传》,其中一句和《宋史》的评价交相辉映:

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