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文苑】于成云:青山绿水野菜壮(七公里轶事小小说系列21)

【西北文苑】推送(七公里轶事小小说系列21)

青山绿水野菜壮
文/于成云
又是一年山野绿。
山坳中七公里工区附近的山岭、路旁,融入到千山万壑的小兴安岭之中,被千百种野草呀、野菜呀,装扮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
勤劳、善良的林业工人在享受满眼葱绿的同时,也在琢磨着采摘大自然所恩赐的山野菜。
然而,刚刚开发的林区,认知山野菜的人,较少。       有人想采摘,但听说有的菜有毒,什么叫“走马芹”的山野菜,食用后,竟然中毒死过人。
人们望着满山的山野菜而无奈、兴叹。
七公里工区工长杨连和,把认知和釆摘山野菜纳入了他的工作日程。
1960年5月的一天,杨工长领着他的媳妇张亚茹、打更师傅于合去卫星工区“取经”。
卫星工区在铁山工区上边,距七公里工区有8公里路,更主要的是:卫星工区在第四林场所在地,人口多,认知山野菜的人当然多啦。
杨连和工长一行三人到达卫星工区后,受到了颜工长的热情接待。
颜工长找来一位懂山野菜的林场工人师傅,他们五人进山实地采摘、辨认各种山野菜。
午间,勉不了小酒款待。
他们三人回到七公里工区后,略懂点中草药知识的于合,采了一些山野菜,对照实物给工友、家属们进行耐心地讲解。
杨工长的媳妇亚茹姐,则教大家如何炒炖、腌制和凉晒山野菜。
取得采摘山野菜“真经”的七公里工区人们,开始了“疯狂”地向路旁、山岭进军。
妇女、小孩们在工区的房前屋后、浅山坡上进行采摘。       工友们则利用修路的空闲,在铁道旁边采摘。
由于季节的缘由,开始采摘的是蜇麻子、鸭子嘴等较低档的山野菜,用热水焯了后,炖土豆,杠杠香!
房前屋后的山野菜被大家采摘的差不多了,亚茹姐就领着姐妹们到山口下的路旁和山坡上去采摘,每次都采摘的筐满袋满。      当她们听说,铁路5公里200米石砬子山下,紧靠丰林河的地儿,水草茂盛,塔头儿多,是野菜“猴腿儿”生长的好地方,就步行去采摘。
亚茹姐带领的五个姐妹,都挎着只土篮子,拿着个旧面袋子。一个多小时就都采了一面袋、一土篮子又胖又嫩的“猴腿儿。”当她们坐在铁道旁歇气儿的时候,只听“呼哧呼哧”的一片响声。寻声望去,好大一群野猪从石砬子山旁跑去。
亚茹姐喊道:“扔掉野菜,捋铁道往回跑!”
她们跑了一段路回头一望:那群野猪直奔大河而去,大概是集体去河中喝水。
一场虚惊后,姐妹们又背拿起装满山野菜的袋子、篮子,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工区。
妇女、小孩们上山采山野菜最怕被“草爬子”叮上。可林业工们已经初步找到了防与治的办法。
大家上山前,打更师傅于合就叮嘱:“要穿光滑的衣服,草爬子落在衣服上,搭不住蹄,就会滚下去; 少往臭松林里钻,这个树种上草爬子较多。”等等。
当有人被草爬子叮上的时候,于合就告诉说:“用手指弹草爬子,或用烟头烤草爬子,然后一拽,草爬子的头就不能落在身上的肉里,以防下雨、阴天时痒痒。”
俗话说:“去深海捕大鱼,进深山挖棒槌(人参)。”七公里工区的人们渴望去大山深处采摘更多、质量更高的山野菜。
身为父母官的工长杨连和圆了他们的梦。
一个周六的晚上,杨工长通知大家:“明天我领大家去采山野菜,有愿意去的,明早七点钟在小院子集合。”
周日七点许,休班的工友和妇女、半大小子、丫头们都披挂整齐来到了小院子。
杨工长喊来了小跑腿子、会点武功的小刚和小志,说:“你俩拿上棍棒,担任护卫。”
三十多人的采菜队伍便向后山挺进。
杨工长领他们翻过了两道山梁,在一大片树木较少的浅山坡上,开始采摘。采了一山又一山。
大自然的恩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采菜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采摘了又多、又好的山野菜,大家直采到拿不动了为止。       在回来的路上,亚茹姐对杨工长说:“老杨,大家采了这么又多、品种又全、质量又好的山野菜,可否搞个山野菜宴?”
杨工长听后,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高声地喊道:“咱今晚弄个山野菜宴好不好?”
“同意!”大家齐声回答。
杨工长接着说:“每家弄一到两样山野菜,不怕重样,晚五点端到食堂。食堂再贴补点,咱搞个丰盛的山野菜宴。”
下午,食堂和各家各户的人们都忙碌起来了。
大家将摘好的山野菜,焯的焯,炒的炒,炖的炖。于合将自已采的黄花菜摘好,又到各家收集一些,送到了食堂。大师傅高大肚子做了几盘黄花菜炸酱,还蒸了两笼屉白面馒头。
晚五点前,人们都往食堂里送菜。亚茹姐的是一盆鸡蛋炒刺嫩芽; 领工员孙学的媳妇端来了一盆干红辣椒炒苦老芽; 沙石组长刘方的媳妇端来一盆山葱炒猴腿儿; 管理员王青的媳妇拎来了半水桶刺五加叶炖土豆条; 其他家的媳妇、孩子们也都拿来了焯好的蜇麻子、明叶菜,洗净了的婆婆丁、小根蒜,还有凉拌老牛错……
杨连和工长与五十来名男女老少陆续进入食堂。大家看到的是满桌绿色,嗅到的是别样的清香,惬意极了。
杨工长从自己兜里掏出16元钱,递给管理员王青说:“打20斤老白干,让工友们尽情地喝。”
酒,用大碗,一碗碗地放到桌上了。
杨工长端起酒碗,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让我们尽情地共享青山绿水的恩赐吧。大口喝!使劲造!”
作者简介:于成云,黑龙江省伊春人。退休前任伊春日报社编委会委员、总编办公室主任。主任记者。写了37年新闻稿件。近几年,善写回忆类的小说、散文诗及文学评论。
责任编辑:青草地  何艳华
排版编辑:丁  村

“乡土文学社”有关链接

乡土文学社章程

《长篇小说月报》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选》征稿启事

《今古传奇》合作项目投资策划

《当代商报·人物专访》收费标准

《乡土文学》招聘副主编理事编委

《乡土文学》编辑部公开招聘编辑

本刊编辑部长期征稿通知

2020年作品推广稿费发放启事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兼小说组长)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主任 陈缘
散文组长 陈淑娟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史寿林    孙成纪   石海天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彼 铭
郭良美   皇 甫   谢文兴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铁路道口上的“铿锵玫瑰”

    西宁工务段西宁北线路车间道口工区管辖的26处道口,星落分散于宁大支线(西宁至大通)30多公里铁路线上,沿线村庄密集.集市众多.车流稠密.40岁的工长段鹏娟带领着包括53名女职工在内的74名职工,昼夜坚 ...

  • 庄河的这些山野菜,你都认识吗?

    全球庄河人的心灵港湾 向长春的老乡问好,感谢你们的关注 庄河的山野菜 庄河的野菜太多了,有些比较常见,有些只听说却难得遇到.每个人对野菜喜好不同,感受也不同,但家乡的野菜一定有你的牵挂.也许是小时候的 ...

  • 【西北文苑】于成云:​救急的储金会( 七公里轶事系列20)

    救急的储金会 文/于成云 储金会,即:互助储金会.听起来是个很陌生的名称. 然而,它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根植于山坳中的七公里工区. 互助储金会,顾名思义,就是工友们互相储备资金.相互帮助的自发 ...

  • 【西北文苑】于成云:给“巧哥”说媳妇 (七公里轶事17)

    组稿:青草地 给"巧哥"说媳妇① 文/于成云 在七公里工区乃至森铁线路的北沟,一提起"巧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巧哥",叫于合 ...

  • 【西北文苑】于成云:小抠和小佃的遭遇(附评论)

    [西北文苑] 七公里轶事小小说系列22 小抠和小佃的遭遇 文/于成云 在小兴安岭的千山万壑中,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林子大了,就什么兽都有. 山坳中的七公里工区的工友中,就有这样两个"兽&qu ...

  • 【西北文苑】郭淑云:故乡的初冬(散文)

    [西北文苑]推送 故乡的初冬 文/郭淑云 告别了暖春的妩媚,烈夏的火热,还沉浸在金秋的喜悦中,忽而,已至初冬.岁月流逝的痕迹,是过往精彩的故事,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 桃红柳绿随春去, 隔叶夏蝉静无声. ...

  • 山远尽成云,是见过的最绝妙翻译,没有之一

    钱钟书先生翻译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时,把"like far off mountains turned into clouds",翻译成"山远尽成云&quo ...

  • 青山出气却成云,漠漠云山两不分!

    黄宾虹 山水图 黄宾虹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登峨眉.游青城.走四川.历长江三峡.登巫山十二峰. 饱览群山.胸有成竹注重实地写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qu ...

  • 【今天一谜170511】锦砖雕砌成云螭(4字与外政要比较语·掉首)

    锦砖雕砌成云螭(4字与外政要比较语·掉首)[不需任何符号,直接回复谜底即可]★欢迎进入主贴底部评论.拍砖.赞赏.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揭底,公开作者★ 大汉寸土,终不割分(三字宋词)对江天作者:陈德生(斗 ...

  • 张书成‖云镇古刹

    早就听说镇安县的云盖寺是陕南香火旺盛的名刹,便很想去游游,转转.刚好酷暑已过,金秋刚至,我便邀请了县史志办的副主任师伟与我一道结伴而行,去名刹古庙谒拜各路神仙,沾点仙气,也领略一下诗人贾岛<题安 ...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代似风,欲望如雨,命运成云

    本来想看一部文艺片,才选择了这部听起来很有诗意名字的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但是刚看几分钟就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部文艺片,而是镜头一开始就充满了暴力.恐怖等. 电影镜头的晃动和声音嘈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