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诗】谭汝为:(23)没有喻词的明喻句式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词语修辞与文化》、《民俗文化语汇通论》、《天津方言词典》、《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天津方言与津沽文化》等。

第23讲:没有喻词的明喻句式

明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比喻形式,其特点是由本体(被比喻的对象)、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喻句(“如”“似”“像”等)三部分组成。在古典诗歌中明喻句甚为多见,如:

本   体      比 喻 词    喻  体

韩  愈    山             如       碧玉簪

柳宗元    海畔尖山    似       剑  鋩

这种比喻十分明显,兹不赘述。另有一种明喻句式,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省略了比喻词。这种比喻句式虽属特殊,但并不少见,其句式特点如下表:

本    体    比喻词     喻    体

李白    古来万事     (   )     东 流 水

杜甫    波漂菰米     (   )     沉 云 黑

这种比喻形式前人很少提及,但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常会遇到,应细心分辨。请看: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3)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太师次韵》)

(4)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5)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沁园春》)

以上各例句都省略了两个比喻词。例(1)应为“浮云[荡荡]如游子意,落日[迟迟]如故人情”。例(2)应为“风吹古木[声]如晴天雨,月照平沙[色]如夏夜霜”。例(3)应为“如今世事浓如酒,自古交情薄如云”。例(4)应为“旧恨[缠绵]如春江流不尽,新恨[怵目]如云山千叠”。例(5)应为“正惊湍直下,如跳珠倒溅;小桥横截,如缺月初弓”。

这种没有喻词的比喻句,虽为明喻,但因省略了喻词,所以比较隐曲,读者往往不易把握。如辛弃疾有一首《念奴娇》词,是送给好友赵晋臣的,前两句是:

看公风骨,似长松磊落多生奇节。

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秋瓞。

第一句“看公风骨似长松……”是普通的明喻,显而易见;第二句也是明喻,但较难辩明。“世上儿曹都蓄缩”,言世上都是猥琐、懈怠,无所事事之徒;“冻芋旁堆秋瓞”,言堆在墙角的冻芋、秋瓜等物。前句言人,后句言物,似不相及,但用“没有喻词的明喻句式”来解说,则顺理成章。这是用冻芋、秋瓜来比况那些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浑浑噩噩、苟且偷安之辈。

再如贺铸词《青玉案》的结尾: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第一句发出设问,后三句以博喻作答:闲愁如“一川烟草,”无边无际;如“满城风絮”,纷乱飞扬;又如“梅子黄时雨”,无休无止。既是对眼前江南景物传神的描绘,又妙用博喻来比况内心愁苦之阔、之乱、之长。研读此类诗句,切不可粗疏大意,而应注意从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上,从语言环境和意念关系上去细心辨析。

有些更为复杂的句式,除了应辨明其是否为“没有喻词的明喻句式”外,还应确实搞清其本体、喻体间的关系。如:

(6)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白居易《新春江次》)

(7)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杜甫《衡州送李大夫赴广州》)

例(6)不可机械解为“鸭头如新绿水,雁齿如小红桥”,因为诗是描写新春江上景致,所以本体应为“新绿水”、 “小红桥”,而“鸭头”、 “雁齿”却是喻体。例(7)如呆板地解为“日月如笼中鸟,乾坤如水上萍”则捍格不通了。这一联诗历来解说不一,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六注曰:

其句盖言:“我身于日月之下,如笼中之鸟,局而不伸;于天地之中,如水上之萍,泛而无定。”非谓言:“以日月为笼而我为鸟,以天地为水而我为萍也。”

这一联比喻较为特殊,处于本体位置的“日月”“天地”不过是句子的状语,而本体“我”却被略去。“九家注”所载之言甚当,可供参考。

这种无喻词的明喻句,在描摹音乐形象的古诗中,更为多见,请看:

■幽音变调忽飘洒,( )长风吹林雨堕瓦。

( )迸泉飒飒飞木末,( )野鹿呦呦走堂下。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

■第一第二弦索索,( )秋风拂松疏韵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 )夜鹤忆子笼中鸣。

(白居易《五弦弹》)

■嘈嘈叨叨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滩。

(白居易《琵琶行》)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这类描写音乐形象的诗篇,多用比喻,甚至连用多种喻体来比况音乐的美妙动听,由于字数和格律的限制,其中的喻词多被省略去。

本文为节省篇幅,将被省略的喻词处用( )表示。

商丘市诗词学会

商丘市诗词学会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市作家协会领导下成立的专业诗词类社团组织。旨在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学习诗词创作技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顾   问:李传申(释然)

会   长:徐永学 李智信

副会长:徐建华 侯公涛 章宗义 刘成宏 徐泽昌 王文正 李辉民

秘书长:徐泽昌(兼)

副秘书长:李山松 朱光伟 黄 灏 王继峰 乔宇振 杨正伟 葛   霞

欢迎全国各地的诗友踊跃赐稿,邮箱:shangqiushici@163.com,设有新闻信息、诗词人物、诗林撷英、才女芳华、自由花香、诗词课堂、商都书画、佳作点评、当代诗话等栏目。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右上方蓝色“商丘诗词”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0)

相关推荐

  • 诗词中的比喻和拟人,有什么区别,创作时怎样使用?

    前言 比喻和拟人,都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善于使用比喻和拟人,可以令诗词的意象更加生动和形象. 比喻,简单来说,就是甲物比乙物.比喻有三个要素:主体.喻体.譬喻词.但是这三个要素未必都同时出现.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九)疑喻与博喻【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九)   疑喻与博喻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疑喻" 一个完整的比喻句通常由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喻词,除了"如.似.若.像.犹. ...

  • 【名师谈诗】谭汝为:诗的博喻(外三篇)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27)诗歌的特殊叠字(外三篇))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26)诗词曲的叠字运用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25)诗歌的谐音双关(外一篇)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24)双声叠韵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21)喻之二柄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19)诗作喻体的选择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18)比喻象征,诗的灵魂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

  • 【名师谈诗】谭汝为:(17)律诗的流水对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