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武:扶夷江畔一座遗落在红丘陵土地上的古宅
【作者介绍】
文笔硬朗、健硕的刘超武,她的《从魏源故居到花瑶古寨》、《王夫之素描》、《侗寨之夜》、《浯溪之摩崖石刻》等文化散文,视野开阔,想象丰富,大气磅礴,令人误以为作者是一位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其实却是位含蓄内敛的青年女教师,而且是位高级数学教师。
——摘自:何俊良《邵东文化散文的现状与出路》
作者授权绿汀文艺首发本文,欢迎分享。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红丘陵是很有个性的,爱憎分明性格刚烈。倘使遇上自己心怡的植物,便有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的美景;倘使不如它意,阳光下便裸露着沙红的肌肤,任贫瘠蔓延大地。邵阳县就是这样的红丘陵地貌。勤劳智慧的邵阳人经过长年不懈的探索与努力,营建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家园。
俯瞰邵阳县,大大小小的山岭星罗密布,据说有130万亩的面积覆盖着油茶林,这让这些本来显得有些纤巧的南方山丘连成一体。顿时,一种宏大壮观的绿野之美冲击着所有人的视线,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扶夷江波光柔美,静静地从县域中心穿过,把整个县域几近均分成南北两面。沿江两岸风景秀丽,稻米飘香,金桔挂枝,甘蔗如林,让人流连忘返。
在扶夷江畔一个叫塘田市的地方,一座古宅静静地遗落在西岸,与周围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环抱的高墙与厚实的大门似乎把它与现实分割开了,不被打扰的它似乎完整地封存了自己所有的记忆,仿佛永远可以停留在某个时空里。
这是一个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的大宅院,典型的晚清建筑风格。非常遗憾的是,离大门最近的两排建筑在曾经的某个年月被拆掉了。关于古宅的详细资料我无处可寻,只有细细地品读这些精美的雕花,轻抚那些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用心拾捡古宅欲说还休的记忆,拼凑出一些零星的故事,感受时空变幻的风云。
古宅最早的主人是一个来自广西东安叫席宝田的人。这个出生于1829年的晚清秀才,偏偏对兵法情有独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无疑是出人头地的最好资本。随着不断的征战,他迅速成为湘军一名重要将领。镇压太平军、阻击天地会、剿杀苗民……深受朝廷器重,曾诰授光禄大夫,追赠太子少保,誉为“中兴功臣”。战争不但让他拥有了无比显赫的尊荣,同时也积累了无法估量的巨额财富。
1872年,席宝田因在贵州征苗中大肆敛财而受到许多朝臣的非议,而同年湘军首领曾国藩的逝世让他失去了最有力的政治援手。他自知树敌颇多,该是考虑自身归宿的时候了。席宝田托病辞官,从贵州回到老家东安。
解甲归田的席宝田在自己奢华的庄园里总是隐隐有些不安。多年来杀伐征战的血腥场面久久挥之不去。于是,他在家乡建孔庙、修县志、置学田,办学院……一直做着公益慈善之事,仿佛是在救赎曾经犯过的杀孽,以求得内心的平安。
某天,年近半百的席宝田忽然想建一座别院,清静典雅,可以摒弃以往所有俗世尘埃,只用于与家人团聚,以享天伦之乐。通过风水先生的反复测试筛选,选定古宅现在的位置。它面临扶夷江,遥对芙蓉峰,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建造一个如此规模如此华丽的别院,在当时当地可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集聚如此,历时十年方才竣工。
别院房舍全部坐北朝南。现存院房前后四排,每排左右厢房对称整齐,中间用空阔的木雕花架连接,前后通透无遮拦,这样中间连起来就是一个宽敞的长廊式的厅堂。一眼望去,通畅豁达,视觉酣畅淋漓,较之一般庭院多了一份大气豪迈之情。
那些木雕花架,上面雕刻的花鸟神兽,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由外及内,每排花架的正上方分别用图案造型组成“福”、“禄”、“寿”、“喜”四个汉字。也就是说,这个长廊式的厅堂分别由福厅、禄厅、寿厅和喜厅组成。都说五星报喜,五福临门,别院为什么独独不设“财厅”呢?是嫌财俗气,还是财富足够无需再求,亦或有“去财消灾”之意?不管怎样,这几个汉字都在表达主人的心意。这应该也是中国百姓最普遍、最传统的心愿吧。
年近花甲的席宝田终于住进了这座别院。他或许会在某些重大节日里参加乡里的一些集会,观看这里独有的白仓高跷的精彩表演;他或许也会让女眷们穿上用本地传统的蓝印花布做的漂亮衣裳;但更多的应该是他独坐院中,望着大门,盼着分散在外的五个儿子能回家团聚。然而这个愿望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实现,两年后他带着遗憾去世了。
1938年8月,静默了几十年的别院走来了一个叫吕振羽的年轻人。这个本地土生土长的红丘陵汉子,满怀着抗日救国的思想,带着《论持久战》的光辉理论,在别院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招募爱国青年,传授马列主义和抗战思想及策略,为保卫湖南、保卫中国培训基层抗日军政干部。
一大批爱国青年住进来,塘田战时讲学院院歌唱起来了:“我们是迎着大时代的巨浪,勇敢热情的青年聚集一堂,加紧学习,奋勇救亡……”有些陈旧的别院显得激情澎湃了,有幸担当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每当晨曦微露,别院便在嘹亮的军号中醒来。每一朵窗花,每一个石雕,每一片砖瓦,仿佛都在聆听正义的宣言,都在致敬红丘陵土地上的这些崇高的灵魂,都在感受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它们应该不会忘记,那些年轻的面孔与鲜活的生命里饱含的爱国热情;它们应该不会忘记,那些迈着坚定的步伐从这里走出去,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前线的身影。它们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真正的意义与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一切都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
塘田战时讲学院虽然只存在8个月,但却为抗日战争培养了许多骨干力量,被誉为中国的“南方抗大”,在湖南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别院的大门再一次被打开,这里成了邵阳县第四中学。这应该是最别致的校园了。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莘莘学子与古色古香的幽幽别院完美融合,守护的是传统,放飞的是希望。
现在,这座一百多年的古宅依然丰姿绰约,漫长的岁月仿佛只在朝夕间。如一颗遗落在红丘陵土地上的明珠,低调奢华却熠熠生辉。
绿汀文艺微信平台,赞同并拥护腾讯微信团队保护原创制度。只接受授权本平台首发所投原创稿件的作者作品。感恩刘超武女士理解支持,授权绿汀文艺首发本文!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轻松关注绿汀文艺,精彩继续哦
投稿 1439099867@qq.com
责编 何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