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高耸可登天,冰瀑水源自云间--2019年首穿石门山青龙峡

周六的八达岭古长城穿越有点不过瘾。周六晚上回来,知道嗨走的同一条道,并且问第二天还有活动没有。于是有点小心动。想了一下,不如走一趟石门山-青龙峡线路,既有险峻的石门奇观,又有姐妹双冰瀑,翻过山去,还能看到青龙峡东侧的长城孤楼,向下能眺望到上上周六(12月30日)独行的错长城。群里征询了一下意见,有自然哥参加,成员共计三人。

这条线路,上个冬季我走了三次。那是第一次在冬季见到野外天然形成的冰瀑,不禁为之赞叹。而且线路最高海拔1015米,而登陆口地面的海拔仅236米,回到青龙峡附近的铁路边,海拔仅121米,大约11.5公里的行程(自登山口至下山的铁路边,不含铁路至大水峪村公交车站),爬升与下降均超千米,还是有一定强度的。

行前查看天气,气温在3至零下8度,风几二至三级。希望不要像昨天预报偏差那么大。不过,无论天气预报得准与不准,围脖还是上了。早上起床的时候,能见度并不是太好,初见日偏食,还在怀疑会不会是云彩遮挡了一个角,后来随着太阳的升高,那缺了角的太阳一直缺着角,才知不是云的遮挡。

 

预定9:00从于家园出发,嗨乘的车略晚了一点,推迟一个班次,乘班9:20的H11出发。大约10:40在峪道河站下车,按照去年的轨迹开始进山。

 

登山口即可以看到河防口长城,伫立在云端。

 

从此处翻越一座陡峭的小山包,虽然山不高,但垂直的上升下降,让我还是感觉呼吸急促。

 

翻越小山后,重新下到谷底,石门山景区的道路上。景区11月15日闭园,冬季也无人值守。

在谷底,远远地可以仰视景区的主景点石门洞。这个标志性的景点,其实在公路边就能够看到。石门外面是一面完整的巨石,石门里面,却是与后面的山体相隔着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形似巨大的山门的奇特景观。

 

石门洞下方有一座小亭子,飞凌于绝壁巨石的一角,飘飘然欲振翅而飞。

 

我们避开左侧的景区主路,沿右侧的台阶路一路上行,先到达观景台亭子处,稍事休息。

轨迹记载,此处距离起点700m 当前海拔346m。走了这么远,两个垂直上升,一个垂直下降,不可能只有700米的距离。因此,轨迹记录的全程11.5公里的距离,实际强度会更多。

 

稍作停顿后,沿台阶继续上行,到达石门洞。

 

石门洞果然令人震撼。往上仰望,崖壁直立,高不可攀;石门的梁与柱由同一块完整而巨大的花岗岩构成,巍然耸立;其上草木丛生,与天一体。仰视久了,令人头晕目眩。这是鬼斧神功,自然天成。

石门东侧的崖壁,沿着巨石似乎可以上攀援,但被一道铁栏杆加给阻塞了。看来即使可以攀援,也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举动。不知山顶之上,是怎样一种情形?

石门洞处,海拔大约400左右。

 

从石门洞下来,沿石阶路继续上行。

 

到达一处垭口,距离起点1.45km 当前海拔434m,略高于石门洞的高度。

垭口处,枯木的枝杈间,远远地隐着一条冰瀑,不仔细看无法发现。那冰瀑发源于山体绝壁之间,似乎是自天上悬垂而下。非常惊讶,这么高的海拔高度之上,几乎与云天相接之处,如何能有这么多水源,而且是从山崖的缝隙中渗流成泉,冻结成冰瀑。

其实我这一次肉眼并没有识别,而是在查看了去年的照片后,把今年相机的照片放大,才发现这条冰瀑。由于远景虚化,并不清晰,反倒不如去年相机拍摄的效果。

 

垭口右手边,有一条陡直的山路,直通山崖之巅。那应该是一条从山脊上行走的线路,但会偏离冰瀑,而且就登顶的这一段看,过于陡峭,几乎是三面面临绝壁,看起来就发瘆。我们且按常规路线行走,先下到山谷中的景区道路,然后上行。

山路下来不远处,有一座广善寺,寺门大开,却空无一人。

 

广善寺之下,阶状分布着数口冰潭。

 

广善寺的侧后方,是问天石景点。不知有几多疑虑,千万年苦苦追寻,迟迟未能平息内心的疑惑。问天石下,似乎能听到低沉的喃喃絮语,苍天悲悯,笑而不语。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活到老,惑到老,才会学到老。有关四十而不惑的古语,专指圣人,而不适用于凡人。

(距离起点1.76km 当前海拔399m)

山道转过一个弯,不久就见到一道冰瀑。这是姐妹泉中的妹泉,又称嬛泉,如今是妹瀑。

 

离冰瀑越来越近,妹泉也更加完整清晰在展示在眼前。

 

山坡下,冰瀑漫流,侵占了道路与平台。要想接近冰瀑,须小心试探,防止打滑跌下陡崖。

(距离起点2.09km 当前海拔493m)

 

还好,由于严寒的时间并不长,冰面没有冻结实,表层的冰是软冰的,踩上去有水四渗,所以不是太滑,再借助旁边的枯藤枝,小心到达上层冰面。由于这段冰瀑是斜坡,而不是断崖,因此冰瀑中含有部分杂质,导致冰的质地稍差,不如上周的百泉山。

 

咦,山崖上的一丛枯草,与嗨的头连在一起,却看不到面目,而帽子偏离脑袋很远。脑袋呢?再仔细分辨,原来习惯低头的嗨,与脖子正上方的那丛草,形成了视觉误差。

 

冰瀑之下,有流水在不停地冲刷着,并部分冲出冰瀑表面,发出汩汩的水流声。

 

部分冰面晶莹剔透,有如和田玉一般温润。

 

离开妹泉,往上行不远,即是姐泉,姐瀑。这条冰瀑还没有发育到去年后两次来时的规模,冰壁稍有点薄,冰瀑下方的山沟基本只有少量的冰,而上年来时,冰瀑下方的沟谷中的冰河绵延了很远,一旦打滑,可能会顺山沟滑出很远。今年冰瀑之下的冰冰也不结实,走起来咔巴作响,疑似冰裂,冰瀑下还有一汪水眼,须小心冰层断裂落到冰水之中。
(距离起点2.23km 当前海拔531m)

 

冰瀑南侧,飞流而下的消气,在旁边的枯枝上结成冰挂,真正的玉树琼枝。

 

离开姐瀑上行,可以在这个角度观赏两条冰瀑。

 

路遇两位狡行的中年驴友,都是自驾前来爬山,因车子在同下停放,不得不原路返回。第二位驴友告诉我们,穿越之后需要小心,他以前在青龙峡东侧看见过野猪(我在那一段听到过山崖下传来的野猪叫声)。好在我们有三个人,这条线路是成熟线路,大可放心。

继续上行,路边再次出现冰河。去年晚些时候,这儿的冰河溢满这段山谷,需要套上冰爪才能放心上行,上行的最后那段陡坡,可以视同一条短冰瀑。道路已经无法直接上行,我是从左侧山崖上向上翻上去的。

 

冰河在山谷中一直向上延伸,一直相伴山路很远。

 

左侧支沟里的冰河,因有较大坡度,也可视同一段冰瀑。

 

转过一个,左上方的更高处的冰瀑突然出现在视野之中,此处海拔大约700余米。这就是在石门洞之后的山垭口处第一眼所见的高耸入云的那段冰瀑,在此更近一些了。但这条冰瀑生长于绝壁之上,没有路可以到达,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

 

右侧山体上方,有一处山洞,有泉水从洞中流出,在崖壁上发育成一段冰挂或小冰瀑。那段冰瀑最终与左侧山谷中源于上方最高处的冰河冰瀑并流,形成下方这一路看过来的冰河冰瀑的水源。

 

巨石处,可以远眺北部群山。山顶的雾气越来越重,头顶的天空仍然蔚蓝净澈。也可以俯视脚下的深渊,那是我们开始登山的地方。一路所见冰河,也在脚下的深深的峡谷深处蜿蜒。

(距离起点3.8km 当前海拔731m)

 

最高处的那条冰瀑,在这个视角仍然能够看到。脚下的海拔已经在731米,那冰瀑的高度应当接近800米,而我们要翻越的垭口也仅仅1015米,这处冰瀑已经在接近山巅的位置。这么高的位置,如何会有这么丰沛的水源?莫非这冰瀑的源头,乃是天河之水?

 
继续上行到海拔779米处,右手边出现一个路口,有一条明显的山路并入,这应是在石门洞之后的山垭口沿山脊上行的路线,在此与我们的路线合并。(此处距离起点4.13km 当前海拔779m)

 

上行到海拔822米处,景区的石阶路到了尽头。再往前,就是陡峭的泥土与山石小道。
(距离起点4.28km 当前海拔822m)

 

最后一个可以俯视冰瀑的视角,那冰瀑确实从山体的缝隙之中发育而成。脚下的山体,伸出一只五爪的巨手,以慈悲之心,向世间苍生指引迷津。

 

在绝壁与巨石的边缘攀援,一路上行。终于登上山脊的西北角。

 

从此处俯视,可以看得到深不见底的峪道河河谷、青龙峡水库,雾霾更加浓重了,不远处的雁栖湖都无法分辨出来。其实能见度好的时候,不仅雁栖湖,还能看到怀柔水库,以及北京城的国贸大厦、央视大楼(转过一个山头,特别是到青龙峡上方的山脊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密云水库),今天都隐在朦胧的烟云之外了。

 

山脊的北侧,是直立的峭壁,站在峭壁之上,令人胆寒,不敢往下探视,深怕脚下一滑,就侍跌入无底深渊。山脊南侧稍缓。(这也是为什么青龙峡东侧的长城,只筑了数座敌楼作为瞭望、举放烽火之后,而不修筑长城墙体的原因,游牧民族的骑兵根本无法逾越,即使有少数人能够寻找到我们所行走的山路,设置一定的敌楼,在山下的关口设置有城堡防线即可将这些漏网的敌人消灭)

 

山脊上的小道,有新增的路标,非常容易寻找。一路疾行,前几次攀爬时遇到的陡坡,可能都被忽略了,也有可能线路被他人优化,劈开了一段上升的陡坡。

很快到达了1015米的山垭口(本次户外助手所测海拔高度为1013米)。

(距离起点5.4km 当前海拔1013m)

垭口之下,时而在枯叶堆中行走,需注意落叶下路面虚空崴脚。

 

下行不远,视野中出现数座孤立的敌楼,包括上周六(12月30日)独自穿越错长城所遇到的敌楼,其中右侧是独眼楼(错二楼,三面是一个券门,唯其西面是两个券门,对应引用熊鸽轨迹图片命名的小水峪2)、北二楼(错三楼,对应熊鸽线路命名的小水峪3),而北三楼(错四楼,对应熊鸽命名的小水峪4)隐在密密的树枝丛中,相机难以分辨。

 

熊鸽在六只脚上的图片示意的青龙峡东侧及错长城的敌楼示意图:

正南方,是青龙峡东侧的敌楼。

 

这段山梁,则是河防口通往青龙峡的那座山。

 

一边疾行,一边谨防灌木的枝条抽打在脸上。

前方出现第一座敌楼。外观看上去保存相当完好。这座楼,应当对应熊鸽轨迹中的青龙峡8楼。

(距离起点6.81km 当前海拔749m)

 

上个冬季来时,没有发现登城的券门,也没有认真寻找。借助熊鸽等人的游记,知道这座敌楼的入口应当在南侧。绕过去以后,果然发现入口。入口处的墙体坍塌。通往二层的砖梯还在,但已经部分损毁,二层只剩下残缺的平台,二层以上的建筑基本不存。

 

从这座敌楼南侧,或者敌楼的二层位置,均可将错长城的北三楼收入眼中,还依稀可以看见小水峪东侧的个别敌楼。

 

继续前行,是在密林中的第二座敌楼,对应熊鸽轨迹中的青龙峡7楼。这座楼的入口在南侧。这些孤楼的保存状况都相当完好。因为远离村落、没有城墙的原因,遭到的破坏相对少了很多。

(距离起点7.32km 当前海拔676m)

 

换个角度,拍张清晰的:

 

第三座敌楼,脖子较短,后侧面临断崖,断崖下有一截短墙,短墙均为较小的石片垒砌,很不稳定,无法攀爬。这座敌楼对应熊鸽轨迹中的青龙峡6楼。

 

与第三座敌楼遥相对应的峡谷东侧,即错长城北三楼所在的山岭之上,有一座烽火台。这应当是熊鸽轨迹示意图中所标识的众多烽火台之一。

 

第四座敌楼,伫立在青龙峡东侧峡谷边缘,地势极其险要。其北侧有一段墙体沿峡谷边缘向北延伸,南侧则是无法攀越的绝壁。这座楼应当对应熊鸽轨迹图中的青龙峡5楼。这座楼去年冬季曾经登顶,路途中荆棘遍布,很不好走;今年荆棘丛中路径更加难以辨认。自然哥在前面走得急,我们就没有前去探察。

(拍摄处距离起点8.34km 当前海拔536m)

 

自此往下,山势直落峡谷深处,敌楼有城墙相连,这段长城也纳入了青龙峡景区的范围。远望对面的山脊,青龙峡西侧最高点玉皇顶的敌楼在斜阳与雾霭中尤为明显。

 

一路上,一直在寻找错长城的遗迹,以及山谷中疑似挡马墙,正好重新审视一下二者之间的位置,以便检讨上周六没有找到疑似挡以墙的原因。之前的路段,山路都离东侧的山崖有一定距离,并且荆棘丛较密,视线无法看到谷底。从这一点来说,并非错长城的位置,因为去年冬季来时,能够观看错长城与疑似挡马墙的角度视野还是相当开阔的,并无明显的荆棘遮挡。

终于山顶的小径移至东侧峭壁的边缘,从而也看到了那段错长城。

 

也看到了那段疑似挡马墙,一条静躺在山谷底部的平直规整的人工设施。

 

但是,错长城与疑似挡马墙并不在同一条峡谷深处,错长城与青龙峡东侧的山岭之间,还隔着一条山谷,疑似挡马墙即修筑在这中间一条山谷底部;两条山谷在末端都通往石塘峪水库。这就是为什么上次我顺边墙沟往上游寻找很远,都无法发现疑似挡马墙的原因。

在错长城西侧的小山陵上,对应错长城的位置,可以看到那座烽火台,是上周六看到的那座烽火台。

 

而青龙峡东侧的烽火台,就在我们脚下的青龙峡东侧的山陵之上。

(距离起点9.37km 当前海拔463m)

 

二者并不像我上周《孤楼高悬诉沧桑,崖上滴血未始干--独闯小水峪“错长城”》中所推测的是同一座烽火台。

错长城、2座烽火台、疑似挡马墙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错长城-烽火台-疑似挡马墙-烽火台构成一条直线,形成一条连贯的防线;从而与青龙峡长城-小水峪北三楼形成的第一道防线衔接,构成相互呼应的二重防线。

 

是不是什么时候再找机会,仍从石塘峪水库进入山谷,再探一次这条疑似挡马墙呢?

边走边讨论。行至一断山崖边,往东侧脚下的峡谷深处看去,突然发现,峡谷中还有两条冰瀑。每条冰瀑的形成,都是缘于一段断崖。断崖的坎上,似乎有一条山路,自谷口外深处延伸,山路一直贴近峭壁的边缘前行,面临下方幽深垂直的深谷,看起来就会感觉惊出一身冷汗;山路至某个断崖点上,不复再有痕迹,无法到达冰瀑所在的断崖,更无法到达更深处的疑似挡马墙的位置;何况,我曾经在这段山脊上听到过野猪的叫声,今天所遇到的一位驴友在这条线路上甚至亲眼见到过野猪。即使能够走得通,也需要两三个人同行方才安全。

看来,这段疑似挡马墙的真假,不一定有机会辩明了。不过,每一次走过长城,都会发现前期对长城的认识中错误的印象,也是莫大的收获。

 

一路下撤,一路夕阳相伴,山河如画,残阳如血。

 

下撤至铁路线,沿铁路往大水峪村方向去,与一辆火车不期而遇。

 

经大水峪村,乘公交返回怀柔,结束全天行程。

 

备注:本次活动未重新记录轨迹,仍没用上年冬季第一次穿越石门㎜-青龙峡的轨迹。

2019-1-6,次日补记

附件:上年冬季三次穿越石门山-青龙峡游记,参见今日微信的其他帖子

《昔逾此门登天去,得道成仙未见回--环形穿越石门山青龙峡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