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地名浅析
温泉镇有不少称“叫”的村落和地方。(镇里的地名册写作“教”,这里的“教”,本是“叫做”或“名为”的意思,“教”在这里不通解,故本文写作“叫”。)对于村名和地名,县境内,只有温泉镇和与温泉镇接壤的旺草才有这种称谓,如陶姓人家住的地方,称“陶叫”;姓尹的人家那边,称“尹叫边”;任家祖坟,称“任叫坟”;陈家的那道坡,称“陈叫岭岗”,等等。这种“姓加叫”的称谓,在温泉镇是相当普遍的。以温泉村为例,全村39个村民组,就有丁叫、谭叫、权叫、陈叫、高叫、赵叫、尹叫、全叫、柏叫、陶叫、张叫、戴叫十二个村民组。这些称“叫”的人家,显然不是当地的土著,与世居的刘、莫等大姓相比,人口数量少。他们自称祖籍在四川,问及迁徙历史,却以“说不清楚”作答。从一些家谱上看,他们的确来自四川,但什么时候迁到这里,为什么迁到这里,却未作表述。这些家谱,形成于清代和民国年间,如果近代发生的迁徙行为,肯定会有所记载。这说明,这些家族的迁徙,发生在遥远的时代。
古代,四川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蜀民外迁事件。东汉末年,四川地区兵祸连绵,境内居民大量死亡和流失。蜀汉亡国后,西晋司马氏为了防止蜀人反叛,不仅把蜀汉的皇室、王公贵族、文武官员迁出蜀境,甚至把一些豪强地主、普通百姓也强行迁往异地。惠帝司马衷元康6年(公元269),秦、雍两州大批流民蜂拥入蜀,占山为王,残杀蜀人。公元302年,巴氏人李特、李雄在四川建立反对司马氏的政权后,西晋对蜀人的残杀,渐渐演变为国家行为。据统计,此期间有三万余家、十五万多蜀人纷纷逃往他乡,造成了一些地区“夜无烟火”,“城邑皆空”的荒凉景象。在这些离井背乡出走的蜀人中,有一部分经綦江、桐梓和南川、道真川黔交界地带,涌入绥阳温泉山区。当地的温泉人接纳了他们。由于这里比较平缓的地区和比较肥沃的土地,已由当地人居住和耕种,他们只好以家为单位,分散到更为偏远的山区定居下来。他们定居的地方,地处荒远,原来是没有地名的。当地人提到那里,就称之为“那座山”或“那道岭”。现在有了人烟,才觉得应该取个正二八经的地名。这种想法,首先是当地人意识到的。那么,这个地名该怎样取呢?先秦时代,中国实行分封制,那些王公贵族的分封之地,都是富饶的好地方,都有响当当的地名。但王公贵族们却是有名而无姓,因此,就把封地之名当成了自己的姓。例如春秋时期,晋武公的孙子被分封在羊舌,称羊舌大夫,他就以羊为姓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尚,分封在靳,他的后代就以封地靳为姓。如今要给有姓的蜀人住地取名,也许就借鉴了分封制中“以地名为姓”的做法,来了个“以姓为地名”,按照“姓加叫”的公式,把他们住的地方,称为了“张叫”、“李叫”、“陶叫”……这样一来,这些地名,便与温泉地区原来的地名,形成了两类不同的词组。一类是直接表示居住者姓氏的,如“张叫”、“李叫”、“陶叫”等;一类是提示住居生态环境的,如“桂花村”,“竹林嘴”、“棕树壪”等。这两类不同的词组,也巧妙地把世居者和流寓作了一个隐密的界定。也许,这是当初没有意料到的。
迁入温泉的蜀人吃苦耐劳,善良纯朴,很快融入当地社会,也成了这里的地主。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世代相传。
那段遥远的迁徙,湮灭在了历史的风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