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陈可:追光寻路,无远弗届
全文共1936字,阅读约需6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蝉鸣渐轻,夏夜渐长,新燕的清啼也在燕园中又一次唱响。回首来路,父母的陪伴点亮伏案夜读的课桌,师友的鼓励温暖风雨兼程的旅途;展望未来,希望与梦想的彼岸已近在咫尺,新的青春之歌即将唱响在九月燕园。聆听未名新语,书写你的北大故事,记录你的圆梦之旅!
·个人简介·
学生姓名:陈可
毕业高中: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01
缘起
我与北大的缘分,起于六年前。它仿佛一束光,洒在我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上,铺满了我通向梦想的道路。
那是一个刚小学毕业的南方女孩第一次踏进北大。她仰望着朱漆碧瓦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回历史—— 一座石桥,半亩方塘,影影绰绰的荷叶,未名湖畔的微风……那时的我,好像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勇气,站在未名湖畔,对着远处的博雅塔大喊:“我一定要考进北大!”
这个愿望,就这样扎根在了我的心底。
是的,只要尝试过飞,日后走路也会仰望星空,因为那是你曾经到过,并渴望回去的地方。我想,这就是我对于北大的执念。
书桌上的北大明信片
02
寻路
成为一名高中生后,我才发现,原来比你优秀却又比你还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从前的我还是一个无拘无束,比较爱“玩”的学生,本以为在高中还能继续“随性”下去,怀揣着满腔学理科的热情却被骨感的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最终选择了我更为擅长的文科。但是真正走进文科之后,我才发现我被其中的乐趣深深吸引。带着那一份不服输的劲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句“想考北大”的誓言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北大西门的一张明信片也被端放在我的书桌上,成为我每次考试的“护身符”,每次迷茫失意时的一剂解药,每次努力向前冲的坚实动力。
高三成人礼
进入高三,我就在想,或许这是我能把心底的那个执念化作现实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作为文科生,北大是我们心目中的圣殿。以前,总觉得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直到高三参加了北大的冬令营,虽然遗憾未能真正走进北大的校园里,但在线上,透过屏幕,聆听着林毅夫老师的声音,仿佛感觉到,自己与北大的距离似乎又近了那么些许。高三的路是漫长的,但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充实的快乐。
除了刷题和考试,我们的运动会、高三专场音乐会、成人礼、泼水节……每一个难忘的瞬间,都在提醒我,父母、老师、学校,永远在身后支撑着我的梦想,我不应该辜负这段珍贵的岁月。因为这一段路,是通向未来必经的历练,也是想要成为北大人必须拥有的一番风骨。
高三专场音乐会
尽管高考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高三,大部分也是被做题和考试填满。但回忆高中走过的这一路,我觉得,它给予我的,是一身铠甲。它不仅是考卷上一个漂亮的分数,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思维的跃迁。数百天的书海扎根,教会了我学会自律和坚守,习惯孤独;研究考题,分析课本,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思维方式;作为一名文科生,学习文史哲,让我纵观古今,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融家国情怀与血脉之中——它们是护身铠甲,让我敢于在高考考场上,甚至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杀伐决断,无惧一切。
因此,我相信,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03
光华
经历过最漫长和焦虑的等待,莫过于等高考出分的那半个月,设想过最坏的可能,也暗暗憧憬期待的那个未来,最终在成绩弹出界面的那一瞬间,我在心里呐喊“是真的!不是梦!”若说那一刻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那一定是满满的感谢。我感谢幸运之神的眷顾,感谢这一路走来出现在我生命里的温暖和爱,更感谢自己守护了六年并为之拼搏的梦想。这一束光,终于指引着我,开启新的华章。
写至此,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我有时会问自己,为什么一直都坚定着去北大的信念呢?我想,它或许,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信仰。是我对与更优秀的人们同行的向往,是我对肆意挥洒青春热血的向往,是我对北大厚重的文化魅力和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的向往。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幸运的是,我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从高二开始,我就坚定了自己未来学习经管类专业的想法。我有幸来到北大,参观着陌生又熟悉的校园,听着学长学姐们热情又耐心地介绍,并且拥有和林毅夫老师畅谈的机会,更让我对这里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北大人,一个光华人,一个肩负着更大使命的青年。
与林毅夫老师的合照
“大学的成就可以用排名、数据来量化呈现,但大学的价值更体现在这里成长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曾经看到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北大,我被深深地戳中。愿未来的许多个日夜,能够在燕园,追风赶月,踏光而行,共赴星辰大海。
文字 | 陈可,内容有修改
美编 | 杨圆
审校 |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