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如江河,奇经八脉如湖泊,八脉交会穴如经方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其中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脉之海”;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海”;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奇经八脉除带脉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前正中线,上抵颏部;督、任各有本经所属穴位;
     其余冲、带、蹻、维六脉的穴位则见于以上各经十四经穴中。
     冲脉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足少阴经穴;
     带脉横行腰部,交会足少阳经穴;
     阳蹻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交会足太阳等经穴;
     阴蹻行于下肢内侧及眼,交会足少阴经穴;
     阳维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交会足太阳等经及督脉穴;
      阴维行于下肢内侧、腹第三侧线和颈部,交会足少阴等经及任脉穴。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若喻十二经脉如江河,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
     八脉交会穴指十二经脉有8个腧穴与奇经八脉相能。
     相配方法是:外关配足临泣,是手足少阳同各经相配,主治耳鸣、耳聋、目疾、偏头痛、高血压;后溪配申脉,也是手足太阳同名经相配,主治头项痛、肩周炎等,同各经相配有上下一气、同气相求的作用;公孙配内关,是足太阴和手厥阴相配,在五行中有土火互生关系,主治心胸腹疾患:列缺配照海,是手太阴和足少阴经相配,在五行中有金水关系。
     人体的奇经八脉也是药。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
     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每个穴位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核反应堆”,一治就治一大片。
 

     【附】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一、照海穴:治疗咽痛
 

     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嗓子痛点揉照海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
     取穴时把两只脚心对齐,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就是穴位所在。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闭口不说话,是为了使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二、申脉穴:身寒者的纯阳大药
 

     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腰背屈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配上小青龙汤服用,表里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患者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又能恢复自身的阳气,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
     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三、内关穴:养颜养心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很多女性朋友在40岁至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医院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只能笼统说是更年期综合症,或者亚健康。实际上按照古人的说法,女人一到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身体就到了衰退的阶段。
     《黄帝内经》里记载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黄,发枯萎,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心主神,其华在面。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它所属的这条经络叫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
     内关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痛为宜。
     四、外关穴:“聪耳神穴”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这个穴位瘀阻的时候,会引起耳膜弛缓不收,塌陷的耳膜无力恢复常态。
     外关穴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有一位40岁左右的病人,他一次弯腰捡东西,起得比较急,一下子腰就不能动了,稍微一动就疼痛难忍。采用针刺和推拿来治疗,在双外关穴针刺,同时让他做腰部前后左右扭转活动,十几分钟后腰痛完全消失,活动如常。
     外关为三焦经之络穴,它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与内关相对的地方。外关通于阳维穴,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不仅对急性腰扭伤有奇效,还对关节炎、颈椎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五、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落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苦不堪言。落枕还是颈椎发生病变的一个前期信号,经常落枕的人,如果不及时调理预防,多半会导致颈椎病。列缺穴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独到的效果。
     在人体上,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黄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穴位来治疗和调节。
     六、后溪穴:治疗颈椎腰椎病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七、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
 

     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首先调胃。脾统血,主运化。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八、足临泣穴:升发身体少阳之气
 

     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从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临泣。
     足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在使用这个穴时,可采用蜷腿坐的姿势,它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足临泣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经常点按会比专业的足疗效果还好。
(0)

相关推荐

  • 养生第四条经脉: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图 不知道大家前面三条养生经脉学习得怎么样?大家通过前面有关经络知识文章的学习,知道了经脉中运行的是人体的气血,因此人体经脉运行的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否.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 ...

  • 大陵穴.内关穴+公孙穴

    ​大陵穴=吗叮啉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此穴位于腕掌纹中点,在掌长肌腱和腕掌屈肌腱之间.握拳时,在腕横纹.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一凹陷,即大陵穴.当病人按揉大陵穴时,会感到非常酸痛. 当 ...

  • 奇经八脉病候的重点配穴

    (一)督脉病候,<素问·骨空论>说:"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于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自注).甚者在齐下营(阴交穴-自注)&quo ...

  • 人体的十二正经加奇经八脉经络图

    体的经络由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构成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 ...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

    十二正经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类穴位经气通于奇经八脉,叫做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不仅可以治疗本穴所在经脉和所通奇经的病证,而且可以应用于时间医学,也就是灵龟八法中的取穴,从而加强 ...

  • 3D版 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高清动画图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作为中医养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学会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经络穴位,那个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这个器官相关的经络穴位就会舒服. 你某个部位痛,一定是这个 ...

  •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络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络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二羊 2013年10月30日 中医教材 14,210 次 0 十二正经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 ...

  •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图解

    身体的经络由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构成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 ...

  • 无名桩:只需6分钟,外练人体9大关节、内练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六分钟无名桩的理论依据源自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考的功法历史是由清咸丰年间从少林闯关下来到皇宫做大内侍卫总教头的刘金镖所传出,至今有近200 ...

  • 中医经络穴位全脑速记——十二正经(三)足阳明胃经

    #腰臀腿穴  #鼻炎养肺穴   #健身打卡:八段锦   #十二经脉 足阳明胃经,单侧45穴,巧记,你记住几个了呢?三角雀 #四白  #人迎  #不容  #梁门  #滑肉门  #天枢  #髀关  #伏兔 ...

  • 中医经络穴位全脑速记——十二正经(二)手阳明大肠经

    #腰臀腿穴  #鼻炎养肺穴   #健身打卡:八段锦   #十二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单侧20穴,你记住几个了呢?好物推荐 #商阳  #三间   #合谷   #下廉   #手三里    #曲池   #臂臑 ...

  • 全脑速记巧记法:十二正经(一)手太阴肺的11个穴位名称

    #腰臀腿穴  #鼻炎养肺穴   #健身打卡:八段锦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单侧11穴,利用这个巧记方法,你记住几个了呢?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列缺  #孔最  #尺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