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路上戏附中里有栋红砖老洋房,原来大有来头

在康定路胶州路口的上海戏剧学院附中校园里,有一幢红墙红瓦的老洋房,从外面看这栋房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据历史记载,这幢颇具特色的老洋房,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几经易主,其背后的故事也是一波三折。

据了解,这栋独立式花园洋房,由当时的尾原工程所设计,砖木结构,假三层,四坡红瓦,斜面屋顶,水泥砂浆外墙。建筑南侧正立面中央原为主出入口,带有外伸式门廊,由石柱支撑,房屋两侧各有几扇圆形窗户。

该楼建成后的10年时间里,曾作为日本住友银行(亦称司米托莫银行)的职员宿舍。抗战胜利后,老洋房由资金实力雄厚的聚兴诚银行竞标购得,作为该行的职员宿舍。

展开剩余69%

为何银行的职员宿舍,现在成了学校的教学楼,这还得从上戏附中的前身培进中学说起。培进中学最早的前身是培成女中,由英国人安娜·培成于1925年创办,1929年迁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

培成女中以“教育青年学生,提高女子教育,以上追我国曩代女德之隆,远继欧美各邦女权,不以女性自薄,肩起时代责任”为宗旨,逐步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培养现代女性的摇篮。

▲曾任培成女中校长的蒯淑平

学校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视,曾担任校长的蒯淑平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同时还兼任暨南大学、持志大学的英文教授,是当年凤毛麟角的中国女教授之一。在1935年的培成女中毕业刊上,蔡元培题写“斐然成章”四个大字,以表示对该校的办学精神和业绩,给予高度褒扬。

▲1935年蔡元培为培成女中题词

不仅如此,校方还聘请有社会名望的进步教师,为在校学生授课。1936年冬,绥远抗战爆发后,培成女中全体师生为前线将士的英勇奋战精神所感召,分头募捐,日夜不辍,赶制出两千件丝棉背心,还绣了一面“国家干城”的锦旗,献给傅作义将军及全体前线将士。

▲1936年培成女中全体师生为前线将士绣制的锦旗

1954年,培成女中与协进女中合并为上海私立培进女子中学,后改为公办上海市培进中学,由女中转为男女生兼收的完中。1963年2月,培进中学迁至康定路770号,将这幢洋房作为校舍之一,就此,这座昔日曾为银行职员宿舍的洋房华丽转身,演化为新中国的办学场所。培进中学桃李满天下,校友中不乏文化名人,包括余秋雨、程乃珊等。

2004年,上海戏剧学院与静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办校,培进中学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简称上戏附中)。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该楼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之一。如今,已走过八十多年岁月,历经沧桑的老洋房,将以其独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和蕴含的诸多故事,随着时代车轮的不停演进,在新时代中焕发新风采!

信息来源|乐宁工社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