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漫谈︱目标决定方向
前几天涂校长让我看看高一学生誓词,我自然就想起学生誓词中最常用的一句:“目标是我的方向。”
在周四的备课会上,组长杨老师让我谈谈《离骚》的教学设想及思路又让我触及“目标”这个词,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离骚》是一篇很难上的课文,生字多,句子读不顺,内容不容易懂,关键还在于学生难有兴趣。我只是照着希沃的一个课件,插入一点我的简单思路谈谈了。
第一、 课时设置、上课组织及程序
1、课前预习:周三早读花一个早上录音领读,学生熟读。(但学生还是读不流畅)
2、课时设置:分3课时。大致为:
第一课时了解学习关于屈原及《离骚》相关背景及常识,熟悉文本句式特点,进一步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讲习第一段,包括文言字词句式,文意梳理,句子内涵理解,结构分析。
思路和内涵主要在于诗人的政治遭遇,产生这一遭遇的原因,以及作者是怎样表明自己心志的。
第三课时学习第二段,除包括文言字词句式,文意梳理,句子内涵理解,结构分析外,还要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包括主题的,艺术特色上的。
主要理解在于诗人形象的理解及艺术上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
第二、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一个老师讲解课文的基础和重点,我个人它不是应试的,是非功利的。是我们老师个人素养的一种积累和提升,是真正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的。所以,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前,年轻老师(备课组12个语文老师,其中就有7个刚毕业的)一定得先自己去品读理解文本,然后才去参考教参,去看他人的分析,去写自己的教案。而不能一上来就看别人的东西,或者直接就用别人的课件。
比如《离骚》(节选)我的解读是:
节选部分第一段分三个层次:诗人先是直接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哀民生、好修姱、鞿羁——忧国忧民、追求美政、主张法治)及政治遭遇(替、申——被废黜、被加罪名);接着叙述自己这种遭遇产生的原因,有四点:灵修浩荡不察民心,众女嫉妒谣诼,时俗工巧周容,诗人鸷鸟不群。最后直接表明心志:鸷鸟不群,方圆不周,九死未悔。
第二段开头可以通过第一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巧妙地设问“诗人是否真的后悔自己的选择?真是不是跟前文相矛盾?”引出对下文的分析解读。其实这一段的主体就是诗人通过想象,对自己的外部衣着及服饰进行描写,进一步表现自己对美政的执着追求,表现自己追求真理,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格(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一段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诗中的“芰荷”、“芙蓉”等等,实质是用来表现自己的美德节操,是自己高洁人格的象征,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第三、 教学目标
这一点是备课会上讲授课思路临时想到的。
一篇课文的知识点,随着我们的解读,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这些知识点是否都是我们要讲给学生的呢?要讲给学生的这些知识点我们又该详细地讲哪些,简略地讲哪些,该怎么讲,有时我们平时上课可能都不会过多地去考虑。
其实,这些都是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这就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了:目标决定方向。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对象,都会导致我们目标的设置不一样。
如果我们仅是从功利考试的目的角度,可重点讲习文学文化常识,重点梳理思路熟悉句式狠抓背诵;
如果我们从文言积累文言学习的角度,可重点讲习文言词汇,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及梳理文意;
如果我们重在品析屈原的人格理想,学习屈原高尚情操,可重点分析描绘屈原外在形象及探究挖掘他的内在品格;
如果我们重在学习《离骚》的艺术手法,那我们就可以着重赏析文中大量的比喻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甚至还可以拓展开来,鉴赏一些现代诗歌中的比喻及象征,并尝试性地进行写作。
总之,一篇文章的知识点可讲点可能很多,但课时有限,讲什么,怎么讲,全取决于你的目标的设置,因为目标决定方向!
说道“目标”这个话题,就不禁想起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教书生涯,总感觉很多时候,教着教着,好像就丧失了目标,无论是教课还是教人。
有时,上一篇课文,拿着别人的教案或者课件,照本宣科,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下来,教了什么,自己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教这些,为什么是这样教的,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只是从外界来看,我完成了一个教学任务而已。
有时,教学生,也是被动等学生出问题了,才去找学生解决问题;但也仅是就事论事,至于学生为什么会如此,该怎么去教育,自己并没有去深思,没有从根源上去解决事情。这也只能是从外界来看,我是完成了一个学生的“教育”而已。
有时,自己个人的事也是如此,常常是感觉忙忙碌碌,但为什么忙,忙了什么,忙出了什么,自己并不清楚,真有些浑浑噩噩了!
人生太长,我们常常是走着走着,便迷失了目标;诱惑太多,我们也常常是走着走着,便迷失了方向。
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俗话说的“吃萝卜”,“吃一节剥一节”?这不应该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感谢涂校长,感谢杨老师,让我突然发现了自己正在迷失之中!
余生已不再长了,愿以后能常常看看天空,看看太阳;看看自己前行的方向!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