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导读

本文是鲁贤昌教授的口述记录,鲁贤昌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担任浙江省中医外科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外科学术委员会顾问、全国中医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担任浙江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兼浙江省中医院中外科主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风湿病,世界卫生组织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病十年”就是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病情顽固难治,中医药防治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疗效好,副作用少,方法简便,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给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上课,从来不用讲稿,现在我也可以在这里把中医治疗“类风关”的历史大致给你画个轮廓出来。“类风关”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这个“痹”字最早出现在哪里呢?

出现在两三千年前的《山海经》里面,《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之一就是这个痹症,但是没有对痹症的具体解释。

详细论述痹症是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痹论篇,它开创了研究“类风关”的先河。《黄帝内经》里面对“类风关”病因、病机、症状、治法进行了系统论述,直到今天,这些论述还在指导着“类风关”的中医治疗。

《黄帝内经》上是怎么讲的呢?它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着而为痹”。

体质不好,遗传基因有问题,导致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结果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这就是痹症。

对于痹症,要采用祛风、散寒、利湿、通痹等方法进行治疗。痹症有行痹、着痹、痛痹之别,有历节、顽痹、鹤膝之名。这个2000年前的论述,与今天西医关于“类风关”的论述惊人地一致。

西医认为,“类风关”起病原因一个是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就是中医讲的“其气必虚”;个是寒冷、潮湿、疲劳,也就是中医讲的风、寒、湿、热你看,说来说去差不多的。

接着到了汉代,我们称张仲景为“医圣”,在日本药学界,张仲景是至高无上的。日本厚生省规定,凡是张仲景的方子,不需要批准,就可以直接应用。在中国,我们叫它“经方”,就是可法可传的经典名方。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全面总结了汉代之前中医治疗“类风关”的经验,从这个时候起,“类风关”不再叫痹症,改叫“历节风”,非常接近现代的描述,就是一节一节关节疼痛。

张仲景创制了很多方子,最有名的有四张方子:“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白芍桂枝汤”。这四张方子现在日本人用得很多,国内医生更不用说了。仲景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可法可传。

张仲景后面是华佗,华佗大家都知道,给曹操看病,外科手术动得好,他对“类风关”有哪些贡献呢?他主要是用针灸

唐代孙思邈,我们称他为“药王”,他写了一本《千金方》,他认为能救人性命的药方比金子更贵,一张药方比1000两金子更值钱,所以叫《千金方》。

《千金方》创制出“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关”效果很好,到目前为止,90%的医生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退变性关节炎,都用这张方子加减。

宋朝有个叫严用和的写了一部《济生方》,里面把“类风关”称为“历节风”。得了“类风关”是非常痛的,我们问病人怎么个痛法,病人形容像钻心一样痛。严用和把“类风关”的疼痛具体化了,他形容那种痛就像你整个人正在被老虎撕咬,全身骨头都被老虎咬碎了一样痛。

今年上半年,杭州郊外一位菜农到我这里来看病,他跟我说:“鲁医生,我来的路上敌敌畏都已经买好了,实在是太痛了。”严用和收集了很多方子,其中治疗风湿病的处方不少,他在张仲景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

到了明朝,绍兴人张景岳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他另辟蹊径,一反先法,用温通、温补、温肾的方法治疗“类风关”,也就是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寒证,比方说用熟地、萸肉、枸杞子、巴戟等。他这个人很喜欢用熟地,就是感冒、牙痛、关节痛他都用熟地。

因为他喜欢用熟地,后人干脆就叫他张熟地。我是山阴人,与张景岳家只隔了一条小小的莫邪溪。

小时候一天到晚听父亲讲张熟地张熟地的,听得我不要听为止,小伢儿喜欢新鲜的东西,你一天到晚张熟地张熟地,我就不要听。张景岳比较出名的是右归丸,治疗“类风关”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后世也有人攻击他。张景岳是绍兴人,他的理论水平高得很,文章也写得好。

清代叶天士是温病大家,温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传染病。人类进入16世纪以后,居住得越来越密集,流动性越来越大,森林被破坏后,老鼠等动物开始与人类混居,这就给传染病提供了温床,人类大规模的流行病暴发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所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温病有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叶天士与吴鞠通是师生关系。叶天士自己没有写过书,医生一出名哪里还有时间写书啊?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你倒去看看现在我们浙江省有名一点的医生,哪个不是到下午一两点钟以后才吃中饭,双休日根本没有,叶天士的书都是吴鞠通整理出来的。

吴鞠通这个人很精明,老师的方子,他换个名称,就说是他自己的,实际上是叶天士的。毕竟都是温病大家,叶天士的这些书里面有很多是治疗“类风关”的方子。治疗风湿病,历代都有所总结,有所创新,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些。

到了现代,比较出名的有好几个流派。一个是虫派,就是所有用来治疗“类风关”的中药都是爬虫类,如乌梢蛇、蜈蚣、地龙、天虫、地鳖虫等。

他们认为虫类都具有祛风、搜风的作用,代表人物朱良春是国家级名中医,还健在,江苏人,他有一味中成药叫益肾蠲痹丸,其实是冲剂,里面全部是虫类中药;一个是枝藤派,主要用桑枝、桂枝、海风藤、鸡血藤、忍冬藤、络石藤等中草药。

喜欢用枝藤药的医生不少,但是没有突出的代表人物;一个是酒派,广东那边就比较流行这个。前几年杭州市中医院也弄这个,把蛇浸在白酒里面,我们这里到处可以看到。

不管用什么药,治法遵循的都是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的祛风、利湿、散寒法,一般医生都是这个样子的。


来源:《口述中医》(口述:鲁贤昌|采写:单友良)
(0)

相关推荐

  • 50岁老痛风索哥,驱寒散风多方无效,咋用加减木防己汤治愈?快看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414期 50岁索哥痛风多年,加减木防己汤2剂见效4剂肿消6剂痊愈 这个患者,50岁索哥,应该说是幸运的. 他在用加减木防己汤之前,痛风就好多年了,应该说是老痛风了. 过 ...

  • 十年的腰间盘突出好了,一个古方见效,告别腰突,用一个好一个

    张先生患有腰突已经10年了,因为当时家里穷,生活压力大,家里的重担基本上都落在了他身上,在一次偶然上厕所期间,突然就直不起腰来了,当时把家人吓坏了,赶紧打120急救电话,就把张先生送到了医院,到医院检 ...

  • 赵绍琴: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类风关病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内客经络骨节,久留不去,痹阻气血而成.吾师赵绍琴教授对本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本病之初,关节尚未肿大,可按一般痹证辨 ...

  • 冯兴华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冯兴华主任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冯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 ...

  • 杨毅勇:如何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疾病患者发病时常常关节疼痛 甚至手脚发麻,浑身僵硬 西医治疗类风湿短期能见效 但治标不治本,易反复 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那在中医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呢? 一起听听同济专家怎么说! 同济医院:杨毅勇 ...

  • 范永升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

    范永升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学习并收集整理范永升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案,分析总结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认识.各类证型的 ...

  • 戴裕光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研究

    导师戴裕光教授从医40余年,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病.妇科.风湿病等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证属风湿热郁型时善用当归拈痛汤加减以治之,临床效果较显著 ...

  • 董振华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董振华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张靖泽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手. ...

  • ​名老中医左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导读: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风湿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对风湿类疾病.肾病有深入的研究,崇尚内病外治之理论,对疑难杂症主张"杂 ...

  • 名老中医左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左振素 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风湿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对风湿类疾病.肾病有深入的研究,崇尚内病外治之理论,对疑难杂症主张" ...

  • 冯兴华运用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冯兴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教学和科研近4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开展痹证的辨证分型研究,对痹证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辨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现将冯师有关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