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历六朝,受朱元璋器重,奉朱棣之命执掌交趾布政司19年

黄福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被朱元璋赏识,受朱允炆信任和倚重,奉朱棣之命执掌交趾布政司和按察司19年,被朱高炽召回京师,辅导太子朱瞻基,当地百姓依依不舍,哭着送别。

多年后,兵部侍郎徐琦出使安南回来,黄福在石城门外见到徐琦,有人指着黄福问安南来的使者,“你认识这位大人吗?”

安南使者回答说:“安南的一草一木都知道大人的名字,我怎会不认得?”

黄福,字如锡,出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是元末益都路昌邑人。

洪武年间,黄福以国子监学生的身份被封为历金吾前卫经历。

黄福曾上疏论述国家大事,朱元璋看过文章后,认为黄福是奇才,破格提拔他为工部右侍郎。

建文年间,黄福深受朱允炆信任和倚重。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后列出二十九名“奸党”,黄福名列其中。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抵达金川门,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史称“金川门之变”,朱棣顺利进入京师后,黄福迎附,而李景隆因为“默相事机之功”(暗中帮助朱棣夺取皇位),朝廷每次商议大事,都位列百官之首。

李景隆指出黄福是奸党,黄福回答:“臣固然当死,但被视为奸党,微臣心里不服”。

朱棣听后没有理会李景隆,下旨让黄福官复原职,不久,提升黄福为工部尚书。

永乐三年,陈瑛以不体恤工匠为由弹劾黄福,朱棣让黄福改任北京行部尚书。

永乐四年,黄福因事获罪,被逮入锦衣卫诏狱,不久被贬为事官,品级虽低却担任实际职务。后来,黄福恢复职位,为明军出征安南督运粮饷。

明军平定安南后,朱棣下令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设置府、州、县,让黄福以尚书的身份去安南执掌交趾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

当时局势初定,战事时有发生,尚未完全停止,各种政务繁重。黄福根据不同事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处理得井井有条。

黄福上奏说:“交趾各地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情况重新确定,务求减轻百姓负担。”

而且,黄福还奏请:“沿着泸江北岸直到钦州,设立卫所,设置驿站,以便于交通。开中积盐,让商人运输军需粮草到交趾以换取盐引,保证军需物资供给。仓库粮食如果不足以支付官吏的俸禄,则用公田补充。“

开中法是朱元璋创立的盐法,朝廷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出榜招商,商人应招把粮、茶、马、豆、麦、帛、铁等军需物资运输到边防卫所,换取盐引,然后凭借盐引到盐场支盐,投入市场销售。

此外,黄福还上奏:“广西百姓从陆路运送粮食到交趾,路途艰险,请求从广东海运二十万石粮食进行补给。”

黄福的这些奏请全都得到了批准。

此外,黄福还对当地百姓编制户籍,明确赋税,兴办学校,由官府聘请老师,多次召集当地长者,向他们传达朝廷的恩典,并且严厉约束属下,严禁骚扰百姓,交趾各地逐渐稳定下来,百姓生活秩序井然。

当时群臣中因为小的过错被贬到交趾的人有很多,黄福全都加以抚恤,挑选出有才能的贤者一起共事,使他们感觉像在家一样,使他们善待百姓。

镇守宦官马骐倚仗皇帝的宠信虐待百姓,黄福多次制止他。

马骐因此怀恨在心,诬陷黄福有异心。朱棣觉察出这是诬告,并未追究。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把黄福召回京师,让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朱瞻基。

黄福在交阯任职长达十九年,返回时,当地百姓一路搀扶着他送别,哭泣着不忍心分开。

洪熙元年,朱高炽去世,黄福奉命督建献陵。

宣德元年,由于宦官马骐贪婪暴虐、侵扰当地百姓等原因,交趾的局势陷入混乱,叛乱加剧,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陈洽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代替黄福管理交趾,数次奏请朝廷让黄福回交趾安抚百姓。

当时黄福正要奉命去南京办理公务,朱瞻基紧急召见黄福,对他说:“爱卿长期以来善待交趾百姓,他们思念爱卿,爱卿再为朕去一趟吧”。

于是朱瞻基让黄福以工部尚书兼詹事的身份前去交趾,执掌交趾布政司和按察司,去安抚交趾百姓,但为时已晚。

黄福到交趾时,正好赶上柳升战败而死,黄福于是逃走,到鸡陵关时,黄福被捉住,想要自尽。

交趾叛军围着黄福下拜哭着说:“黄公是交趾百姓的父母官,如果当初黄公没走,我们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黎利听闻后说:如果朝廷派来的官员都像黄尚书这样爱民如子,“我岂得反哉!”(《明史·黄福传》),然后派人护送黄福离开。

黄福到达龙州后,把黎利赠送的财物全都交给官府,回京后,黄福出任行在(北京)工部尚书。

宣德四年,黄福与平江伯陈瑄一起监督管理漕运,商议让江南各地百姓运送粮食到淮安瓜洲,兑给卫所,由军士接着运至北京,由江南百姓支付相应的路费和耗米。耗米是指为弥补损耗而额外加征的部分。这样一来,江南百姓不再因为漕运而耽误农忙。这个建议被朱瞻基采纳,从此,明朝漕运改为兑运。

宣德五年,黄福向朱瞻基进言组织军士屯田,以确保粮食供应充足。朱瞻基令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管理屯田,黄福总揽其事,不久,黄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黄福已经七十岁高龄,为了让黄福免于奔波劳苦,朱瞻基采纳杨士奇的建议,让黄福出任南京户部尚书。

宣德八年,朱瞻基令黄福兼掌南京兵部。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加封黄福为少保,让他辅佐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参谋机要军务。让留都的文臣参与机务,这是从黄福才开始的做法。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被称为留都。

当时南京守备节制南京各卫所兵力,并掌管南京的留守、防护事务。李隆采纳黄福的建议,留都政务清明,百姓生活安定。正统五年正月,黄福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黄福仪表整齐,不苟言笑,功绩突出,廉洁正直,待人宽厚,一向使人信服,他忧国忘家,当官不为声名显赫,事无巨细,无不小心谨慎。

黄福生活十分俭朴,家人只给衣服食物,获得的俸禄,大多用来接济附近穷困的宾客。

起初,朱棣写下十位大臣的名字,让谢缙评论,只有黄福没被指出任何缺点:“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明史·黄福》)

杨士奇回乡省墓,路过南京,听说黄福生病,前去看望,黄福讲到杨士奇吃惊地说:“杨公辅佐幼主,一日不可远离左右,为何出远门?”杨士奇听后深感佩服。

成化初年,黄福被追赠为太保,谥号忠宣。

参考文献:《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