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太学生伏阙上书的陈东,为啥到了许昌毕恭毕敬?
“至今谈宋事,犹复泣陈东。”
靖康元年(1126年),因反对罢免主战派李纲、种师道,太学生陈东率领太学生伏阙上书,书写了一曲匹夫忧国的壮歌。
陈东家住丹阳,是颍川陈氏的一员。他曾经来到颍昌,寻访先祖的遗迹,回归精神故园。
陈东像
一
我家本出颍川住,几世不曾归颍川。
今我暂来忽暂去,太丘风流谁与传。
我来颍川何所见?青青古柏古城傍。
知是荀陈手亲植,令人不觉泪行行。
北宋末年的一个秋日,太学生陈东在回乡途中,于颍昌短暂停留,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
天下陈姓以颍川为郡望,以陈寔为先祖。在陈姓人的心中,颍川是永远的故乡。
眼前的一切如此亲切,又恍如隔世。
来到祖先栖息的这片土地,陈东犹如离乡多年的游子,泪眼婆娑。
颍川陈氏先祖陈寔
二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颍川士人不懈抗争,作出了巨大牺牲。颍川人陈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陈寔字仲弓,为“颍川四长”之一,以德行著称,曾感化窃贼,留下“梁上君子”的典故。
在东汉第一次“党锢之祸”中,他主动投狱,被囚一年。第二次“党锢之祸”,他又遭株连,长期隐居。
陈寔去世后,蔡邕亲撰碑文,记述了他的身后哀荣——参与者有千人以上,荀慈明、韩元长等五百名流送葬,三公临奠。
陈寔的风范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早在三国时期,少年邓艾随母亲来到许昌,瞻仰陈寔碑,读到墓碑上“文为世范,行为士则”的语句,向慕不已,遂自名为“范”,字“士则”。
后因避讳,才改名“艾”,字“士载”。
汉魏两朝,陈寔、陈纪、陈群、陈泰四代人相继享有盛名,奠定了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基础。颍川陈氏播迁天下,以“颍川衍派”“聚星堂”自命。
无论走到哪里,居住在何方,他们都是永远的“颍川人”。
许昌,是陈寔与荀淑两家人曾经相聚的地方。据说那次相会,惊动了天上的德星。
陈东诗中所见的古柏,应是在荀氏家族的墓地吧。
因荀淑的八个儿子被誉为八龙,这片墓地遂被叫作“八龙冢”。
时至今日,尚存一个孤台,古木葱茏。
八龙冢上,古柏虬然
三
在颍昌,陈东曾经寻访名士王寔,神宗时重臣王陶的长子。
王寔字仲弓,与陈寔同名同字,可见对于这位先贤的景仰。
他曾短暂出仕,回到许昌后,以读书行医自处,深得颍昌士庶敬重。
在人们印象里,王寔有些口吃,淳厚博学,好客喜酒,虽庸夫贱士,也会谦诚接待。
陈东来得不巧,刚刚吃过饭的王寔或许出于养生需要,谢绝见客。
陈东遗憾之余更添敬意:
晚生虽不及前辈,来访诸郎观典型。
吐握风流何寂寞,满林风竹自秋声。
竹林萧萧,风骨在焉。他或许懂得王寔的寂寞。
在写给范镇的诗句中,司马光盛赞许昌:
许昌昔名都,于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在那个时代,许昌真是名贤汇聚!
范镇、王陶、韩维、范纯仁、曾孝宽、苏辙……这些名公大族,都选择了许昌作为家园。
几十过去了,他们的后人已融入这座城市,承继着先人的遗风,顺应着生活的变迁。
陈东《少阳集》书影
四
陪伴陈东游览许昌的,是其老友、颍昌府职员石士繇。
临别,陈东以诗致意:
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
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
黄叶翻翻惨离思,浊醪沃沃浇愁肠。
欲知此别情怀恶,正是平生气味长。
公归且作诗书伴,我去还依鸿雁行。
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
于黄昏时分别,可见行程紧促。平静的字句中,难掩感伤。
颍川,这是他的精神故乡。在故乡面前,可以忘却远方。在故乡面前,陈东暂时放下了他的愤懑与刚强。
五
生本假借,谁识其真。
丹青所写,非吾精神!
天地使我,与物为春,
终当有归,高阁麟麟!
这是陈东写给自己的赞语。
他的求学经历太过漫长,17岁进入地方学校,10年后进入太学,由于考试一再失利,在太学一待就是15年。
徽宗时期推行以三舍法取士,将国子监的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三等,通过考试依次进等。直到通过进士考试,才能拥有做官的资格。
有人劝陈东用别的途径谋求官职。陈东正色道:“我虽然不才,但一定要走考试这条正路。”
有一年,朝廷创制雅乐,命太学生演习,表现优异的可以获得额外的机会,参与者引为荣耀。身为斋长的陈东却向主事者请辞。
长官问:“操演成功,你就可以做官了。别人想参与而没有机会,你为什么要推辞?”
陈东说:“因演乐而得官,我怎么能靠这种事侥幸进身呢?”
陈东求学20余年,一无所获。此间,附庸风雅的宦官梁师成竟然获得了进士出身。
可见当时的考试制度,已经没有了公信。
记述陈东事迹的书籍。
“山岳遭埋没,乾坤着蔽蒙。”宣和末年巨奸误国,陈东每每谈起,深为忧愤。
在一首咏雪诗中,他这样直抒胸臆:“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在陈东看来,朝廷被奸臣左右遮蔽视听,已经难以觉察民间疾苦。而一个士人,必须担当起扫蔽除垢的使命。
这正是颍川陈氏的家风。
直至国家危亡的最后一刻,他振臂一呼,震动了天下。
点击名片可加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