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地名志之高阳地名简介(五)
毛寨 在杞县西南12公里、高阳西北3公里处。6个村民组,526户,2562人,耕地2483亩。毛寨村委会驻地。
相传毛姓早居,以姓氏名村,名毛寨。
聚落长方形,面积31万平方米。东西街2条与南北街相交呈“≠”形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28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棉花等作物。另有村民种植的砘子南瓜,干面味甜。畅销开封等地。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东南通高阳。
史寨 在杞县城西南12.5公里、高阳西北3公里处。3个村民组,200户,560人,耕地780亩。刘寨村委会驻地。
明初史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命名史寨。
聚落长方形,面积3.1万平方米。主街东西走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6眼。主产小麦、米、棉花等作物。部分村民兼营咸菜腌制等副业,大路东通高阳。
刘庄 在杞县城西南12.5公里、高阳西北2.5公里处。2个村民组,80户,260人,耕地504亩。属刘寨村委会辖村。
相传清代中期孟知府来此建村,名孟庄。清同治年间,刘姓从史寨搬迁此处,为知府佃户,孟氏迁孟河沿,改村名为刘庄。
聚落长方形,面积1.5万平方米。纵横主街各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4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种腊菜、白、红萝卜等蔬菜。部分村民以腌制咸菜为副业。
大路东南通高阳。
扶村 在杞县城西南13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4个村民组,120户,542人,耕地700亩。扶村村委会驻地。
扶村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为傅姓花园。现出土有花盆、瓷器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傅”村为扶”村。
聚落长方形,面积14.7万平方米,街形为纵一横二,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西南淤土,东为两合土,余为青沙,机井24眼。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明代建筑“佛缘寺”遗址尚存。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北通葛岗。
马寨 在杞县城西13公里、高阳西北6.5里处。2个村民组,169户,650人,耕地870亩。属扶村村委会辖村。
相传马姓在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昔为黄河水淹没,马姓重新建村。名马家寨,简称马寨。
聚落长方形,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黏土和青沙,机井12眼。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村周围栽种桃,李,杏树等
大路东通高阳一葛岗公路
孙寨 在杞县城西南13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4个村民组,264户,1232人,耕地1448亩。孙寨村委会驻地。
据泰山石碑记载:此村名铁里河,清末孙姓繁衍齿众,改村名为孙寨。
聚落长方形,面积16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20眼,灌溉面积达100%。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营果园140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东南通高阳
青龙石口 在杞县城西15公里、高阳西北7.5公里处。15个村民组,687户,3010人,耕地4275亩。青龙石口村委会驻地
元朝初期,邱、从二姓先居,为邱从石口。清朝初期一小王渡河,桥塌停居待修,桥成后命名为青龙桥。后改村名为青龙石口
聚落长方形,面积59万平方米。街道纵三横四,都不是直街。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62眼。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所1处
大路北通葛岗
新庄 在杞县城西南16公里、高阳西北8公里处。1个村民组,63户,208人,耕地320亩。属青龙石口村委会辖村。
清康熙年间,张姓一富户,从兰阳县西岗头村迁此,置田建村,取名新庄。
聚落长方形,面积1.1万平方米。东西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4眼。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