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豹F战车小考证
本文授权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改编并发表
1943年,早在黑豹坦克(Sd.Kfz.171)投入现役之后不久,德国的军械六局(Wa.Preuf.6)就在着手根据前线部队反映的问题考虑重新设计黑豹坦克的炮塔。在前线部队看来,黑豹坦克虽然是一辆非常好的战车,但也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这其中,官兵们对炮塔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
1,炮塔前装甲装甲仍然不够厚,只有100mm,且近乎垂直,这个厚度可以被苏军的重型反坦克炮贯穿。
2,炮塔正面的投影面积过大,给敌人提供了很好的瞄准目标。
3,弧形的炮塔正面防盾下部可能会将打来的炮弹向下反弹,这样反弹的炮弹可能击穿薄弱的战车底盘顶装甲。
4,炮塔内部的抽风设施并不能非常有效地运作,以至于连续发射几发炮弹之后整个炮塔内部空间就会烟雾弥漫。
有鉴于此,军械六局希望为黑豹坦克设计一款窄型炮塔。这种窄型炮塔的正面投影面积应该比量产的黑豹坦克要小,而且正面装甲要增加到120mm。不惟如此,新设计的猪头防盾要有效地防止向下跳弹的危险。除了这些要求之外,军械六局还要求新设计的炮塔要可以容纳一具测距仪,而过去炮手的直瞄式炮镜要被一具潜望镜式的观瞄镜取代。除此之外,其余的炮塔内部构件在最大限度内保持不变。1944年3月,军械六局将开发黑豹新的窄型炮塔(Schmalturm)的任务从莱茵金属公司移交给了戴姆勒-奔驰公司。军械六局对奔驰公司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下:
1,新设计的炮塔要避免旧炮塔存在的”弧形防盾向下跳弹击穿车体顶部装甲”的问题。
2,在不增加炮塔总重量的情况下增加炮塔前部的装甲防护。
3,炮塔前部的投影面积要尽可能小,但又要有足够空间装设坦克炮及其附属设施。
4,炮塔内部要有充足的空间装设一具潜望式的测距仪。
5,主炮同轴机枪由MG34转变为MG42(此时的德国已经计划停产MG34了)。
6,每座炮塔的总成本要下降。
7,在炮塔内装设必要的设备使得黑豹战车在战地上就可以由一辆普通的战车改装成指挥战车(Befahls-panther)或者装备红外线装置的夜战黑豹。
与此同时,军械六局还要求除了测距仪,火炮观瞄镜和火炮本体之外,整个窄型炮塔的加工工时要比原先黑豹坦克的炮塔减少30%-40%。新的窄型炮塔防护性比过去的旧炮塔更好,但重量却比以前的轻(从原先的7.665吨减少到7.565吨)。炮塔前方由于采用了猪头型防盾,其防护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的同时,整个炮塔前部的可用空间却没有减少。新的窄型炮塔的座圈直径和旧的炮塔一样,都是1650毫米。
窄型炮塔的防护: 新的窄型炮塔在防护上比旧有的黑豹坦克炮塔要改善了不少。其正面装甲厚达120毫米,并且以20度倾斜角安装,猪头型防盾的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150毫米。窄型炮塔侧面和后部的装甲厚度是60毫米(旧炮塔是45毫米),其顶部的装甲厚度是40毫米,相比于旧炮塔的16毫米是大大增强。考虑到战争末期盟军与日俱增的空中威胁,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
窄型炮塔的火炮和同轴机枪: 新的窄型炮塔采用的主炮将继续是黑豹坦克的Kwk42型75毫米主炮。不过,在窄型炮塔中,Kwk42主炮的缓冲和复进机构经过了重新设计,它们被放置在主炮下部,而不是如旧炮塔一样被放在主炮侧面。这个新的设计由位于皮尔森(Pilsen)的斯柯达兵工厂(Skodawerke)完成,并被称为Kwk44/1型主炮。在这一型重新设计的主炮中,炮架不再是焊接结构了,而空气压缩装置也被围绕在复进机构上的一个空气压缩气缸代替。在主炮复进行程的最初420毫米路程中,这个空气压缩气缸开始工作。 除了这些内部设计之外,Kwk44/1型主炮和旧的Kwk42主炮从炮塔外部最直观的区别有两点,一是猪头防盾的使用,二是取消了炮口制退器。
窄型炮塔火炮的俯仰装置被放置在火炮下部,并可以让成员通过操纵手轮控制火炮俯仰(操纵手轮和控制炮塔旋转的手轮被放置在一起)。火炮的俯仰角是-8度到20度的范围。每旋转一圈手轮火炮的俯仰角可以改变4度。
火炮侧面的同轴机枪由MG-34换成MG-42,这是因为到了1944年,德军已经不再生产战车用的MG-34同轴机枪了。
光学观瞄装置:
德军一开始计划为新的窄型炮塔安装由莱茨公司生产的T.Z.F13型望远镜式单目观瞄装置。这种直瞄式炮瞄镜有2.5倍和6倍两档放大倍数,对应的视野分别是28度和12度。为了装设这种观瞄装置,炮塔的前装甲上需要开出孔洞。德军向莱茨公司订购了4802具T.Z.F13式观瞄装置,但莱茨公司只完成了两具。
在生产型的窄型炮塔上德军计划装备的观瞄装置是S.Z.F1型潜望镜式观瞄装置。使用这种观瞄装置的话,炮塔前部可以不留开口,只需在顶部开口即可。1944年,德军向莱茨公司订购了10具S.Z.F1型瞄准镜,并在1945年1月为了量产型的窄型炮塔向莱茨公司下达了1000个瞄准具的订单。但是,莱茨公司从1944年9月到12月只生产了5个这样的瞄准镜,在1945年1月到2月之间又额外生产了4个改进型的S.Z.F1b型瞄准具。
在1944年8月试生产窄型炮塔上是有为装填手准备的潜望镜,但这个潜望镜在量产型炮塔上被取消。后来英军在德国缴获的几个量产型炮塔的确是没有装填手潜望镜的。有的量产型炮塔顶部预先为装填手潜望镜留下了开口,后来这些开口都被焊接的装甲板盖住了。
除了炮瞄镜之外,德军计划为黑豹F战车配备由蔡司公司生产的1.32米的立体测距仪。不过在战争结束前,蔡司公司都没能造出这样的一具测距仪来。按计划,这样的测距仪应该在1945年4月被研发完成,并于7月大规模生产。
窄型炮塔其余部件: 窄型炮塔顶部的车长指挥塔被重新设计,更加低矮。旧式黑豹坦克指挥塔上架设机枪的环状结构被移到指挥塔开口内侧,而且指挥塔舱门的打开方式是翻开的,区别于旧式黑豹坦克指挥塔平移开舱门的样式。 窄型炮塔后部的逃生舱门是使用加工切削炮塔后部的废料制成,这使得炮塔的总重进一步减少。 炮塔的旋转可以用液压动力完成,也可以手动完成。用液压动力旋转炮塔时,炮塔旋转一周需要30秒,而旋转手轮的话,炮塔旋转一周需要四分钟。
除了窄型炮塔之外,在德军计划中,将要在1945年春季投产的黑豹F型坦克在车体上还有如下的特征:
1,车体顶部装甲从16毫米增加到25毫米厚度。
2,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的舱口打开方式发生了变更,和黑豹G型那种需要翻开来的盖子不同,黑豹F的车组成员要想打开盖子,需要的是将盖子向上抬起并向侧面滑动。
3,驾驶员潜望镜的基座发生变更。
4,车体机电员操作的MG-34机枪被St.G.44突击步枪取代。
5,整个车体内部的无线电台装设样式发生变更。车体内只装设Fu5超短波电台,其余的电台设施都装设在炮塔里。这样做是为了前线部队可以快速地将一辆普通战车改造成指挥战车。除此之外,为指挥坦克设置的天线基座在所有的战车上都有装设。
6,每一辆黑豹F坦克都有可以迅速装设FG1250红外线夜战装置的配件。
除此之外,黑豹F的其余特征就和1945年4月要出厂的黑豹G型战车一样了。有的参考资料会将”黑豹F前装甲板和侧面装甲版的焊接角度不同”作为黑豹F的特征,这很可能是黑豹F的装甲板由不同供货商供应所致。另外,关于黑豹F的路轮,军械六局在1945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所有的黑豹坦克都要在1945年5月之后采用钢轮作为其路轮结构,所以,如果战争继续下去,黑豹F会以全钢轮的样式出现在战场上。
黑豹F战车的生产:
1944年,德军生产了若干窄型炮塔的原型,到了这一年的10月26日,德军计划在1945年6月时所有的黑豹坦克都换装窄型炮塔。在德军的战车工厂当中,MAN,MNH和戴姆勒-奔驰是在全力以赴地生产黑豹战车。这三家工厂计划于1945年3到5月开始转产拥有窄型炮塔的黑豹F(其中,奔驰计划3月开始生产,MAN计划4月,MNH计划5月)。与此同时,德军也在计划逐渐关停四号坦克的生产线,原先生产四号坦克的克虏伯公司(Krupp-Grusen)和尼伯龙根工厂也要加入黑豹坦克的生产中,它们都要在1945年4月生产出第一辆黑豹F战车。
不过,盟军的轰炸和其他因素对这个计划表产生了严重的干扰。1945年1月30日德国人的愿景里,克虏伯公司能在6月份完成头两辆黑豹F就算谢天谢地了,而尼伯龙根工厂更是要拖到遥遥无期的8月。最终直到战争结束,MAN公司也没能生产出一辆带着窄型炮塔的黑豹F。而戴姆勒-奔驰公司在接受盟军调查的时候声称,他们“完成了一些黑豹F的底盘,但装设着黑豹G的炮塔和钢轮”就出厂了。
戴姆勒-奔驰公司在战争末期唯一还在生产黑豹的厂区是位于柏林近郊的马利恩费尔德的40号工厂。在保卫柏林的战役中,这里生产的最后一批黑豹坦克都已经分发给了就近的部队。根据底盘号记录,所有的这些黑豹都是G型。如果真的有黑豹F的车体顶着黑豹G的炮塔“完工”了的话,那么就只可能是这几天当中离开第40号工厂的黑豹。
英军在1945年8月从柏林的40号工厂获得了一批黑豹F型战车的窄型炮塔,并将它们运往英国本土进行测试检查。这批窄型炮塔可以被看作是生产型黑豹F的窄型炮塔了。除了上述生产型炮塔的特征以外,其炮塔外侧焊接了挂伪装网的吊环,炮塔顶部也装设了Pilsen起重装置基座。
黑豹F型战车就这样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方式被淹没在了历史洪流当中。如今,黑豹F仅存的一个窄型炮塔在经过各种伤筋动骨的火炮测试之后伤痕累累,被放在英国博文顿的战车博物馆供人参观。对于许多坦克世界端游或者手游的玩家而言,略感安慰的一点在于黑豹坦克窄型炮塔是游戏里玩出黑豹坦克之后很快就容易升级的一个东西,于是在游戏里,历史上几乎没存在过的黑豹F不断地上演着同其他许多也没有机会在历史上出现的战车的对决,也算是当代人对于“怀旧”的一种不失礼貌的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