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通调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对白光教授所用的中药进行用药频率、相关性分析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探索总结其治疗IBS-D的核心药物、药性、归经、药类、药对等,为以后IBS-D的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为专家经验总结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医学术经验整理和继承提供一定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收集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2014年5月23日至2015年8月20日,由白光教授诊治的患者病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所得的病例。通过导师门诊治过的患者门诊诊疗记录进行拍照,采集门诊信息。运用Excel表格录入使在门诊诊疗过程中日期、性别、年龄、方药等信息,统计用药频次,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分类并转换为可分析的数据,通过手工分析和统计学软件(SPSS22.0)共同进行数据分析,互相参照得出结论。

结果:1.从纳入病例中共总结出138味中药,频率大于25%的有22味,

前5味依次为白术、白芍、茯苓、黄连、甘草。

2.治疗所用3404次药中所用药味:苦、甘、辛用频数最多,淡、酸、涩用相对少,咸最少。3.药性分类:温性药最多,使用频数为1441次,其余依次为寒、平、凉、热。4.归经最多的是: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心经;其次是:大肠经、肾经、胆经;最少的是:膀胱经、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5.补虚药、清热药二者在其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其次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理气药这五类药是治疗IBS-D的主要药物。6.将使用频次大于50次的22味药用SPSS22.0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筛选,列出P<0.01的50对药。

结论:1.由治疗IBS-D药物分析可知,白师常用补虚药和清热药药治疗本病,佐以利湿、理气药,反映了IBS-D肝郁脾虚湿盛的病因病机特点以及补虚祛邪理气并用、肝脾通调的用药特点。2.白师治疗本病所选药物中,药物药性温性药最多,药味以苦、甘、辛药味药物为主,主归脾经、胃经、肺经、肝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