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人”的中庸之道
“撩人”一词的含义,书面解释为“动人、诱人”,与其搭配的物象,既有自然之美景,如春光撩人,又有人间之美色,如丰姿撩人。就词性而言,通常为动词,撩人者,撩拨人心,使生情也。而在我的家乡,它常用作形容词,用以夸奖孩子听话、懂事儿、守规矩等。比如说“张三家的孩子真撩人”,意思是说“张三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也有用于动物的时候:狗,看家护院,尽职尽责,叫撩人;猪,能吃能喝,一个劲儿长肉,也叫撩人。总之,讨人喜欢,不给人添麻烦,即可视为“撩人”。
前文所言之“成文”,也是对孩子的褒奖和肯定,“撩人”与之相比,层次和程度稍低一些。德行、心性、才华等,均衡发展,都较出众,方能得到“成文”的美誉,而一时一事的恰当表现,就可称为“撩人”。还有一个词,比较大众化,为人所熟知,不是家乡所独有,即“出息”。在我的家乡,“出息”是对孩子某一方面突出的才能和表现的肯定,具有专项性。
“成文”“出息”“撩人”,这三个词都是表扬的意思,但家乡的人绝不会混用,也不会用混。我不知道他们的敏锐的语感天赋从何而来,但总能在适当的语境使用适当的词汇。比如:有个孩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听老师的话、懂礼貌,放学后不在外面疯跑,回家后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这就叫“撩人”;如果学习成绩还恰好不错,又考上了中专或大学,那就叫有“出息”;抑或是学习成绩不好,但凭着自己的努力,干成一番事业,为家族赢得荣誉,也叫有“出息”;如果考上大学或成就事业后,不忘本,不显摆,回到村里还说家乡话,还叫大爷大妈、三叔二婶,还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那才叫“成文”。家乡人评价某家的孩子,外乡人听了可能会一团雾水,不知所云。他们会说,谁谁家的孩子“撩人”倒是挺“撩人”,就是“出息”不大——这是说孩子表现不错,但资质平平;或是说,谁谁家的孩子,看着挺有“出息”,就是不“成文”——这是说孩子才华出众,但品行不端。
本想做一些考据的工作,揭秘“撩人”何以在家乡有了这种含义,苦于手头无资料,也没时间。回忆家乡人使用“撩人”一词的各种语境,惊讶的发现其中竟然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何谓中庸?简单的说即是“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出自典籍的话,家乡人未必熟悉,但并不影响他们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恪守中庸之道。为人不卑不亢,论事不偏不倚,平和中正,中规中矩,家乡人一直这样一副样子。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又让人很着急。
中庸之道与当代人所宣扬的尊重个性、张扬个性似乎有点相悖。但中庸之道并不压抑人性,正好相反的是它尊重人性,并提出人性来自于至高无上的“天”。《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由此开启天人合一的思想之源。中庸之道强调教育的重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品性修养,正所谓“修道之谓教”。家乡自古以来的尊师重教的风俗,似乎便滥觞于此。
如何才能协调尊重个性与中和个性之间的矛盾呢?“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一千古难题老祖宗已经给出智慧的破解。《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话翻译为白话是: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能够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并列了。把人至于与天地并列的地位,岂不是对人性的高度尊重!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古人给出的答案是以诚心为原点,以天性的发展为前提,以个体的完善为主要途径。让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张扬,才能让所有的人的天性得以张扬——这与西方对自由的论述有些不谋而合。
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对此家乡的人会使用一个很宽容的,很温暖的,不带任何贬义的字眼儿——淘。只有顽皮的过了头、淘气的出了格,才会使用不“撩人”这个词。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民的处事原则和评价标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今成了时髦的事情,因此也就有了表面文章的大兴其事。传统文化的根在哪里?不在那些装修豪华的书院里,不在专家教授的锦绣文章和高谈阔论里,甚至不在佶屈聱牙的典籍里,在渐行渐远的,逐渐淹没于时代的狂潮中的,被人们所忽视乃至不屑的乡俗俚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