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冤相报何时了

冤冤相报何时了

作者:李广生

今天护送一位班主任前往平谷,她要给学生送一些学习资料。疫情当前,高考在即,学习可不能耽搁。她和学生都没有想到,高三的最后一个假期,居然这么长。我担任司机,驾车驶出林河开发区,驶上顺平路。阳光明媚,春意融融,风驰电掣,一路向东。很快来到俸伯路口。
她说:“我计划一下行程,在他们中午休息的时候全部送到。”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立即对她的这种想法提出表扬,并鼓励她把这一思想应用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在我看来,计划性是成功的关键,无论大事小事都需要提前筹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她没有回应,我当即克制住自己进一步指导的欲望。作为一名老教研,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明白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即:当学习者没有学习热情的时候,再说一个字都是多余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说它浅显是因为大家都懂,说它深刻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恪守。
教学是一名克制的艺术,克制改变别人的欲望,也克制表现自己的欲望。世界上任何一种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无不蕴含着克制,用克制彰显力量。
驶入杨镇,在杨镇三街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我忍不住了,问她:“咱们先去哪?”她先是一愣,扭头看我一眼。我立即明白了,刚才说的规划行程的事情早已被她抛在脑后。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因为在她准备规划时我热情的指导起到了反作用,导致这一计划的流产。这是很多教育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即教育的反作用,所以课堂上不是讲的越多、教的越多就越好,表扬、鼓励、批评、指导等都是如此。教能够促进学,但同样能够抑制学,它的抑制作用甚至比促进作用还要微妙。但我们常常故意忽视它的存在,做个掩耳盗铃的人,就像我们常常把学习的成功归功于教师,但把学习的失败归罪于学生一样。教师经常对学生说:“我教了你这么多遍怎么还不会!”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教了这么多遍,所以他才不会。
课堂上孩子提出一个颇有创意的想法,教师立即大肆夸奖,结果可能有两种。一是孩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继续深入探究。我们都希望是这一种,甚至希望只有这一种。遗憾的是还有第二种。那些得到了表扬的孩子立即拥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好像自己真的成功了一样,反而失去了继续探究的欲望。因为继续探究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他们不肯破坏这种令人惬意的假象。
表扬固然重要,但一味的表扬很容易误入歧途。过度指导也会适得其反。
她告诉我:“你只管开车,到时候自然告诉你。”老教研的直觉告诉我,她的回答是一种掩饰,但我警告自己不要试图怀疑和揭露。教师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一眼就能看穿学生的把戏并毫不留情地戳穿,殊不知这才是最不聪明的做法,简直算得上愚蠢。所以我只叮嘱一句:“提前告诉我。”
事后反思,这样的表述方式非常不专业。“提前告诉我”,很明显是命令的口气,根本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说话方式。虽然很多教师习惯于发布命令并要求学生奉命行事,但如果命令能够完成教育的使命的话,还需要教师吗?教育不排斥命令但决不依赖于命令,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它独特的魅力。“听话”不是教育的目的,恰恰相反,教育正是要造就“不听话”的人,培养“不听话”的意识和能力。
如果把命令——“提前告诉我”改为需求——“我需要提前知道”,也许就不会发生下面的“意外”。听命于他人和服务于他人对行为主体而言意义不同,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自主的。对学习来说自主是最有力量的武器,而命令则是扼杀自主性的凶手。好教师要学会协商,还要学会向学生求助或求教。
毫无悬念地错过了路口,掉头继续前行。学习中不是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吗?即便计划的非常周密也难免出现意外,那些错误、失败、误解、挫折随时跳出来阻碍学习。但千万不要仅仅把它们视为学习的敌人,因为正是它们让学习之旅充满意趣,也正是它们才能让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平平淡淡、顺顺利利的学习其实意义不大。如何对待错误和失败,考验着一个教师的智慧。聪明的教师欢迎错误、拥抱失败,并把它们转化为机遇和资源。错在哪里并不重要,为什么错才真正重要。如果能够深入到元认知策略进行反思,那错误和失败将更有价值。
因为这次“意外”,我们共同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下面的进程反而更加顺利。相互埋怨会出现什么结果?其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抱怨对方。我会指责她不提前告知,她会指责我不提起询问。相互指责升级,气急败坏大吵一场,后果可想而知。
教师和学生经常发生类似情况。作业出现错误、考试失败,教师指责、批评、埋怨学生,学生嘴上不说,但心里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教师。最终是两败俱伤,学习却被扼杀了。谁指责学生最多,谁得到学生的指责最多,冤冤相报何时了。做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不仅对自己、对学生有益,对学习也是大有好处的。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做到不期望通过抱怨别人而宽慰自己就行了。
这一天的行程让我更加深切的意识到,对学习本身的学习比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更加重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