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身体功能的富余之物|土城·早茶夜读645

645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城市:身体功能的富余之物

文/ 土城

前媒体人,现供职于某律所

这几天,我3月份写过的新发地因为疫情而成为最热的地名(点击查看)。这里是北京的菜篮子,疫情发生后,市民一度出现买菜困难。我们知道,北京基本是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城市,2000多万人口的一日三餐主要靠外地食品供应。

此时读洞主推荐的《肉体与石头》,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从身体角度看城市。

洞主推荐的书目有时候会造成分裂,一些人很喜欢,一些人懒得看。比如,这次由于书名太奇怪,我一直没下定决心看,拖到了6月16日,我才打开微信读书,翻看了这本书。

翻开第一章《裸体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的身体》,看到一句话,开启了我的脑洞。在此对该句做一阐述。

书中写道:

历史学家琳·怀特(Lynn White)写道:“即使我们做最保守的估计,就算是在一个相当繁荣的区域,土地也必须有10个人耕作,才能支撑一个人不依靠土地生活。”

琳·怀特的这句话,描述了古希腊农业人口与城邦里不从事耕种人群的比例。我觉得,在农业效力很低的情况下,10比1,可能还过分乐观了。有人统计,希波战争之前农业人口占80%,如果包括与农业有关的人口,则达到90%。农业人口,包括大土地所有者、小土地所有者、雇工、奴隶。

一般认为,古希腊是高度发达的商业、手工业文明。所以,有人对比,现代中国经济的欠发达是因为它属于农业文明,而西方经济发展缘起于古希腊工商业文明。1996年,当时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黄洋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古希腊人对农业职业极为推崇,如农民属于绅士职业;城邦的主体阶层是土地所有者,以农业为生。

黄洋的研究澄清了对古希腊城邦的一些误解,“更为重要的是,决定人们社会与政治地位的是农业和对土地的所有权,而不是手工业和商业。希腊城邦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土地所有权和公民权以至政治权利的结合,只有公民才有权拥有土地,这也充分说明了土地和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此相反,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位置来看,手工业和商业都处于次要的位置”,这个观点可以用来说明农业的基础价值。

古希腊有300多个城邦,每个都是土地有限的小国,最大的斯巴达只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雅典约2550平方公里,人口20到30万。城邦的居民,有公民、自由人和非公民,自由人包括外邦人、被释放的奴隶或者失去公民资格者,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黄洋教授的认为,城邦(polis),是由中心城市和周围农村组成的国家。城市和周围的农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和政治权利,共同组成城邦的实质内涵,即城邦被看成是一个公民的共同体。

古希腊文明,处于农业和工商业经济的转换之间。它的工商业经济发达,但仍然没有改变农业的主体和基础地位。10个人的耕种,造就了一个不依靠土地生活的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人与城市,通过农业的富余,连接在一起。与《肉体与石头》的书名相对应,也可以进一步解读为:耕作,乃身体创造城市的基石

这中间的逻辑链条模糊,容我啰嗦几句。肉体代表人,石头代表城市。石头成为城市,将一部分身体具有的最原始的功能隔离开来。身体的原始功能之一是什么?是通过劳作制造食物,让其生存下去。

生存,有两种,一种是竭尽全力勉强维持,一种是除了维持生存,还有余力做其他的事。

对于城市而言,城市最初就是那些“用身体余力造出来的其他的事”——因为有一部分人不需要靠耕种可以生存下去,他们成为农产品富余这种“余力”的后果。所以,最初的城市,是来自于农业的富余。虽然后来出现了商业的富余、或者殖民、战争带来的富余,但最开始的城市,是来自农业的富余。

农业的富余,也让肉体(身体)的功能有了富余。身体可以从事农业之外的工作,比如手工业、矿业、贸易,城市得以发展。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必须以粮食足够养活一座城市为基础——无论它是通过农业生产,还是通过贸易交换,或者通过战争、殖民获得。

可以说,城市是人自己造出来的诱饵。城市诱惑人走出劳作,过一种超出自己原始劳作之外的生活。城市让身体的功能丰富起来,也参与开发了一些身体的功能。因为,在一开始,身体只有生存下去一种需求,后来有了生存的富余,就开始出现其他需求。城市的出现,一方面是身体功能富余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又帮助身体释放其他功能。城市将身体与纯粹的农业劳作隔离开来,先开发诸如战争、贸易、殖民等身体功能,以配合对食物的掠夺、交易、生产,接着要满足除此之外的身体需求。于是,身体和城市合谋,继续开发身体新的功能(需求),比如祭祀、辩论、哲学、教育、艺术等等。

身体,在这些开发或者发现身体其他功能的过程中,还要促进对自身功能合理化的解释。于是借助城市,设计出制度,合理化身体的需求。身体自己欺骗自己以解答一些疑问:为什么有些身体适于艺术,有些身体适于文学,有些身体适于哲学,有些身体适于贸易,有些身体适于劳作,有些身体适于管理……

这些制度暗示身体,它这样做不是为了规训人,而是为了适应身体。城市在发展中,因此不断对身体(人)进行了塑造。

今晚二条

汪曾祺听诗听赋,施松卿淡出淡入

西南联大很多名教授讲课随意,渊源有自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看见“看不见”|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城市已经是你家,你得……| 所有的东西,原地刷成了静物| 给城市分类,他很有想象力| 千城一面:最经济的享乐| 道在屎溺垃圾中| 十八年前,几个中学生采访了一位老北京小吃传人| 如此包装,包装如此| 湮没在城市里的女人| 大卫是肉体,还是石头?| 伊通河畔的芝麻花| 真实一幕及城市幻想曲| 北京,你的北京在哪里?| 罗马:石头筑成的永恒之城| 地上单车,地下轨道| “每个黄昏经过一座广场”| 石头即建筑之肉|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