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323):淑人君子——说“君”

本文约4400字,阅读约需要9分钟


细说汉字

(323)

淑人君子——说“

朱英贵

“淑人君子”这个成语源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淑”是温和善良的意思,而“君”则是指品格高尚的意思。然而品格高尚并不是“君”字的造字本义,它是由地位高权势大的意思发展而来的。而地位高权势大又是由主宰、统治的意思引申而来的,主宰或统治的意思又是由“君”字执掌权力发号施令的构字理据演变而来的,本篇就来谈谈这个“君”字。

一、“君”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君”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君”字的甲骨文形体、金文形体以及说文小篆形体都是一脉相承的。唯有说文古文这一大篆形体有点异类,而战国文字的秦国大篆(睡·杂40)则已经接近现代汉字的字形了。其实,抛开说文古文形体不论,“君”字就是在“尹”字下部增加了一个“口”字,而“尹”字正是“君”字的初文(参见此前一篇《环列之尹——释“尹”》)。

“尹”,就是治理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又”(象侧面手形)和“丿”(象手杖之形)会合成意,表示以手持杖拥有掌握事务的权力。可见“尹”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是手执权杖,管理事务。后来由于“尹”字派作他用,于是又在“尹”字的下边增加“口”,从而构成“君”字,借以表示执掌权杖发号司令之意。

《説文解字》卷二口部:“君,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君”,就是天下至尊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尹”作为表意偏旁,表示手执权杖管理事务;因为执掌权力就要发号施令,所以“君”字同时又采用“口”作为表意偏旁。

许慎的解释是符合“君”字的构字理据的,“君”就是这样一个会意字,它的构字理据就是执掌权力发号施令,它的造字本义当为主宰或统治。

二、“君”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君”字的构字理据是执掌权力发号施令,它的造字本义应为主宰,统治。例如:“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书·说命上》)再如:“执一不失,能君万物。”(《管子·内业》)又如:“乌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

“君”字由此主宰、统治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引申义,各种引申义又可产生下一层次的引申义:

其一,可以用作统治者的通称,指称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例如:“君,至尊也。”(《仪礼·丧服》)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常用以专称帝王。再如:“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书·大禹谟》)又如:“到了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红楼梦》第三三回)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深层引申义:

一是用来指称诸侯。例如:“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诗·大雅·假乐》)孔颖达疏:“君则诸侯也。”再如:“夫事君者,险而不怼。”(《国语·周语上》)韦昭注:“君,诸侯也。”又如:“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

二是用来指称天子、诸侯之妻。例如:“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诗·鄘风·鹑之奔奔》)毛传:“君,国小君。”孔颖达疏:“夫人对君称小君,以夫妻一体言之,亦得曰君。”再如:“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钟文烝补注:“夫人与公一体,从公称也。”又如:“尧之长女娥皇,为舜正妃,故曰君。”(唐·韩愈《黄陵庙碑》)

其二,可以用来指称先祖及父母。意为一家之主。例如:“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易·家人》)孔颖达疏:“父母,一家之主,家人尊事,同于国有严君。”再如:“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后汉书·孔融传》)又如:“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深层引申义:

一是旧时妾可以称夫为君。例如:“君已食,彻焉。”(《礼记·内则》)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

二是用作对对方的尊称,犹言您。亦可用在人姓名后表示尊敬。例如:“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史记·张仪列传》)再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又如:“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宋·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其三,可以用作谥号、封号。例如:“帝之女曰公主,仪比诸侯。帝之姊妹曰长公主,仪比诸侯王。异姓妇女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汉·蔡邕《独断》)再如:“仙源县太君夏侯氏,济州钜野人。”(宋·王安石《仙源县太君夏侯氏墓碣》)又如:“唐宋封妇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为乡君。”(清·袁枚《随园随笔·官职》)又如:战国的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深层引申义:

一是用以尊称神祇。例如:“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属。”(《汉书·郊祀志上》)再如:“百君礼,六龙位,勺椒浆,灵已醉。”(《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百君,亦谓百神也。”

二是用以谑称动植诸物。例如:“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晋书·王徽之传》)再如:“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唐·常楚老《江上蚊子》诗)又如:“岭南人以槟榔代茶,且谓可以御瘴。余始至不能食,久之,亦能稍稍。居岁余,则不可一日无此君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其四,可以表示主体的意思。例如:“言有宗,事有君。”(《老子》)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再如:“人以心为君,以志为主帅。”(宋·秦观《浩气传》)又如:“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红楼梦》第二八回)中医配方,针对病因或主症的主要药物为君,辅助主药发挥作用的药物为臣,治疗兼症或消除主药副作用的药物为佐,引药直达病所或起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为使。

由此又可产生主人的引申义。例如:“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韩非子·说林上》)

根据上面对“君”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君”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君”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君”字的成语为数不少,其中“君”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君”字指称统治者或诸侯,例如:

逢君之恶——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语见《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国无二君——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统治者。语见《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君命无二——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语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君辱臣死——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语见《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语见《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圣君贤相——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语见《荀子·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避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语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穣?’……(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其二,成语中的“君”字作为尊称用于“君子”概念中,意谓有德性的人。例如:

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语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源自《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君子固穷——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语见《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好逑——逑,通“讎”。讎,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语见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语见《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语见《晋书·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语见《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语见《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岂弟君子——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语见《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语见《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淑人君子——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其三,成语中的“君”字用于中药处方,表示主体的意思,例如:

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语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语见《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其四,成语中的“君”字用于对人的谑称,例如:

梁上君子——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源自《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请君入瓮——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源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186):环列之尹——释“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