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学笔记(三):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释学笔记(三)
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1.大小乘对原始佛教的态度
小乘佛教强调尊重原始佛教的教义,用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方式一板一眼的来严格传承原始佛教的教义。所以,小乘偏于保守,戒律也相对严苛,是相对学问的。相反,大乘佛教强调领会释迦牟尼的思想意蕴,通过对核心精神的领会来修行,抓住原则修行,是生活化的,相对来说灵活很多。所以,大乘偏于开放,戒律上的要求也相对宽松。
前文提到大乘修的是菩萨果(菩萨这个概念的意思就是发大诚心者,利他者),小乘修的是罗汉果(罗汉的意思就是跳出轮回,解脱烦恼)。也就是说大乘除了修到小乘的摆脱轮回的罗汉果之外,还要有不舍众生的一面,度己度人,普度众生,修成菩萨果。所以相对来说,由于入世的需要,大乘更人间化,更世俗化。
2.大小乘不同的修行依据与态度
小乘认为人的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业和烦恼,针对斩断业和烦恼这个修行的目的而采取的方式就是远离社会和禁欲等等,所以,小乘一般还是严格要求出家的。大乘则认为人的痛苦的根源并不是单独的诸个个体的问题,因此解决之道也就不可能是单纯的从个体上获得解决,世间还有着个体的业勾连纠缠形成的众生的共业,这个共业是需要共同转化的。这就要求修行不能是自利的,而必须面对人间社会,要在现实中求解脱,修菩萨果。所以大乘对于是否出家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
3.空
小乘强调世界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合和而成的,人自然也是由五蕴合和而成,因此“人无我”,人本是空。至于五蕴是不是空,小乘没有接着往下说。大乘则认为五蕴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也是空。所以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空。
4.藏传佛教的统合
大乘和小乘在印度地区曾经对立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大乘认为小乘过于自利,小乘认为大乘脱离了原始佛教的根本。对于大小乘,藏传佛教有很好的统合,它通过“判教”(对佛教评判)的方式,将大小乘的修习方法和理论观点看成是不同的修行阶段的理论和法门,从而将大小乘安置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发挥作用,统一于整个藏传佛教系统之中。
5.大乘佛教
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曾说:大乘佛教的出现首先是一种进取精神的激发。在佛教发展史上关于这一论断的例子很多,很多小乘佛教的高僧甚至是婆罗门教的信徒都会在不断的修习之后,最终都走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在保有佛教的核心观点基础上不断的向外拓展和吸收其他宗教的思想,力图使大乘教法能够适合更多的人,这在大乘最终的修习目标那里也能得到印证。
6.中观派(空宗)和唯识派(有宗)
中观和唯识的区分在于对“空”和“有”的看法上。中观的观念是认为世界既不是纯空也不是纯有,而是中道(空有之间)。代表人物是龙树大师和提婆大师。
佛家早期的中道是指在苦修苦行和世俗生活之间寻求解脱,而不是取其一偏,需要用智慧在两者之间寻求解脱。龙树大师的中道与此不同,龙树大师是综合了当时的佛教观念将其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常见,就是有,“常见者,见五众常,心忍乐”(大概意思是说常见就是认为五蕴一类的东西是恒常的,并且持常见的人会以此为心所安乐。比如认为神创造了世界,并且以神创造世界为心的安乐所在)。另一类是断见,就是空,“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大概意思是说断见就是认为五蕴一类的东西是灭而后不再复起的,并且持断见的人会以此为心所安乐。比如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死了,并以持有这样的观念而为心的安乐所在)。龙树大师认为这两种都是不对的“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应该取中道“菩萨自断此二,亦能除一切众生二见,令处中道”。这个判断的过程需要另外一组概念“俗谛”和“真谛”。
7.俗谛和真谛
俗谛也称色,真谛也称空。大概是说从真谛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世界是空的,一切有为法皆空。我们看到的这一切都是五蕴合和而成,所以为空,五蕴皆空,所以都是空。从俗谛的视角来看待,大体上是说我们毕竟是要过日子的,扫洒应对用的这些东西,这些在真谛看来之为空的东西,都需要被指称进而被应用,所以从俗谛的视角来看待就必须是有,就给这个东西借一个名称,即“假名”,锅碗瓢盆都是“假名”,我们以此为用,只不过它们同时又在真谛的视角上是空。
龙树大师用水中月来打比方,水中月是完全虚幻的吗?未必,毕竟它是对天上月亮的反映。但它也并不能被看做是真实的,因为毕竟捞不上来。水中的月亮就是俗谛的有同时又是真谛的空。释迦牟尼说过世界上的东西,人们承认的我都承认,这是俗谛。但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上它同时是空的。东西都是在俗谛视角上被拿来使用的,在真谛视角上看却是空的。中观的视角就是在俗谛和真谛两个层面上来看待同一个事物,这样就能够保持在中道,而不陷入常见或者断见的一偏。
龙树大师对中道定义的原文是:“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同样的从这个角度来重新理解那段有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清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