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令人心惊胆颤的“同模”,到底是真是假?

同模就是假的,很多泉友都这么认为;同样也有很多泉友认为同模也可能是真的。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

很多年容易把这个事情搞混,这其实是对“同模”这个定义没搞清楚,所以才会不断造成争论和误会,也是自然的事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同模”。有人说,同样的位置有同样的特征不就同模吗?其实不全对,而这恰恰是多数泉友在同模理论中最大的误区。我们知道历代钱铸造方式均有差别,先秦多刻范,采用一模一刻的方法铸造钱币,所铸钱币几乎各个不同。不在话下。而从秦汉开始采用印模铸钱,无论是开始的印制陶范还是后来的翻砂铸钱,都进入了“同模”的范畴。

汉代五铢铜母范

那么我们谈的“同模”,就应该有以下几种定义。

一,是指由同一母钱或母范铸造的所有钱币,曰:同母

二,是指铸造出来后的笔画粗细都完全相同的钱,曰:同版

三,是指铸造特征一致外,流通痕迹如磕碰、划痕等也一致或极其相似的钱币。

清代道光雕母

前两种同模钱币的形成是铸造工艺的必然结果,应归属于同模真品的范畴里;而第三种情况则比较复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存在的,当然也是造假者着重发力的地方。我们今天重点讨论这个。

第一种情况:由母钱上的缺陷引发的同模真。

我们以翻砂铸钱为例,翻砂铸造是需要母钱作模的,在一千多年的翻砂铸钱史中,母钱制作工艺以清代康熙为分水岭,在康熙之前多使用锡母,即以锡这种材质雕刻的母钱;康熙以后多采用铜母,即用金属铜雕刻的母钱。

众所周知,锡这种金属质地较软,容易损伤。我们设想一种场景,古代工匠在铸钱时,一不小心伤到了锡制的母钱,而并没有废止不用,那么由这枚母钱所铸造出来的钱币当存在同样的缺陷,如下图“洪武通宝”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这是典型的同模真钱。

如前所述,这种缺陷是由母钱固有问题造成的,应归属于铸造缺陷,但不会发生流通时的划伤,磕碰等一模一样的缺陷。

第二种情况:造假者的疏忽。

造假者采用与古代相似甚至相同的铸造工艺仿铸古钱,大抵是自己买一枚真钱,或加刀处理下品相字口,或干脆直接使用,这种情况就如第一种情况,不过是所使用的母钱不同和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罢了。那么造假者所使用的母钱上的特征也势必会表现在仿铸的钱币上面,如下图是典型的同模假

这种情况最考验泉友的眼力,首先要找出它们的同模特征,辅以看包浆听声音等手段综合去判断。

第三种情况:高仿之高高仿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您觉得是真是假呢?

此“昭武通宝”无论从包浆,铜质,声音以及流通痕迹上看都天衣无缝,但遗憾的是,这是一枚假钱。我们来上证据。

此钱可做同模高仿的典范,非但母钱固有缺陷表现出来了,划痕,磕碰也几乎相同,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每一枚钱币都有一段故事,在辗转传世的数百年中,每一个磕碰,每一道划伤,根本不可能相同,如果有,那定是造假者的精仿之作。

综上所述,同模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同模并非判断古钱真伪的标准。还是要掌握科学的鉴定标准,在听声音,看包浆的基础手段上,多关注古钱的流通痕迹。如果多枚古钱连流通痕迹都相同,那必假无疑。

最后,我们共同探讨一枚康熙通宝,到底是同模真还是同模假呢?欢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