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的主人,是堆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也是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老人生态儒雅,散发着安静祥和的气场。她一一给我们介绍着陈列架上的作品,目光柔和,语气轻缓,仿佛是在介绍着她的子女。

“我们要看明白这些作品,首先要明白它们的创作过程。堆绫,简而言之。堆:体现的是它的立体感、浮雕效果。绫:体现它的材质是绫罗绸缎。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中对堆绫工艺的表述为:“堆绫,又称'剪彩’、'贴绫’,属传统刺绣工艺。是以各种颜色的绫子,按事先设计好的图纹剪成花样,堆积粘贴于织物表面,并在周围施以彩绣,组成各种精美图纹的艺术品。
堆绫工艺的制作工序有构思、画图、选料、剪图,粘贴,包边,组合,钉缀等几个流程。其制作过程多用粘合,少用针线。为了增强画面的立体感且便于操作,通常将绫片下面托硬纸,再用针线将其钉缀在绣底上。或在绣地与贴片之间填充丝绵、棉花、细麻等材料,使图案像圆润的浮雕。堆绫的贴片上还会辅以刺绣,染绘,捏褶等技法,使堆绫图案表现的更加立体、生动。

关于堆绫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史,《中国织绣服饰论集》一书中提到“周代已有刻绘为雉翟的记载”。《浅谈堆绫》一文中认为我国大约在晋、梁时代已有剪彩和贴绫,其发展与民间风俗习惯和佛教信仰有一定的关系。《莫高窟发现的唐代丝织物及其他》一文中则描述了1965年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盛唐丝织物中有一件缀花绢幡:’幡上缀饰黄色、绯色绞缬纹绮和八角形花八朵’。幡上缀花装饰,是发现幡中唯一的一件。’这件缀花绢幡亦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钉绫实物之一。

宋代以后,随着工艺手段的不断丰富,人们开始用绫或者其他丝织物剪贴并堆叠成多层次的图案,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明清时期,堆绫工艺在宫廷及民间广为流行,《大清见闻录》记载:’先朝妃嫔贫者多以断绫碎锦刺宫绣以谋生活。’《故宫织绣的故事》中也收录了清宫’湖色缎钉绫蝉式香袋’、’彩色斑钉绫鞍马香囊’等多件装饰堆绫工艺的宫廷织绣活计。可见堆绫装饰工艺在我国刺绣工艺历史上出现较早,且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堆绫工艺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

在解老师平静的叙述中,我似乎了解了堆绫的前世今生。老人坐到了工作台前,顺手拿过一张白纸,寥寥几笔,便有花鸟图跃然纸上。

“我们的堆绫作品主要题材八大系列,我现在画的这个花鸟系列,是传统寓意系列。这个系列主要以我们吕梁地区的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的题材来创作的,多选用代表吉祥如意的大白菜、牡丹、菊花、鱼,蝙蝠等为素材,寓意生活的吉祥、喜庆。如何把这些素材合理地安排在作品中,这就是我们构思的过程,只有好的构思才能更加准确表达心意,让人们喜欢。
构思也需要与时俱进,比如我们根据时代要求构思的褐马鸡作品,比如我的女儿张姣丽,她给堆绫带入了现代气息,开创了日用品系列,开发了胸针、包饰、配饰等题材,这样的转变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了解到了这项技艺的美妙之处。”
她放下了纸笔,端详了一会画稿继续说:“构思,绘画这是堆绫的前两个步骤,也是打基础的部分,后面的步骤可以熟能生巧,但这两个步骤需要长期的经验和生活美学构成,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
画稿平铺到了工作台,解老师开始拿出硬纸板、剪刀、刻刀、海绵、面纱、颜料、绣花针、绣花线等工具与材料。
“选料、剪图、填充、粘贴、描画、包边、组合,钉缀,这些是堆绫的基本步骤。除此以外还要用到画、挑、烫、编、刻、剃、割、刮、折、缝等手法,我会边做边讲。有些手法在这个作品用不到,我简单介绍就好。”

选料与裁剪:布料选择的时候,要根据作品需要来选,堆绫是用软性的物体表现浮雕效果,所以选料要合适。裁剪要根据需要裁剪底衬、布料等,大小要精准。

填充:堆绫之所以有立体效果,是因为它下有底衬,中有填充物。填充要丰满,有形,产生 立体之美。
一件作品需要成千上百块大小不一的零部件构成,几乎每一件都需要填充。有些还需要营造特殊的效果,比如木雕、山石,在制作这些东西的时候就要提前把底部的填充料用雕刻刀刻画好,然后再附着上布料,最后才能呈现出堆绫的质感。

包边与缝制:填充完毕,需要用丝绸布料来包裹,形成一个半立体感的部件。包边也是再次塑形的过程,最后用针线钉缝,要求针脚隐而不露,纹饰完成后外观简洁利索。

描绘与刺绣:描绘需要色彩的巧妙搭配,营造出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虚实有序的画意意境。
刺绣多用于人物衣服上的图案、花卉、鸟兽的羽毛等,力求用刺绣的手法,把人物,羽毛的方向感、动态等形象逼真地体现。这时多会用到挑的手法。比如,羽毛的制作,要把布料的经线挑掉,留下纬线展现它这个羽毛漂浮感。

粘贴与组合:堆绫以小块的绫片作为主要操作材料,其追求的是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嵌物堆绫纹饰的固定形式以贴为主,且堆叠层次清楚,适合远观效果。

钉缀与装饰:堆绫的纹饰用多层次的绫片层叠钉缀,通过布与布之间的叠压关系,形成了一种秩序、和谐之美。
作品完成后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合理的装框,装裱等,一幅作品便完美呈现。

繁多的程序、精妙的手法,让我们的一天过的很快,一幅小巧精致的作品在很多人的协调下终于完成。解老师摘下了老花镜,我们也终于放下机器。

“一幅这么小的作品,这么多人还要耗时一天,那您展示的那些大作品完成需要多久?”
“堆绫就是细活,急不得,燥不得。一幅精品无论大小都需要尽心尽力完成。那幅褐马鸡,我们整个团队耗时一年多才完成。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文化的解读和印证,我们要传承不能有丝毫马虎。

堆绫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应用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并相互映射,同时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大众的审美情趣。我已经老了,如何留住民族文化的璀璨精华与宝贵技艺,做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我女儿这代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物 语 档 案

采集地点: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

采集时间:2020年5月

匠       人: 解爱英,张姣丽。

现        状:经营稳定。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欣赏 | 传统工艺美术 璀璨华夏文明——织锦、刺绣、缂丝

    中国是丝绸大国,丝织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我国最早发明养蚕缫丝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在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绢的残片,距今约5000多年:在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 ...

  • 清中期琴棋书画银簪

    "簪",自古有之,秦汉之前多称为"笄",为束发所用.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最早的笄是新石器时代的骨笄.笄在最初是实用器,男女皆有,盘住长发起固定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 ...

  • 《行摄生活》-75【米堆村】

    米 堆 几度烟雨浓,几度梦魂牵. 离开川藏公路,车子在崎岖的山路前行.小路大多穿越在茂密的森林,爬上山脊,视野开阔处,有冰川.峡谷.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白色.绿色.黄色.蓝色交相呼应,勾画出一幅绚丽的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