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
诗词格律与写作
作者:王步高 著
诗词格律与写作
作者:贺严,解文超 编著
一、情者,七情也,吸阴气而有欲者也,有从心之效,乃人之于万物而生之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乃人之天性,自然流之,皆是良知,不分善恶。
二、诗情,乃诗者内心之欲与万物共生之感受。情为人所有,无情不为人,情乃诗之根,有情则诗活,无情则无味,无味则诗死。情真则意实,情善则意高,情美则意远。故诗情唯“真”、“善”、“美”也。
三、诗道之所在,必着于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情真也,有实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情善也,有高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情美也,有远感。
四、“真”、“善”、“美”必着于情方可有色彩,有色彩方可有兴趣,然兴趣之表现乃为人欲也。欲之表谓之情,欲之深谓之志。故而诗情之表现有二:一曰抒情,二曰言志。
五、抒情,乃诗者借外来之景,通过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表内心之情绪;言志,乃诗者借象征之物,通过物象表明心迹,亦或人生态度。此二者之别在于借与表之中,所借景为自然之景,所借物为象征之物,此为二者之一别也;所表情绪为人之七情,所表志为人之欲,此为二者之又一别也。二者皆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完美结合,生出意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六、抒情、言志,全在诗者之道中。“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抒情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言志也。
七、抒情,重在性格,乃意识审美之改造,属内心之物,为人与社会之辩证统一,亦是自由释放与审美创造之统一。有表意与表理之别,表意重在释情感,表理重在阐道理,故一宏美,一高远也。
八、“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表意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表理也。
九、表意有现实性与理想性之别,现实性重在生活情趣,生动自然,不加雕饰;理想性重在人世情感,以感性为主,凭感觉而生。
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现实性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理想性也。
十一、表理,即借事说理,有直接性与间接性之别。直接性,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表情意;间接性,曲意而来,道于逻辑,理寓事中。
十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直接性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间接性也。
十三、言志,重在精神,人皆有志,志分品格,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视之,此真乃志之神理也。志,人生之方向也,有大气、振奋、鼓舞之力。
十四、观文章之志,可窥人之心境,窥人之心境,可阔自身之眼界。眼界宽,则阅历广;阅历广,则心境大;心境大,则品格高。品格最受环境、阅历、天性等限之,夫言志当以自身为立,处环境而发心声,不宜以区区而废也,方得始终。
十五、志以境状分,境状分品格。故有相思、忧怨、悲壮、欢愉、优美等境状,亦有高远、淡泊、兴趣、性情等品格。志入境则出品格,品格之中可论境状之大小、高低、深浅、有无、虚实等,凡所论句,皆是兴趣也。
十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悲壮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忧怨也;“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优美也。
十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忠贞高洁,此乃屈原之志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卓然独立,兼济天下,俯视一切,此乃杜甫之志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此乃范仲淹之志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此乃鲁迅之志也;前者皆为高远之志。
十八、“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我行我素,全无顾忌,此乃苏曼殊之志也;“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不为浮名,只为风月,此乃柳永之志也;二者皆为性情之志。
十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恬适闲淡,热爱自然,此乃陶渊明之志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空灵之境,悠然自得,此乃王维之志也;二者皆为淡泊之志。
廿十、情与性合,则见性情,屈原、曹植、李白是一类;温庭筠、柳永、纳兰性德是一类;苏轼、辛弃疾、陆游是一类;李煜、李清照、晏几道是一类;情与意合,则见情意,可谓是诗情画意,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是一类;鲍照、谢眺、谢灵运是一类;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是一类;秦观、姜夔、蒋捷是一类。
廿一、屈原之情在苍生之中,故而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句。
廿二、秦观之情在风月之中,人虽未在风月之场,却尽得风月之韵,可与风月之子柳永相媲美也,二者可谓是风月词之主。姜夔之词稍逊也,其文章在淡泊与风月之间游离,本是性情中人,终被入仕之思维误也。
廿三、李煜之情在忧愁之中,故而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
廿四、李清照之情在闺阁之中,故而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句。
廿五、温庭筠之情在相思之中,故而有“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之句。
廿六、李商隐之情在爱情之中,故而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句。
廿七、晏几道之情在暗恋之中,故而有“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之句。
廿八、曹操之情在天下之中,故而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
廿九、白居易之情在岁月之中,故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句。
三十、杜牧之情在历史之中,故而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句。
三一、杜甫之情在人生之中,故而有“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之句。
三二、苏轼之情在神游之中,故而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句。
三三、李白之情在太虚之中,故而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之句。
三四、写诗贵以入情,最忌无病呻吟。呻吟之文,虽有情在,然着实是伤害也。文章离诗本意,则不能以诗论。当今诗者百万,乱体之文群生,例如梨花等体,实乃荼毒也。
三五、诗单以情言,不必争高低。“池塘生春草”无不若“人生若只如初见”,“燕山月似钩”无不若“天下谁人不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无不若“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耶!
三六、诗道之情,贵在用情,用情则诗文必然真善美。《诗蒹葭》篇,最得国人之风情也。
作者:瑞雅婴童创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