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1.本文承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解读以下五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五句的特点是:阴阳对应成句,阐明“乾易坤简”的人文观念。难点是:“乾易坤简”究当何解?是容易、简便之说吗?
2.试仍以阴阴对应成句为特点,在不变原意前提下,将这五句重新组合成:“乾以易知,易则易知,易知则有亲,有亲则可久,可久则贤人之德;坤以简能,简则易从,易从则有功,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其关键词组是:乾一易知亲久一德;坤一简(易)从功大一业。是否可这样理解:作者讲乾易,是在阐明其易知亲久,当为贤人之德;作者说坤简,是在阐明其简(易)从功大,当是贤人之业。“乾易坤简”是成就贤人德业之必需!
3.这样的理解,是否符合作者本义?我们需从《系辞传》其他章节相似的表述中来体察。《系辞上传》第五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系辞下传》第十二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作者在《系辞上传》第—章提出“乾易坤简”,在《系辞下传》最后—章,以“乾易坤简”结束。我们初读者虽不能察尽其意,但总该感觉到:作者是在以阴阳变化之理,籍《易经》主干乾坤两卦之性能,来阐明“乾易坤简”,是成就贤人德业、乃至人文社会得以生生不息的至善之理吧!
4.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再来比较古今译文,就好作出自已的理解了。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至健则所行无难,故易”;“夫坤,天下之至顺也”,“至顺则所行不烦,故简”。我们用现代语言,作如下表述:君子若能以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律已处事,则容易为他人所理解,并进而被亲近,从而建立起相至间比较持久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位贤德者;君子若以地势坤,厚德载物的精神去接人待物,则容易得到众人的归从,并进而实现有效协作,从而齐心对外拓创个人难以完成的大业,成为一位创大业者。这是否才是“乾易坤简”本义呵!
5.写至此,始知“易”源于天之固有的自强不息精神;“简”源于地之本有的厚德载物精神。若违背了这样的天地精神,侈谈“简单”和“容易”,那“简易”,就成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不劳而获、不择手段、巧取豪夺的代名词了!在部分人群中,君不见:社会心态越趋复杂,社会进步日显艰难!人类社会当与天地精神共生,人类社会方有可能生生不息!具体到任何组织和个人亦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