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existentialist aesthetics),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以个人存在为基点结合哲学与美学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二十世纪资产阶级非理性主义美学的一个流派。

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意识危机的结果。在30至40年代彻底形成, 50年代获得最广泛的流行,当时它的问题范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政治方面的因素在其中更为加强。当70年代以后,其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是资产阶级社会精神文化危机的一个典型现象。其主要代表是德国的海德格尔、法国的萨特、梅洛·庞蒂。他们的主要美学著作分别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诗歌、语言、思想》、《什么是文学》和《想像的心理学》、《眼和心》。 存在主义美学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民族变体差异及其宗教的和无神论的不同信仰,是一个内部五花八门的构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非理性主义和胡塞尔现象学。

存在主义哲学宣称,一切存在的出发点是个人存在,人通过自由选择造就自己的本质,所以“存在先于本质” ;人只有在畏惧、焦虑、死亡状态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存在。要摆脱这种生存的困境,就得不畏惧死亡以赋予存在以至上目标,要不就借助宗教和上帝的力量来抗拒畏惧。其本身就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再用它来阐释艺术诸多问题,它们共同组成了存在主义美学理论。

存在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一个以实现人的自由为主的实践领域,人的自由在这里被等同于意识的自由。由此产生了乌托邦式的论断:艺术的发展就是发展人的自由感、克服压在人头上的各种现实力量的途径。这些论点由存在主义的不同代表人物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发展(可以看出两个极端:雅斯贝斯和马尔谢对这些论点作了神秘的解释,萨特则作出了社会政治性的解释)。一个极端认为,艺术是通过“联想交流”(雅斯贝斯)参与自由,或者是通过对超自然的事物、对上帝的感觉。另一个极端认为,艺术是培养人对自由的需要(首先是对政治自由的需要)的一种方式。这后一种解释就构成了萨特的“介入文学”的理论,这是美学乌托邦主义和按照个人无政府主义精神把美学“政治化”的一个例子。

存在主义美学注目于想象问题,对想象作了同样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与存在主义美学相呼应的是一些追求强化艺术感知的理性方面的先锋派的宗旨(例如立体主义)。由于同样的原因,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 (例如萨特)反对超现实主义(后者否定意识在艺术感知行为中的自由)。

在方法论上,存在主义美学以现象学的如下前提为出发点:意识作为一种主动因素同它周围具有消极性和“粘性”的物质文化与自然界有着深刻的差异及特殊的联系。因此,同作为手段的实用态度相对立的对世界的态度,是一个“意识自由”的领域。现实在审美态度中遭到“否定”,不断被“克服”并从而肯定着意识的主观性。

在宗旨上,存在主义在30至40年代曾与资产阶级美学的心理主义流派和形式主义流派相对抗,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积极自觉因素的审美主体上。这一宗旨也决定了六十年代它同结构主义进行论战的本质。在存在主义内部,有过一种将审美感知本体化的倾向,认为审美感知就是人影响自然的行为(马尔谢、梅洛一庞蒂、加缪)。这一倾向被六十至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知识界反技术情绪的增长所加剧,为当代现象学美学所发展。

代表人物

海德格尔(Heidegger, 1889-1976)认为,世界只是虚无,人才是真正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其他一切存在的依据。艺术作品的本源是艺术家,艺术家的本源也就是艺术作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依赖先于它们的第三者:艺术。艺术的本质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人作品”。至于美,海德格尔认为:“在美的艺术中,艺术本身无所谓美,它得到此名是因为它生产。”

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美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由”。他把艺术定义为“由一个自由来重新把握世界”,主张作家积极介入生活,承担责任,作家写作的惟一题材就是自由,他的创作是“一种对人们自由寄予信任的行为”,并且作家仅仅以笔保护自由是永远不够的,在必要时-必须拿起武器”。“美是只适用于想像的事物的一种价值”。艺术和美作为一种“非现实”或“非实在”的想像客体或价值,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

梅洛·庞蒂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以为本质不是我们的存在,本质只是我们的体验而已。他以存在主义观点分析画家的视看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通过评论塞尚等人的绘画,探讨了绘画的哲学意义、美学意义,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存在主义美学贯穿着对人道主义的关注,对当代西方文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文艺的新形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