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百问】质量控制100问「第十六弹」影响加捻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般有下面这些因素:
1、罗拉溜滑率(造成实际捻度较计算捻度加大)。
2、纱线捻缩率(造成实际捻度较计算捻度加大)。
3、纱线伸长率(造成实际捻度较计算捻度减小)。
4、卷绕系统与纱线的摩擦系数(造成实际捻度比计算捻度减小,减小幅度随系数的降低而增大(不考虑摩擦系数对伸长率影响的前提下))。
5、纤维性能对试验过程的影响。
6、温湿度(影响纤维性能及摩擦系数)。
7、纤维性能,如长度、细度等。
8、锭子运转灵活度,锭子转动不灵活会影响加捻效率。
9、锭带类型。棉锭带、橡胶锭带等对锭子的传动效率不同。
10、锭带长度、张力。锭带长度长、张力小传动效率低,加捻效率也低。
答:纱线直径d(mm)=0.037×√号数,这是个常用的经验公式,是正确的。它是将纱线设想为理想的圆柱体,根据公式重量=截面积×高×密度=π×d的平方×高×密度得出来的。由于纱线的密度(卷绕密度而非线密度)是随着组成纱线的纤维材料、性质以及纱线的捻系数而不同。
几种纱线的密度(克/立方厘米):棉纱0.78-0.90;涤/棉(65/35)0.80-0.95;棉/维(50/50)0.74-0.76;精梳毛纱0.75-0.81;粗梳毛纱0.65-0.72;绢纺纱0.73-0.78。
答: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好。断裂伸长是好多生产商和采购商、使用者都不十分重视的一个指标。实际上,对于织造断头来说,尤其是60以上的纱支,用100%长绒棉加工,其平均强力、最低强力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有时会有反映说整经断头高等问题,那就可能是断裂伸长不够。
解决和改善这个指标,要从系统的思维入手,注意精梳后并合道数和棉条根数的设计,目的是控制纤维相互间的位移;其次是细纱工序注意控制锭速和钢丝圈重量,目的是减小纺纱张力;络筒工序注意控制络纱线速度、减小张力、自动络筒不要忘记调整启动加速度设置数据等;同时,保持和提高络筒工序环境湿度和筒纱回潮也有益处。
答:造成棉结忽高忽低的原因主要有:
1、棉卷或棉条中的棉结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随机分布必然造成各个部位的棉结数量的差异;
2、设备的开松、梳理机件的状态差异。清棉机的开松打手、梳棉机的梳理针布,其不同部位的打手、针布状态也不尽相同,造成开松、梳理上的差异;
3、棉块的大小、含杂的高低也影响开松和梳理效果,造成棉结分布的不均匀;
4、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原棉的回潮率的大小也有差异,造成开松、梳理程度的差异,进而影响棉结的不均匀;
5、回转机件动平衡、隔距、气流等的差异,也影响棉结的分布。
答:美棉一般长度较短,长度整齐度较低,含杂率较高、马克隆值跨度范围大,短绒含量偏高,16mm及以下短绒一般都高于12%,因此精并粗工序牵伸控制较为困难,有时美棉还含有糖分,容易污染纺纱通道,造成粘缠、钩挂等疵点。
如果生产工艺没有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必然会造成半成品条干恶化。因此,使用美棉要对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如适当缩小罗拉隔距、清梳工序采取多落多排杂质的工艺配置,精梳适当加大落棉率,适当加大须条通道的清洁力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