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

再看下去今天就要“开天窗”了!

我百般不舍地关上“微信读书”App界面,看了一眼页码——读完了1263页,还剩119页。

书里面的大局未定,正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心里的大局却已经定了——发了今日作文再去读完吧。

总是这样,马伯庸的书总是这样: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简直是标配。

《长安十二时辰》是这样。《古董局中局》是这样。《风起陇西》与《三国机密》也是这样。

我的习惯也还是没有改:喜欢一位作家,就将其全部作品地毯式扫荡一遍……

多谢推荐给我看《长安》与《风起》的女孩子,多谢把《古董》推荐给我的妹夫。在他们的推荐之后我找到了其他的书。

在这本《两京》即将完结之际,在“微信读书”App上,我把他的另一本《龙与地下铁》加入了书架。

阅读的过程是一条有始无终的大河。我记得来处,不知去向。“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何等惬意啊!

在《两京》里沿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脑洞开得极大,叙事节奏极快。在他的每一本书里,人物被任务明确且迫切地驱动着,形象渐渐由模糊而清晰。

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中,有机缘巧合之下别人的点醒,更有一路行来点滴所知所觉所见所闻汇成的世事洞察和自行领悟。

和宏大紧迫的任务相比,人物往往是渺小而懵懂的。但是,光辉与明亮恰巧在于这里。

和所谓“大业”相比,个人的悲欢离合实在是拿不上台面的际遇。然而,正是幽微过往决定着大局未来的走向,野心勃勃的帝国版块常常溃毁于最不起眼的一枚拼图。

造化弄人。

越读越感觉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板上钉钉十拿十稳的事情,疯狂变幻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可是与此同时,越读越明了:无论变化是何等匪夷所思,那当中一定有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在死守——比如人性与天理。

最简单质朴,却是谁也绕不过去,更无法逃脱。

比如白莲教的声势与手段让人闻之咋舌,然而令万众仰慕敬拜的“佛母”,竟然是一介村妇。

可是它的核心主张是“活下去”,这恰恰是万千草民的灵魂诉求。

比如汉王的谋逆几乎策反了所有朝中重臣,看起来黑云压城,遮天蔽日。

然而谋逆者和观望者的核心是“利益”,乌合之众结党,岂能“密”又岂能“久”?

天下至纯是人心。

因为至纯,所以至善、至坚。莫不可当。

明明知道“将世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更深刻。还是难以抗拒“好人赢了”的那种单纯的欢喜。

因为这种欢喜让人心里生发勇气与力量,像雨后不遗余力照耀的太阳,天上地下亮堂堂。

所以看书多了人不免有点迂,莫名相信坏人有苦衷,相信事情迟早会变好,相信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宵小跳梁是偶然……

这是多么好的相信。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