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篆到楚玺的文字结构

从古文字研究的角度来说,楚玺文字也是楚文字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文字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如简化、繁化、异化、分化、类化等在印章上也有反映。在楚系简帛书没有大量出土发现和研究出版前,楚玺研究的文字参照物不多,主要是依赖楚系铭文。从楚系铭文到楚玺印文虽然同样都是使用青铜为器,但楚玺印文相对字少文短,超过7字的楚玺至今罕见。由于缺少连贯性,每一方印章都可能成为孤例,一旦文字结构发生变化,再加上漫泐,往往如骤见异人,一时难辨其由。楚系简帛书的长篇大论,一定程度上的文通字顺,可供同文互校的余地和空间无疑扩大了很多,给楚玺印文的释读和结构验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结合楚玺印例试作文字结构分析:

   “

(造)府之玺”(图1)(《古玺汇编》0131)界格右上字原缺释。楚文字“造”字结构有多种,一种如包山楚简,字作“

”,结构和现在通行字类似;另一种异构如楚金文“

”、“

”,字作“

”,结构和玺文接近,为“制造”之“造”专字;新出如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作“

”,和金文结构相同。但如玺文“告”部中间横线右端向下作竖线状,为玺文仅见,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内容。一则有作者更多的章法审美考虑。如果没有在这个左右结构的“

”字中间增加内容,势必会造成字的中心部位的空洞,结构就不那么紧密了。为了呼应这个向下垂笔,左下“玺”字右边“

”的左右两条竖线也作“八”字形向下延伸,右上和左下的结构相似性带来了章法的紧密意象,虽有界格的分割,但割而不隔,这也是楚玺界格印式的一大章法特点。再一则,则是楚篆的书写性在印章中的反映。我们在楚系简帛中发现了它“左亲右邻”。“俈”字,包山楚简写作“

”,右上结构基本一致。“告”字,新蔡葛陵楚简写作“

”、“

”,中间横线右端折笔向下作竖线的动机非常明显,是玺文如此结构的最好注脚。楚篆的流丽跳跃在印面上转化为篆法的稳健厚重。

“告(造)府信玺”(图2)为澳门萧春源珍秦斋藏品。“告”字上部向左折笔强硬梗直,其结构只在郭店楚简中仿佛见到变化原型,写作“

”。此玺篆法结构直线与弧线对比强烈,将单个楚篆的弹性结构空间匀整化、严肃化,不屑于整体章法的穿插挪让、顾盼照应,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对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作了硬性均等分割,呆板的疏密造成了空白处缺少必要的血肉联系。这在已知的楚玺章法中属于性格特立者。结构最突兀者莫如“府”字下面的“贝”部的撇和捺,它在上部形成“冂”形。这样硬折的平顶交叉,只在楚金文王命龙节的“赁”(

),和郾客铜量的“賹”(

)中能见其仿佛。 

楚系文字承袭两周金文,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极富地域特色的偏旁部首和独立文字。“金、马、中、都、陈”等字都贴上了风格鲜明的楚系标签。在楚系文字识别中,需要注意二种极端倾向,一是唯特色是从。如“金”字或部首,没有写做特色字“

”、“

”时,就简单断定为伪器。要知道,文字结构发生变化也是有个过程的。早期的文字可能继承性要大些,结构的变化概率要小些;地域城池的多次易手,新字和旧字的反复交替使用也是原因,后来发展成为特色字,被国内、国外都接受了,就普及推广开了。因为有楚系的“金”字结构和其他诸候国没有区别的文字状况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先同后异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发展情况;另一个是不唯特色是从。如“陈”字,楚系文字一直是这种从阜从重结构的“隀”、“

”、“

”字,是作为国别“陈”和姓“陈”的专用字。形态虽有很多变化,但结构前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所以,结构的变与不变应当放到具体的文字环境中去辨别,文字特色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发挥出来。

“府”字在简帛文字中写作“

”(

)、“

”(

)等,不避尖锋,弹性十足,笔意浓重;金文或铸或錾作“

”、“

”、“

”,虽然结构没有大变,但青铜铸造、錾刻工艺使笔画劲健凝练了很多。楚玺“府”字数见。《古玺汇编》收录9方包含有“府”字的楚玺。如图1、图3~图10所示。

从这9方谱录有序的“府”字楚玺中,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结构是多变的,虽然只有4个简单的可拆构件,但几乎没有一印的“府”字是相同的。能够做到字不同形已相当不易,但至关重要的是它每一种结构变化又无不是和全印的风格相契合协调的。我们不得不发出惊叹,折服于楚国工匠的高超驾驭文字结构变化的全局统摄能力。字随印变,入印而安,无印不妥。每一个构件都像鲜活的种子,充满生机,莫名其妙地就将我们引进幻化的结构空间。

《古玺汇编》0127还收录了一方罗福颐释为“大

”(图11)的楚玺。李家浩认为此字非“

”字,而是“

”字或“貤”字的异体字。“大

”为楚国主管散发布匹与三军的职官。字或虽异,但结构的相似性,仍然使我们感受到疏密悬殊对比下的原始张力。

新见出版物含有“府”字的楚玺,除了图2“告(造)府信玺”外,还有吴砚君编着的《盛世玺印录》收录的“考府”(图12)、“南□府玺”(图13)。“考”字郭店楚简作“

”、上博楚简作“

”,玺文上部结构和楚金文类似。第二条向上的弧线的左边部分有和右下弧线相连的嫌疑,包括“府”字的宝盖头右边的波折痕迹,似两笔完成的线条,可能是玺文剔锈不慎所致。原印所抑胶泥清楚,结构并无大碍。

 图13右上字原书有释,作“旗(右下‘其’换作‘羊’)”字,字书未收此字。笔者认为,恐非是从“

”的字。楚简“南”字因写手不同,有繁有简,呈现多种结构形态。如包山楚简写作“

”、“

”,上博楚简写作“

”、“

”,郭店楚简写作“

”、“

”,新蔡葛陵楚简写作“

”,江陵九店五十六号墓出土的楚简写作“

”、“

”、“

”诸形。其中例举的江陵九店楚简最后一个简字和玺文形神绝似,玺文当释“南”字为是。“南”下字原书不释,从印面看(图14),应该是下部从“壬”的字。从“壬”,或者从“王”,或者从“土”,都是有相通的例子的。至于是不是上虍下壬的字,不敢遽断。印面有可能因剔底不慎造成文字笔画缺失的状况。此玺应该是古湖北江陵地区所专有。

“行府”(图15)、“五师府”(图16)为许雄志鉴印山房所藏。“行”字可能从“行府之玺”一路省减而来,其形借用得巧妙而无痕。通行或者约定俗成的内容是其大胆省略借用其形的底气。“帀”字当为“师”的通借字。包山楚简“帀”写作“

”、“

”,和玺文相似。只是简文第二笔的撇和第三笔的捺是呈左压右的交接状的,在玺文中则变成了一个横折笔了,可能是为了配合全印线条的精练含蓄。

  新见“府”字楚玺和谱录诸玺一样,不断给我们发现和惊喜。上面的“宀”或“广”(古文字常混用不分)和“亻”、“寸”部、下面的“贝”部闪腾挪跃,穿插顾盼,长短粗细,正斜不拘,随形造势,随印而安,其古朴自然的结构韵味和楚系金文、简帛文字大有不同。楚系金文强调它的庙堂气象和装饰意味;简帛文字个性化的书写往往又受制于简帛品类形状。竹简的纵向有余、横向不足,造成了许多文字结构发生了变化,有上下伸展争取空间的,字体变得修长;有左右竖线结构的文字,因人因地而异,采取变通方法减省,要么左右皆无,要么择写其一,或左或右。“南”字字例可作参证。

(转载自《书法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