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犹如在我们心中高擎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应城一中始终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情感港湾。感恩老师,感恩母校!82届应城一中校友、厦大教授黎四芳回忆母校录
黎四芳,湖北应城人,清华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教授 ,化学工程博士,美国化学工程期刊编委,山东化工期刊编委,当代化工研究期刊编委。
1982年黎四芳由应城一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2019年8月25日他在回忆母校应城一中和老师时,撰文写道: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之间从应城一中毕业已经37年了。回首在一中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仍旧历历在目。
39年前,14岁的我从双墩初中考入了应城一中,是当年双墩初中考入应城一中的3人之一。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忐忑不安,我跨入了一中的大门。我们80级一共四个班,我在三班。当时一中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食堂隔出一半就是我们整个班级的的宿舍,没有自来水,洗脸刷牙都不方便,也没有洗澡的设施,喝不上白开水,上个厕所也要走很远。
我的上铺是从长江埠考过来的,刚过了两周就坚持不下去,回长江埠了(当时我劝他坚持就是胜利,但没有劝住,至今还为他惋惜)。我家是兄弟姐妹7个,家境极度贫困。为了节省3毛钱的公交车费,我经常步行近30里路从家里到学校。当时食堂一份包菜是5分钱,这节省的3毛钱就够我几天的生活费了。其他季节还勉强可以过,感觉冬天特别难捱,穿的衣服不够,没有毛衣,只有一件秋衣和一件又旧又小的棉衣,还没有外套,根本抵抗不了寒冷,经常又冷又饿。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必须靠一溜烟小跑以抵御寒冷。唯一快乐的事情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
庆幸的是在应城一中遇到了一批认真负责、学识渊博和教学水平高的好老师。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谆谆教诲仍然言犹在耳。
应城一中名师胡庆贤
胡庆贤老师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也是我们高中一年级时候的班主任,印象中他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每天早上6点半就来到教室督促我们早自习,不辞辛劳。
应城一中名师潘良朗
潘良朗老师是我们高中二年级时候的班主任,他有宽厚长者风范,对学生关怀备至,使人如沐春风。老师们都非常敬业,一心教书育人,不仅教给我们各学科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例如潘老师就借当时流行的歌曲“小呀么小儿郎”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大帅哥化学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在上课之前利用课间操时间在黑板上板书,看到我们一些学生还呆在座位上,没去做课间操,老师就告诉我们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鼓励我们要活动活动身体,以便更有效率地学习。
应城一中名师潘 星
还有我们的上了年纪的体育老师潘星,手把手地教我们扔铅球、单杠等体育项目,耐心而周到,使瘦小体弱的我也终于也能够体育达标。对于毕业后的人生规划,陈志钧老师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和答疑。
应城一中名师陈志钧
当时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文理科分班时我选了理科。一、二、三班是理科班,四班是文科班,我仍在三班。其实我对文史也相当爱好。周末如果不回家的话,我通常会去县图书馆阅读报刊杂志和文史类书籍。我至今认为这是有益的,既丰富了知识面,又是对自己身心的一个调节。我始终认为,学理科也应兼顾一下文科方面的知识,学文科也不可偏废理科。高二时学校组织了作文竞赛,我的作文得了理科第一名,常桂荣同学的作文为文科第一名。学校将常桂荣同学的作文展示在宣传橱窗里,我看了之后,非常佩服,自叹弗如,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白了不可自满,必须不断地踏实学习。
两年的高中生涯,收获良多。在这里,我们的梦想之船得以扬帆起航。此后,我们多数人为了理想而离乡远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犹如在我们心中高擎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还是在遭遇挫折的迷茫中,应城一中始终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情感港湾。感恩老师,感恩母校!
应城一中1982届高二(3)班毕业照
(黎四芳2019年8月25日撰稿于厦门,应城一中提供)
黎四芳简历:
1980.9-1982.7,应城一中
1982.9-1987.7,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5年制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0.9-1993.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3.9-1995.8,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995.9-至今,厦门大学化工系副教授、教授;
2004.7-2004.9,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进修;
2008-2009,多次赴印度进行技术指导;
2010.8-2011.7,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