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晚年谈朝鲜战争:如果按照我的计划来打,美国早赢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 ,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 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 联合国 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的麦克阿瑟,朝鲜战争成为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下令美军支援南朝鲜的作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但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联合国军不断遭到失败,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由李奇微接任。

对于朝鲜战争的失败,麦克阿瑟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仍败耿耿于怀,如芒在背。他认为,朝鲜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华盛顿政客们的不配合,是他们制定的一系列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自己施展拳脚的空间,最终导致战争失败。如果朝鲜战争能够按照自己的三个计划来实施,美军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那么,在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制定的一系列计划是什么,为什么会遭到限制?如果华盛顿不干预,他的这些计划真的能带领美军走向胜利吗?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一个计划:增兵5个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杜鲁门立即要求麦克阿瑟保护韩国,不久又任命他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当时的麦克阿瑟已经七十高龄了,尽管他并不想打仗,但考虑到韩国没有美军驻守,若韩国有失,日本的北部和西部都将面临苏联的威胁,麦克阿瑟还是欣然领命了。

然而,当麦克阿瑟于6月27日飞抵汉城时,他却发现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韩国军队装备很差,仅有轻武器,兵力也只有10万人,而朝鲜军队装备要比韩国好得多,不仅有全套苏式装备,坦克、飞机、大炮等都一应俱全。相比之下,南北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韩国根本无力阻挡朝鲜的进攻,美军必须尽快出动大量兵力援助韩国才行。

当时,驻守日本的美军只有四个陆军师:第7师、24师、25师和第1骑兵师,每个师的兵力不足编制的三分之二,即使将这些兵力全部运到朝鲜半岛,也未必能正面击退朝鲜。另外,如果驻日美军倾巢出动,苏联趁机进攻占领日本,那美国将彻底失去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利益。所以,麦克阿瑟从韩国返回东京后,立即致电杜鲁门:增兵五个陆军师和若干坦克营到朝鲜。

按理说,五个师的兵力对于美国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杜鲁门却断然拒绝了麦克阿瑟的求援。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美国已经经历过几次大裁军,军队被裁减到只有一百多万,许多海军的舰艇也都被当废品处理掉了。这一百多万军队不仅要防守本土,还要兼顾欧洲等地,根本没有能力再调集5个师新锐力量到朝鲜。二战结束后,由于苏联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而东欧各国衰弱不堪,华盛顿一直就奉行「欧洲优先」政策,把主要的海外防御力量放在欧洲,以遏制苏联西进。

因此,杜鲁门拒绝了麦克阿瑟的增兵请求,理由是:美国的海外防御重心是欧洲,而且目前也没有多余的船只运兵。

麦克阿瑟没有得到增援,又害怕苏联入侵日本,只能以葫芦娃救爷爷的方式,慢慢地分批向朝鲜半岛调兵,减缓败退的速度。同时,允许日本增加自卫队的人数,以求在遭到入侵时,日本可以自保。

兵力不足使得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前期没能挡住朝鲜人民军的南进,若非仁川登陆逆转战局,美军可能在1950年夏天就撤出朝鲜半岛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军不打无兵之战。麦克阿瑟认为,美军在战争前期不敌朝鲜人民军的根本原因是华盛顿不肯增兵。危机关头,华盛顿拒绝增兵,严重贻误了战机,若非自己策划了仁川登陆,美军有可能在朝鲜战争早期就会重演「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二个计划:炸毁鸭绿江所有桥梁

1950 年 10 月 1 日,美国军队决定越过线入侵朝鲜。在机械化部队的加持之下,麦克阿瑟一路北上,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当美军抵达清川江一带时,却遭遇了志愿军的进攻。麦克阿瑟通过侦查情报了解到,中国军队可能已经大量进入朝鲜境内,开始介入朝鲜战争。他当即下令,派出十架B-29轰炸机炸毁鸭绿江上所有的桥梁,以阻止志愿军入朝干预。

然而,这道命令还未来得及实施,便遭到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的阻止。马歇尔告诉麦克阿瑟,延缓一切针对中国东北边界五英里范围内目标的轰炸。麦克阿瑟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沮丧, 甚至想到了辞职,他在回忆录中愤懑地写道:

「当前形势严峻,而我又被华府束缚住了手脚。我在绝望沮丧之中对我的参谋长说:一个军人被剥夺了使用军事力量的权力,难以保护麾下将士的性命和部队的安全,这在军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新入朝的志愿军第九兵团联合十三兵团,在朝鲜北部发动了第二次战役,麦克阿瑟猝不及防,西线兵力险些全军覆没。志愿军突然跳出来三十多万大军,让麦克阿瑟大惊失色,美「联军」在志愿军的凛冽攻势之下,连退数百里,勉强守住线。

对于这一次失败,麦克阿瑟认为,华盛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华盛顿允许自己炸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志愿军必定不能如此大规模地进入朝鲜,也不可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联军」也不会被大败。他在书中说道:

「从11月6日至26日,他们至少向朝鲜输送了20万新锐部队,禁止轰炸鸭绿江上的大桥可算是最莫名其妙、最不明智的命令。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战地指挥官收到过如此荒谬的命令。如果之前美国对中国发出警告,申明任何中国军队进入朝鲜,都是为对美国宣战,那么说不定我们在向鸭绿江推进时,朝鲜战争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在麦克阿瑟眼里,志愿军发动的第一、二次战役之所以能够获胜,主要原因是自己炸桥的计划未能实施。美军这次战败,华盛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这一计划可以顺利实施,朝鲜战争可能早就结束了。

第三个计划:扩大战争至中国

第二次战役之后,南北双方在线附近对峙,麦克阿瑟认为志愿军一时半会不敢越过线,于是便准备组织防御工事,同时设法在志愿军后方【元山】实施登陆,切断志愿军的补给和退路。彭德怀识破了他的阴谋,下令志愿军立即越过线,发动第三次战役。

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一度将战线推进上百公里,突破了线,还占领了汉城,麦克阿瑟可谓颜面尽失。随后,恼羞成怒的麦克阿瑟为了赢得战争,策划了一个更加疯狂地计划: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摧毁中国的军事工业能力,封锁中国沿海,同时扶植利用蒋介石,在中朝边境投放大量核废料,彻底阻断中国与朝鲜的联系。

麦克阿瑟的这个毫无理智的计划让杜鲁门又惊又气。杜鲁门认为,招惹中国是极不明智的举措,如果继续任由麦克阿瑟胡来,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届时,美国将不得不在远东和中国进行全面战争,深陷泥沼无法自拔。一旦此时苏联趁机进攻欧洲,那么只消一个月,欧洲就会尽数落入苏联手中。

权衡再三之后,特鲁门没有批准麦克阿瑟的扩大战争的请求。同时,为了避免麦克阿瑟将战争导向全面化,杜鲁门于1951年4月11日罢免了麦克阿瑟的职务。

战功赫赫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陆军五星上将,居然在战场上被原地解职,杜鲁门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愤怒,他们甚至要求杜鲁门立即下台。麦克阿瑟一直到老年,似乎都未原谅特鲁门,他在回忆中说:我所希望的是尽早结束战争,而不是扩大战争。这场战争并不是我挑起的,相反,我曾多次表明:如果谁赞成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那他的脑子一定有问题。

越过线入侵朝鲜,是华盛顿做出的决定,但当美军遭遇失败后,他们立即急于寻找一个替罪羊,而我则成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他们对我展开疯狂的攻击,指责说是因为我似乎忌惮地命令部队越过线 . . . . . . 这(舆论)实际上是由美国政府高层的某些别有用心的匿名人士精心策划的...... 我坚信,如果我能动用全部军事力量,如果华盛顿没有给我定下这么多条条框框,我不仅能解放整个朝鲜,还能沉重打击中国,摧毁其发动侵略战争的潜力,使其将来无法成为亚洲和平的潜在威胁。

麦克阿瑟认为,自己的第三个计划是为了通过打击中国,尽快地结束战争,而不是扩大战争。但是华盛顿听从了胆小怕事者的建议,让自己成为战败背锅的替罪羊,华盛顿把所有失败的根源都归咎于自己,以转移民众对朝鲜战争失败的矛盾。

1962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兴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感人的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和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听着远处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号声和那咚咚作响的军鼓声。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噼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