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拓荒】婺水西流,明月楼上吟乡愁!!!

        一江婺水往西流,明月楼上吟乡愁!
 
        东市街,西市街,南市街,府上街;
        酒坊巷,水门巷,螺丝巷,石榴巷;
        东关桥,西关桥,城南桥,通济桥;
        小码头,铁岭头,朱基头,姜山头;
        八咏滩,五百滩,下马滩;大溪汤;
        莲花井,四眼井,休文井,酒泉井;
        金钱寺,西华寺,天宁寺,塔下寺;
        义乌门,兰溪门,清波门,保宁门;
        明月楼,清风楼,八咏楼,清香楼;
        一览亭,五里亭,十里亭,祝丰亭……
        
        淅淅沥沥,一场秋雨,不觉下了一段时间。轻轻的风,送来了,期待已久的秋凉。路上的行人,皱眉已舒展,心情舒缓了不少。
        今天下午,又出太阳了,阳光下的温暖,照亮深秋的景色。适逢创文检查,三年的争创,下足了功夫。街面整洁了,行车规矩了;小区清爽了,垃圾分类了;管理现代了,机制长效了;城市文明了,底韵深厚了。一切的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变美,变善,变得耐看且长远。
        晚上,一轮弯月,挂在半空中。旁边的一颗星星,明亮,且眨着眼睛。秋高气爽,久违的景象。仿佛,月探金华城,星窥金华人。看看,彩虹桥的夜色;观观,万佛塔的夜景。顺便,走一走古子城,吟一声八咏,闻一巷酒坊,绝一尘清波,穿一扇保宁。顺便,再看一眼,上浮桥的旧址。
        八咏滩,沈约沉思,一吟后人了不起的篇章。婺州公园,驻足金华斗牛,神情游移,在波光鳞鳞的婺江面上。通济古桥边,上了小码头,赶集小贩,深沉的叫卖声,已然远去。四世一品,水门巷,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文革期间的民团民总,金华饭店,五层高楼上,寻觅时隐时现的冷枪声。
        中山路,直通火车老站。两侧商铺林立。最多的是旅馆,还有汽车南站,承载长途客运记忆。温州,台州,丽水,数地出远门,都在这里集散。火东一票难求,等久了,旅馆住缩率,超过百分之一百。餐饮生意,也是十分红火,晚上路边摊,人山人海,金华胴骨煲,也是名声远扬。
        上了新华街,再逛西市街。准确的说,应该是闹市中的夜市。当年,朝东的司令台,开公判大会的人民广场,也早就变了模样。醋坊岭,杨思岭;明月楼,清香楼;莲花井,四眼井。竹裕隆布行,九德堂药铺,人民理发馆。新新点心店,已是银泰新天地。
        兰溪门,当年熙熙攘攘。金华布厂前的马路菜场,200米路面,摆满各种菜摊。机关未南迁,上班高峰,堵得行人迟到。曾记得,过了八一路,西面就比较荒凉,豆芽山,西峰山庄。解放路东头,人民浴室,第一次买了双足球鞋,第一次进去洗澡,洗完新鞋被偷,只得穿双拖鞋回家,心里悻悻然。
        往北,一小山坡上,明月楼,在静静的沉思。向下看,城隍庙里,早已经没有了主人,晚上很冷清。向东望,中心医院灯火通明,焦虑的人们,行色匆匆。北坡下面,青少年影剧院,有年轻人喜欢看的电影。人民东路向西,到八一路止,一山坡堵住,过不去了。
        再后面,有个周日傍晚,晚饭前洗完澡,站在小区门口。一老头,一根棍子扛个布袋,问我汤溪往哪边走。天哪,要走多远?一摸口袋,刚换的裤子,兜里没装钱,赶快回家取出返回,老者已不见人影,心里茫然。其实,给了也没用,短途北站,最后班车早已开,那时更无出租车。
        黄包车,用脚踩来踩去,只在市区转悠。刚分配到金华工作时,中山路上,牛拉的双轮板车,现在已经成为古董。冬天下大雪,后街等低矮的瓦房,年年瓦背扫雪,年年有人掉下来,不死即伤,也是实属无奈。还有夏季的婺江,清沏见底,小孩子光脚丫,摸黄蚬去,可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夜已深,星星点点,月儿弯弯。老金华,巳变新婺城,还有金东也是城里人。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冷不丁继续做个新金华人!
                    俗夫 2020年9月24日随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