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文昌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西宁文昌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现存的西宁文昌桥破落不堪,让人看了不胜唏嘘:
现存的文昌桥
为展示西宁文化,山人在《西宁旧事》中曾多次使用下面这幅文昌桥照片,并标注为“西宁文昌桥”。
美丽的西宁文昌桥
对此,有读者提出:这座桥不是西宁文昌桥。理由是:
一、有徽式建筑元素,不是广府建筑。
二、覆盖桥梁的瓦顶不可能是重檐。
遗憾的是,这些读者均没有提出任何支持其论点的证据。
山人认为:以有徽式建筑元素否认此桥为西宁建筑,似乎有点迂腐。廊桥(西宁人称为阴桥)也不是广府桥梁建筑所固有,也是引进外地桥梁建筑的结果。至于说西宁文昌桥不可能是重檐更是武断至极,为什么西宁覆盖桥梁的瓦顶不能是重檐呢?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西宁文昌桥到底是什么样子。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卷之二·建置志·桥》:
文昌桥在县东门外,万历四年建造,十四年潦水冲卸,知县林致礼捐俸造复。十五年县□失火烧毁,今改迁于天妃庙前,委巡检李廷讷督工修整。
译文:
文昌桥在县城东门外,万历四年(1576)建造,万历十四年(1586)被洪水冲毁,知县林致礼捐献薪俸修复。万历十五年(1587)县□失火,烧毁了该桥。如今改建到天后庙前面,是委托都城巡检司巡检李廷讷督工改建的。
文昌桥在西宁县建县前一年修建。那时的文昌桥不是廊桥(阴桥)。康熙六年《西宁县志》中的《西宁县城之图》清楚显示,这时候的文昌桥也还不是廊桥(阴桥)。
康熙六年《西宁县志》地图,上面有文昌桥
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王钺才把文昌桥改建成为廊桥(阴桥)。康熙二十六年《西宁县志·卷之二·建置志·桥》:
文昌桥,东门外一里。万历四年建造。后潦水冲卸,知县林致礼修复。寻被火,改于天妃庙前。又圮,辛亥年,知县苏至卿捐俸一年,倡议砌石。康熙庚戌年,知县王钺查苏祠田租,改为阴桥。
译文:
文昌桥在东城门外1里的地方。万历四年(1576)建造。后来被洪水冲毁,知县林致礼修复。不久失火烧毁,改建到天妃庙的前面,又坍塌。万历辛亥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县苏至卿捐一年薪俸,砌起了石桥墩。康熙庚戌年(康熙九年、1670),知县王钺查清楚了苏祠的田租,将桥改为可以遮阳挡雨的阴桥。
王钺在他的《改修文昌桥记》也说:
因念前贤之砌石也不易,今为之修补,为之增高,为之架梁而施板焉,为之结槛而覆瓦焉。
译文:
因为考虑到前任用石头砌桥墩不容易,现在给它进行修补、加高、架设桥梁、铺上木板、建造栏杆、盖上瓦片。
萧士浚的《改修文昌桥记》也说:
琅邪王侯来令是邑,庶政既和,兼举形胜,乃广苏侯遗意,查租措助,改为阴桥。每石加砌二尺,搭木施板其上,广十尺,长百尺有奇,两翼构柱结楹,覆以椽瓦,饰以丹艧。
译文:
来自山东琅邪的王钺知县来治理西宁县,各种政务处理得恰到好处,又营造壮美的景观,发扬光大苏至卿知县的生前的心愿,查核田租,安排查勘,将没有瓦遮盖的桥改为有瓦遮盖的桥,每个桥墩通过加砌石头,增高二尺,在桥墩上搭架木条作桥梁,在桥梁上铺设木板。桥宽10尺,长100尺有多,两边飞檐由砖砌起的柱子支承,上面架椽子,盖瓦片,漆上红漆作装饰。
“饰以丹艧”四字告诉我们,当时的文昌桥已经比较注意其装饰性了。“两翼”是指飘起的飞檐。由此可知,这时候的文昌桥,绝对不是仅仅解决百姓过河的问题,而是十分注意美观了。
从上述文献资料,我们应该可以大概想象出当时文昌的样子了。康熙二十六年《西宁县志》地图也为我描绘出了文昌桥的样子:
康熙二十年《西宁县志》地图,图中有文昌桥
从图中的文昌桥看,确实不是重檐,但这不过是康熙二十六年前后的文昌桥。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五·建置志(下)·梁津》:
文昌桥。在东门外一里。明万历四年建。后潦水冲卸,知县林致礼修复。寻毁于火,改建天妃庙前。又圮,三十九年,知县苏至卿捐俸砌石。……国朝康熙九年,知县王钺清查苏祠田租,改为阴桥,上覆以亭。
译文:
文昌桥。在东门外一里。明万历四年(1576年)修建。后被洪水冲毁,知县林致礼修复。不久被火烧毁,改建到天后庙前。又倾倒,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苏至卿捐出薪俸,用石头砌桥墩。……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王钺清查苏祠田租,把桥改为阴桥,上面以亭子遮盖。
“上覆以亭”,即覆盖桥梁的是亭子。既然是亭子,就既有可能是单檐,也有可能是重檐。
究竟是单檐还是重檐,文献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我们可以从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七·营建志(三)·津梁》来判断一下:
二十二年,知县张溶重建。二十五年,又增修。(《张志》)嗣后,历由邑人捐募修建,工费甚巨。
译文:
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张溶重建。二十五年(1686),又加高桥梁修。(据康熙二十六年《西宁县志》)之后,多次由县里的人捐募资金修建,工程费用十分巨大。
文昌桥的桥墩是坚固的,如今还屹立不倒就是证明。如果“上覆以亭”的亭是单檐,就两页瓦片,不应“工费甚巨”。
何汪权、邱松年《粤西古镇——郁南县建城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政府再重修文昌桥,并聘请本县著名书法家王铁峰和县民团局师爷谢鹤洲分别书写“文昌桥”三字于两头桥楣,并各撰写一副对联于桥的两头。王铁峰的联云:
紫气翔来增秀色;青山常在育新风。
谢鹤洲撰写的对联为:
文昌维人杰;桥成有地灵。
山人在《西宁旧事》中多次使用的文昌桥,其实就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重修后的文昌桥。
解放后,文昌桥是进行过重修的,有照片为证:
解放后重修过的文昌桥,上面有五角星
文昌桥和旁边的导槽
解放后的这次重修,应该是因为引水渡槽破坏了文昌桥,按照“节约闹革命”的原则进行重修的。山人无心考证这是大跃进还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们绝对不能以解放后以“节约闹革命”的原则重修的文昌桥作为历史上文昌桥的原貌。更不能以有徽式建筑元素,覆盖桥梁的不可能是重檐,简单地否定山人《西宁旧事》多次使用的文昌桥照片不是西宁的文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