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石窟 | 晨光熹微飞仙阁
佛教自西土传来,其衍生的佛教美术伴随而来。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驼队、探险家、僧侣,不仅为我们带来商业的繁荣,文化的昌盛,更我们带来佛教艺术的辉煌。沿丝绸之路上星罗棋布的石窟寺、佛寺遗址便是例证。
佛教东传,并不仅仅只是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更应该是一张密密匝匝的路网。经成都至雅安,再翻越崇山峻岭的大雪山,经云南抵达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佛法东传,或许也影影绰绰,孔望山摩崖石刻上的佛教形象,恐怕能说明一二。
隋唐之始,佛、道教摩崖造像绵延及西南蜀地,广元千佛崖可为代表。公元845年武宗灭佛,佛教美术在中原日渐式微,却带来了偏居一隅蜀地佛教艺术的大兴,遍布巴蜀的诸多石窟寺便是例证,他们有巴中石窟、邛崃石窟、蒲江石窟、仁寿诸窟、丹棱诸窟、乐山诸窟、资中诸窟等等,可以说城城有窟,县县有窟,成为中国石窟寺艺术亘古未有的奇葩。晚唐以后,北方中原已经没有大规模的石窟造像出现,而蜀地造像绵延至五代,以至两宋出现了中国石窟的最后辉煌。大足安岳便是辉煌中的辉煌。
地处成都至雅安交通要道上的蒲江石窟,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五年前,我和小溪同游巴山蜀水。自雅安北上成都,误了最后一班前往邛崃的车,却阴差阳错的坐上了一辆空无一人的旅游大巴车,司机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地是蒲江。蒲江也很好,圆了我们先睹蒲江石窟的梦。
当晚,我们夜宿邛崃小小的客栈,吃了当地有名的牛肉火锅。翌日踏着清晨微微的光坐上小巴车前往蒲江石窟飞仙阁。
那天的晨光特别美好。使我不由自主的哼出了渊明先生的名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人生之幸福,在旅途,在放飞自己,遇见一缕又一缕光。
蒲江古属蜀国,建县大约在南北朝时期,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始称广定县。因沿河两岸盛产用于织席或制作灯芯的蒲草而名蒲江。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取“江以草为名,县以江为名”,改广定县为蒲江县,沿袭至今。
蒲江石窟分为龙拖湾和飞仙阁两部分。飞仙阁在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沿蒲江河和临溪河岸的岩壁之中,主要分布在飞仙阁和碧云峰。目前,存有历代石窟摩崖造像共计87龛,其中唐代68龛、五代1龛、宋代7龛、明代1龛、清代10龛。有佛、菩萨、天王、力士、金刚、夜叉、飞天等造像五百五十余躯。
飞仙阁之名由来已久。《蒲江县志》载,“汉莫将军,河南人,佚其名。文帝时,征云南旋师,驻节莫佛镇山下,见此山清水秀,遂于此隐居潜修,终至白日羽化飞升。”“后人想慕其德,结宇构楼以祀之,因有佛山台阁之名。”飞仙阁依山傍水而建,自唐至明代,先后称莫公堂、莫佛院、信相院、观音阁,清代称飞仙阁,亦名碧云峰。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十三云:“南十五里,莫佛镇。相传汉文帝时有莫将军征西南夷,归而学佛于此。其佛台前,石羊虎尚在,居民往往于其处得金银。”学术界公认为的看法是佛教于东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土,莫介将军不大可能在西汉文帝时接触佛教。因而此说是讹传。
飞仙阁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第9号龛的“西方三圣”。此龛造像造于武周时期。平顶正方形,窟高、宽、深皆为2.70米,共造像38尊。窟外两力士侧就有两尊胡人造像。一尊高1.25米,肩宽0.3米,其目深高鼻,络腮胡卷发,眼圆大而目光炯炯,穿西亚式短袍,右臂肩部衣服还有兽头装饰,右手好像还抓着一本书。另外一个胡人手托一长瓶作觐俸状,面带友善的微笑,赫然是典型的波斯人形象。
美国纽约大学安吉拉·F·霍伍德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来飞仙阁考察,在他所著《四川蒲江佛教塑像》中,把胡人塑像称作“西方来的波斯商人”,“聪明的蒲江雕刻技师在仿造外国人模式时,融入了本地人的审美情趣,不顾雕刻肖像规则,而做出像外国商人模样的天神。”
8号龛,是飞仙阁造像中最大的造像,龛内是一尊高达6米的弥勒佛坐式全身像。佛像左手抚膝,右手放在腿上,造像庄严,比例匀称。
石狮之上的玉皇观半山腰,是飞仙阁八景之一的漏米婆婆半身造像。婆婆无手,高绾发髻,但脸型依然具有菩萨逐渐中土民间化的特征,温存而悲悯。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成都市蒲江县卷》记载:漏米婆婆的丈夫叫陈斗户,人称漏米公公。他们家境不好,在米市上以打斗为生。后来漏米公公死了。她在出门割猪草的时候,家中失火,房舍全部化为灰烬,家中一贫如洗,她便只能外出要饭活命。
蒲江二郎庙有叫梁安泰的人,在一次重病中许了愿,如果自己的病能好,就要“买个妈”来尽孝,正好碰上要饭的漏米婆婆,就把她接回家,很是孝敬。漏米婆婆穷苦出身,很会过日子,梁安泰又会存钱,一家人日子越来越好。
不久,漏米婆婆又给梁安泰娶了亲,添了四个孙儿。不幸的是,有一次大孙儿病了,她到后山给孙子扯草药,天黑也没有回来。第二天一早,梁安泰上山去找,发现漏米婆婆已经死了。
梁安泰很伤心,就请了几个石匠,在玉皇观下的崖上造一尊漏米婆婆的石像来纪念她。
开头几天还好,过了一段时间石匠们就没吃的了。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正钻到石像的肚脐眼,没想到肚脐眼里漏出米来,每天有几个石匠,漏的米就刚好够几个人吃,一升不多,半升不少。漏米婆婆的石像造好这天,有个石匠起了贪心,想多漏点米出来卖去换大烟,就把肚脐眼凿大点。哪晓得,这一凿反而不漏米了。
这个雕像的隐喻十分深远。中国民间有关漏米的传说各地皆有,不但反映出饥馑年代人们的担忧,更蕴含了大地之母的哺育之情,这些雕塑暗示了民间纳宗教入世俗生活的倾向。
飞仙阁比较重要的一窟还有第60号龛,共有造像10尊,毗卢佛戴宝冠,身着偏衫,袒露右肩,右臂戴宝钏。左右为二弟子二菩萨,龛内外左右各有一位供养人。右边供养人为妇女,头绾双髻,身着小袖衫,长裙曳地,脚穿大头鞋。资料显示,窟有铭文曰:“永昌元年五月,为天皇(唐高宗)天后(武则天)敬造瑞像一龛。”由于余去时较为慌乱,没有看到铭文。
四川大学朱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此龛与洛阳龙门东山擂鼓三洞所谓“大日如来,以及与广元千佛崖自铭为“菩提瑞像”的第366号龛在发冠、手印、衣装、台座等元素都磕比附,因而对其题材内容和解释历来都有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炤认为蒲江邛崃等地的宝冠佛像应该是菩提瑞像。
如果铭文属实,则此龛是四川有铭文记载的,最早的菩提瑞像题材造像。
美国学者安吉娜·福可·霍华德在《蒲江飞仙阁造像》一文中指出:“蒲江的宝冠佛及其宝座源自波罗模式。印度造像到达四川,通过缅甸和云南……四川工匠用自己的理解来处理外国模式,以便适应本地的口味,四川艺术在接受外来影响方面,从未成为被动的镜子。”
蒲江曾是“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一——主簿山治所在地,得名于汉王兴。蒲江飞仙阁唐宋时期为白鹤观,明清时称观音阁。虽然飞仙阁造像以佛教为主,但其中尚存3龛道教造像,十分珍贵。
比较重要的是第44号十方救苦天尊龛。此龛唐代开凿,一铺十二尊组合,十方天尊即由东极青玄上帝化为太乙救苦天尊,又化号为十方灵宝救苦天尊,是道教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神。据道教《功课经》其化号曰:“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天尊化号,救度众生。故称,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该龛龛口呈长方形,内开凿十尊天尊立像,头饰高发髻,足着道屐,从左至右分别立于束腰仰莲、覆莲台上,龛左右各立一侍童像。龛左侧外开凿女供养人像,高发髻,上身着衣,下着长裙。龛正下方存造像题记一则,曰:“天尊一铺,天宝九载五道扈,灵□奉为临邛郡白□龙□□□主三洞□道士贾光宗造。”飞仙阁的道教造像宣示了信众们为长生、常乐而祈求改变命运的追求和愿望。
飞仙阁上的这缕晨光,是我访古路上遇见最美的光之一。
我可以跟在你身后
像影子追这光梦游
清晨随着太阳初升的那刻,我是一个逐光少年,跟随太阳的光芒走下去,让光芒四射照耀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