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能会消失,但社交会演进到下个出行时代
SmarterMonkey1小时前
第五代通信网络下的社交模式,在信息的空间架构上是立体的,超越点、且跨越面的。文/小石猴
互联网问世后的每一个阶段,从本地到移动,社交都是催化市场的重头戏。如今平均每天3.7小时的人均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关联了巨大的用户流量和商业价值。
相比前三代通信网络的运营商服务之争、第四代通信网络的社交APP之争,第五代通信网络的社交模式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也孕育着更多的商业场景。
当汽车座舱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活动的第四空间,车内社交又该如何发展?这将是通信技术和场景定义的双线索剧情。
1.通信嬗变之于社交
4G时代创造了移动互联网对服务行业的巨大影响,也激活了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爆发式增长的用户规模,错综复杂的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各类数字格式下的信息呈现和交互方式,为每个人打开了一片新的世界,也提供了更多服务和商业价值。
如今已经面临的,是这个通信网络时代正在步入尾声。随着关联技术和消费的发展,在这个过渡的时期,我们见证了智能网联汽车这样又一个高度集成的移动智能终端的诞生,也见证了微信、钉钉、抖音等流量宠儿在面对新环境下的商业转型和探索。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为下一代通信和社交时代积极备战。
以点、线、面的描述方式,打个比方:
前第三代通信网络阶段,当然主要是体现在前两代里,社交的模式是用线去串联众多独立的点,这个时期里由三大通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即时沟通的桥梁,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这些线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
第四代通信网络阶段,社交的模式是用面去融合不同的线,这些面有的存活下来了,也有沉没的,最终形成一个个平台。多样化需求的面下,便捷的提供跨越人际关系的社交服务,这些点之间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陌生的。
2.从APP之争,到4G时代末期的“内卷”?
前不久,美团外卖推出了社交应用“饭小圈”,初衷是希望大家通过外卖美食的交易过程进行信息分享、交流。像是一个更垂类的朋友圈,且是在互联网餐饮酒店服务垂类下的子场景。从网络评论反馈上看,更多的是不看好。
主流社交应用软件稳住阵脚后,也有很多垂类的应用不断推出,这个市场用红海形容,也不为过。每个垂类领域能活下来的,大多是在某些需求领域解决了其它应用未顾及的商业痛点,而且能让用户体会到新鲜感。
这一代社交之争体现在了智能手机的APP之争,抢夺用户流量的炮火和金钱频繁地轰炸在这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入到上图示例的这个格局。从社交人群关系的维度,大致可以分为熟人的社交、陌生人社交和圈层的社交。
以微信、钉钉、QQ为代表的即时社交、工作社交软件,大多服务于熟人之间,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活动界面。缘趣社交、婚恋社交的核心价值是让陌生人能够相遇和相识,解决物理位置和真实环境的壁垒,提供“短平快”的互动面。而内容社交、直播社交、游戏社交、运动社交等,构建的是圈层社交的面,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感兴趣的面自我安置。
兴趣是社交的主线,对方可能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从各个圈层会产生众多的KOL。这一切已经常态化、商业化。
这个局面中,有一些“探索者”,也有一些“越界者”。
随着太多短命的社交软件沉没,“探索者”也越来越少了。从移动互联网初期的飞信、米聊、易信、微信混战,到微信8周岁生日前冷不丁的迎来了聊天宝、多闪、马桶MT的集中式挑战。昙花一现,过往云烟。基于现有的社会环境和通信技术背景,找到全新的有效需求和商业痛点,已经不太现实了。
“越界者”一直都存在,即时社交软件也会去做直播,运动社交也会去尝试创造内容,缘趣社交需要融入游戏等圈层的玩法。特别是越接近末期,这种现象越发明显,可以称之为移动社交的“内卷”,也可以看做是转型的布朗运动。
3.一代代的演进和探索
回归需求和社交的本质,任何需求的实现和满足,来自于个体单元同社会环境或者其它个体的物质、精神交换,只要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就会产生社交。社交的载体、社交的方式、社交的内容,处于不断发展中。特别是在移动化的社交领域,核心主线便是通信能力和信息承载工具的发展,通信能力和载体的信息传输效率、信息面、信息量、信息处理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G时代所带来的并不只是通信能力的发展,催化物联网,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终端进入,价值才能最终体现。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和便携式设备、虚拟现实空间等等,让不同空间的融合具备了环境基础。
第五代通信网络的社交模式是什么?第五代通信的主题是万物互联,跳出用户需求的单一场景,跨越不同产业的服务平台,贯穿多样化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构建立体化的信息、物质和精神交换方式。在信息的空间架构上是立体的,超越点、且跨越面的,围绕个性化纵深的、场景结合的高质量有效社交。
在万物互联的众多节点里,汽车相比于雨后春笋般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拥有更复杂的场景和能力,智能手机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大智能移动单元,所以围绕这个智能体以及其在出行场景中的,成为互联网公司在下一阶段竞争的焦点。
4.第一次碰撞(真需求or伪需求)
汽车和社交本来属于平行世界两个工具,在汽车逐步联网化并接入大量的信息服务后,一度成为话题,在之前的某一段时间里“微信上车”的呼声很高。
融合将是个漫长的过程,结合前述第四代的特征来看,市场主流的社交应用软件都是基于智能手机为载体进行设计的。存在的方式是软件APP以及私有化的数据和服务后台,APP之间是相互高度割裂的,这是上一代竞争的产物。
从实现角度最快的方式,也是出于市场传播的需求,就是将手机上的产品先硬生生搬过去,因此很快就看到了微信车载版以及导航组队功能在车上出现。对初级阶段汽车和社交关系的探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可以汲取的经验。
按照智能手机社交软件平移上车的模式,以微信为例,需要关注几点:
功能性
车载微信主要的功能,实现好友通讯信息的播放和发送,向好友分享位置信息,上线手机微信架构下的多种小程序。从功能层面看,车载微信继承了其在智能手机上的即时通信部分,其使用场景、交互内容、社交对象同手机端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本质上,解决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能使用手机的痛点。
这里作为车企的产品经理,值得调研和思考的是,驾驶者在行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微信以及其它手机应用的需求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是极少一部分人的需求,亦或是极少情境下的需求,是否符合用户人群相对通用性的使用场景?假如不是的话,那么下一步是否有必要,去培养更多的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使用微信的习惯?结合这些问题有助于去设计和定义“汽车即时通信”的功能和服务。关于小程序这里不展开,它是对手机端商业模式的一类平移,会在其它章节讨论。
安全性
任何关系到汽车的功能和服务都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安全,任何违反安全标准的场景都是应当被慎重的。以微信车载版为例,在安全性的考虑上其实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的,以语音作为信息交互工具是微信车载版攻关的重点。
除了解决人机信息交互工具的问题,关系到安全性的还有驾驶员精力的分配,以及使用服务的边界和质量,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环。其实在手机支架时代,就已经可以通过手机的语音交互进行微信的使用,这个场景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所以当手机上的应用进入汽车服务框架,除了交互,还应该重构信息服务架构。
易用性
功能和服务的易用性,也关系到了出行场景的可靠和安全。社交服务闭环下各个节点的技术成熟度,以及对于行驶过程中信息交互逻辑和内容的设计,需要充分站在用户体验考虑。参考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圈层社交等维度,汽车场景下的社交对象是否是手机上的熟人,或是LBS服务点,或是一次偶然同行的车友,或是跟陌生的车辆打个招呼,等新场景,还有待结合出行方式的改变进行设计。面对第五代通信网络下的社交模式,随着场景的复杂化,对于社交服务易用性的考量也会越发凸显。如何让社交工具在汽车出行的场景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告别功能之间的壁垒,提供稳定的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线到面,从面到立体化的空间,是社交模式向场景化转变的过程。汽车作为生活中一个越发重要的移动信息工具和载体,是定义和设计下一代用户社交场景的的必经之路。围绕出行及其延展空间的各类场景,都可以形成垂类的社交空间,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圈层的用户。这些内容,我们在后续再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