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8 春暖花开话食疗

中医食疗学强调因时而宜,季节食疗是中医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春季气候特点

春季气候由寒变暖,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天人合一,春季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时令。

然而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身体健康的人能很快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一般无需调补。但是身体虚弱,或者以前就有旧疾的人很容易引发疾病,所以春季应当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2、春季不同阶段饮食原则

春季食疗养生应注意不同阶段的气候特点来注意饮食养生的一些方法。

早春时节,作为冬春交接之时,天气乍暖还寒,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

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早春时节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韭菜,芥菜等温热的食物,不仅能够消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防病的功效也非常卓著。这些食物都具有消散阴寒,助春阳升发的作用。

早春还可以吃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等营养丰富的食品,以满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

此时,宜少吃寒性食物,以免阻遏阳气发越。

仲春,即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可以参照早春时节的饮食进行调整,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如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等黄绿色蔬菜以应时令。也可以补充富含各种营养维生素的豆芽,萝卜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

仲春时节正值各种既具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叶菜繁茂荣盛的时候,比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野菜,也应不失时机的采食,减少肉类的食用。

晚春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除适当进食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可以饮用一些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绿茶,以防止体内积热。

晚春天气逐渐炎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火锅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痈肿疮疖等疾病。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最容易外感致病,中医学认为,春季的饮食调养应以轻清疏散之品为宜,而滋腻厚味之品则为所忌。所以,在春季,宜选用既富含营养又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可以起到养生防病的双重作用。

一般的人,特别是身体虚弱的人,更要注意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从常见平补的食材列表中可以看出,主要以甘平为主,不寒不热,不燥不腻,是性平和缓之品,适合普通人或慢性病患者长期选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长期食补,也不会出现补之不当的作用。

总之,春季万物复苏,草木萌生,各种草木的嫩芽,如香椿,枸杞,桑树,柳树,槐树等的嫩芽及鲜嫩的野菜,如荠菜,茼蒿,马兰头,鱼腥草,春笋等都适宜采摘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3、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盛容易影响到脾而引起脾胃病,所以春季常出现脾胃病症。如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

所以春季饮食按照中医食疗的原则,应该忌酸涩而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等甘温之品。《摄生消息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其次,民间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在春季复发,所以饮食防治上非常重要。

本节小结:食疗注意三春暖,平补减酸以养脾。升发当需养阳气,因时食宜须谨记。

食疗小贴士:桃花酒

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以酒渍桃花服之,好颜色,治面病,三日见效。”

桃花入心,肺,大肠。桃花可利水,活血,通便。治水肿,脚气,痰饮,积滞,二便不利,经闭。

桃花酒泡好后,每天早晚各饮用15-30ml,可使人面部红润,气色好,真正得“面如桃花”,还可以把桃花酒倒入掌心,双手来回摩擦,直至掌心发热,然后来回摩擦面部,可以去除黄褐斑,黑斑。

原料:茯苓,枸杞,桃花,白芷。

步骤:

1、浸泡。在清水中加入少许盐病浸泡桃花,30分钟。

2、阴干。将泡好的桃花捞出并铺开阴干一天。

3、准备酒基。准备好黄酒,高粱酒及米酒做酒基。

4、加入原料。将准备好的冰糖,桃花,枸杞等原料放入玻璃罐中。

5、加入酒基。根据所需口味加入对应酒基(黄酒/高粱酒/米酒)。

6、密封浸泡30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