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阵法到底有什么用3

战阵的规模有大有小,百人可以成阵,十万人也可成阵。比如宋太宗时期的平戎万全阵,参与人数达到十四万又九百三十人,规模极为庞大。但若更宽泛地讨论,那么军事部署中阵形的设置对于更大规模的集团战役也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战阵是一种战术上的部署,在职业军制尚未大规模确立之时,由于军队来自于不同的系统,于是军队内部的协调问题都需要统帅来解决。除了对各支安排不同的任务以外(各司其职),最常见的便是通过阵形、部署来对减少磨合的问题,这两者常常配合使用。

比如说在周代,兵制还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兵制,当诸侯要征调辖下的兵马时就需要采用战阵来对各部兵马的位置、职能进行安排,否则兵卒散乱无章,很难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在宋朝初年也同样有所体现:由于军队整合自地方藩镇,故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出现了指挥协调的困难。为了解决协调问题,宋太祖与宋太宗二人开始强调阵图在军事指挥系统中的重要性,各部人马按照阵图各司其职,而军队在大多数集团作战中也确实没有出现不同系统军队间的协调问题,这与唐末五代的情况可谓完全不同。

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照

即便如此,在具体的作战中,曾经出任后周高级指挥官的宋太祖与宋太宗,仍不可避免的秉承了野战倾向——即不使用阵法对敌,反而常常采取奇袭之类的措施,也因此吃过不少的苦头。宋太祖征伐北汉时数次失利,实际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宋太宗北伐的失败也与此息息相关。曾瑞龙先生曾对宋朝时期的军事灾难做过分析,他认为宋太宗时期的军事失败更多来源于军队的野战倾向(《经略幽燕》)。在宏观、战略层面,北宋初年的统治者尝试采用阵图的方式对来自不同系统的军队进行部署;但在中观、战役层面上,他们却忽略了战阵的作用,进而在面对同样具有野战倾向且机动性更强、更擅长野战的辽军部队进行作战时,不免因此陷入劣势之中。

宋太宗

总的来说,阵形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将阵形应用到了实际的战争之中。阵形有利于作战部队的战术展开与配合,可以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战术调整,甚至可以通过阵形安排来解决军队的协调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