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切挣扎,不过是想要逃离此刻

最近状态莫名地好,什么事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不过情绪这东西就是起起伏伏,下一个情绪低谷说不定在哪里等着,平常心对待就好。

上一次情绪低潮还是几个月前,那时偶然读到的一本书很有启发,帮我很快恢复了状态。书名叫《当下的力量》,名字很玄幻,被誉美国心灵第一读物。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奉如圭臬,有人读不下去,为何区别这么大?

因为抑郁的人才会思考人生,遭遇低谷才会读心灵箴言,每天开开心心谁有功夫研究它?但即使现在你正处于心情值巅峰,书中的观点也同样值得借鉴。因为很多时候,书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视角,多一种视角,面对生活,你就多一分坦然。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这话听起来真是无比绝望。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欲望满足就无聊。其余时间,人就在这两种状态中间摇摇摆摆,不是奔向痛苦,就是滑向无聊。

也许叔本华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就真的无法从这种困境中逃脱了吗?

其实,想要跳出这个情绪怪圈也简单,只要你能理解下面这句话——

你的一切不快挣扎,无非是想要逃离此刻。

“人们总是用一生等待开始新的生活”

我有记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开始到现在从未中断。我喜欢隔段时间就翻看过去的日记,越是童年时期的越喜欢看。尽管内容幼稚,却掩盖不住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欢快、喜不自禁,像有一群小鸟要飞出来。

可随着年龄增长,日记里的那个自己开始变得安静沉思,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别处,投向远方。

此刻的你,感到轻松自在吗?

如果现在不能,那么以后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现在的状态正是你几年前心心念念应当满意的未来。

What Do You Think/Feel

痛苦来自你引以为豪的大脑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同样的问题,如果问对方“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会得到模板化而“有深度”的回答;但如果你问的是“你的感受是什么?”,对方立刻会变得放松,给出一些意想不到答案。

似乎我们在思考的时候,都会瞬间变得很严肃。变得不太开心、不太可爱,也不太会倾听,小小的自我包裹得紧紧的,俨然一副防御的姿态。

80%的抑郁倾向和过度思考有关。而80%的时间你都在思考,即使你并没有留意。

事实上,你一直被你那颗引以为傲的大脑所控制,你那缜密的逻辑、深邃的思想,对你的快乐毫无帮助。思考本应是人类改善生活的方法,是手段,但如果它反客为主,摇身一变成了生活的主人,那它就会导致不幸。

一旦被思维掌控,你就进入了无聊的自动化状态,时而焦躁、时而抑郁。

挣扎,是因为你想逃离此刻

这里说的思考可不是什么宏大的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可能是你对往事痛彻心扉的悔恨,也可能是不经意间脑海里琢磨的念头,比如

“今天中午吃什么?”

你的大脑最喜欢两件事:回忆过去和计划未来。

书中反复提到的观点是:现在的一切挣扎无非是因为你体会不到现在的快乐,想要逃脱,想要等待。当你任由思维把你困在时间之内,你的思维变得强大,你的心却越来越小,无力容纳真实的充沛的情感。

不断回忆、谈论过去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你可以拥有过去,但不能活在过去,如果这一天你回顾了5个小时的往事生涯,那你就有半天时间活在了过去。

过于关注未来,则让你背负了太多不属于当下的东西。也许这有利于让你产生动力、达到目标,但大多数人,只顾一往情深地注视远方,现在则变成用来实现未来的手段。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下的生活成了一种忍耐和妥协,没有乐趣,只有不得不。

这就好比是打卡式旅游,你在大巴车上昏昏欲睡,每到一个景点才肯打起精神,而其实这个景点没逛完你就已经在盼着下一个了。

你把一个个孤立的景点当做期待的未来,大巴车只是通往快乐而必须忍耐的现在,却没想明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现在才是你100%的全部。

多年前,你渴望未来,多年后,你仍在等待。

接受,就是对当下说yes

村上春树:你需要做的就是拿好手里已经有的牌,接受现有的一切,就像对待天空和河流的态度。

只有接受现实,你才真正进入和生活的对话。

痛苦或无聊,既然一切的挣扎都来自对现在的抗拒,那只要放弃抵抗就好了。

过往或未来,都只需照亮你接下来的路,而不是频频回顾、拖住你的脚步,还要承受你全部的期盼。

你可以从过去总结经验、汲取力量,但不要在悔恨或惋惜上浪费时间;你可以展望未来、制定计划,但不要把幸福托付给摸不着的未来。该去感受的时候,就不要思考。要更爱你的感觉,而不是你的大脑。

除了极少数的必要的思考以外,解放你的人性,深深的扎进生活里面去。

仰望星空,但内心充盈

从思考中解放,并不是要你无欲无求。你仍旧有所追求,但你内心完满,不需要依赖未来的拯救。

你不会因为恐惧、愤怒、不满、嫉妒而去追求什么,也不会害怕失败。这样的你,一定是内心喜悦而轻松的。

未必最正确,但却最不辜负的活法就是:

拥有热切遥望的目光,也能包容自己每一个当下。

读完会不会有点沉重,如果不是对身心灵研究感兴趣,这本书可以不看,看这篇文章足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