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永不卷刃的瓦刀
黄堡文化研究 第79期
一把永不卷刃的瓦刀
和小军
颜存宁近照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村,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的故里。著名作家和谷在《故乡柿子》一文中描述的名扬四方的“吊柿”就出自孟家塬。过去,铜川的人们只要一提柿子,如今提起“姜女红”水蜜桃,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孟家塬。
2010年8月16日,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刘选民来到孟家塬村参观。在仔细看过孟家塬村移民搬迁工程之后,高兴地对身边的颜存宁说:“在我所见的民宅中,数你设计的最合理,各个环节、每个细节做得都很仔细。”
这时的颜存宁才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山里娃的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颜存宁,没有显赫的家世,祖辈都是庄稼人。当地人出门必须要翻过一道沟梁,普通人需要四十分钟,而他仅仅需要十五分钟。从小就聪明伶俐的他,希望将来能考上大学。他曾一度羡慕同学能顿顿吃上白面做的馒头,暗自发誓,将来也要顿顿吃上白面馒头。上高中时,父亲已经无力再负担他的学费,他被迫休学,到陕西省第二建筑公司第四项目部当了名合同工。半年后,他拿着辛苦积攒的血汗钱,又回到学校继续上学。1983年高考,他以18分之差名落孙山。面对现实,他只能放弃继续补习的机会,回乡当起了农民。多年以后,他说:“如果当时家境不那么贫寒,能有一次补习的机会,我肯定能考上大学。”
他一直记得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史忠善对他说的话:“人在社会上,不论从事任何行业,要爱一行,专一行,要有超前意识。书本就是最好的老师,要多读书,这样你将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
1994年,获得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专文凭。
2000年,获得了陕西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工程师资质。
2004年,他又获得了施工员、监理工程师的资质。
近年来,他频繁奔波于各地,参观学习各式各样的建筑。去阿房宫看秦汉建筑,到大唐芙蓉园看唐代建筑。他潜心研究建筑设计理论,独创了“双燕归脊”的造型,寓意着吉祥幸福,日子蒸蒸日上。这一造型被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自己吃过没上大学的亏,不能再让自己的弟弟也走同样的老路。在父亲年迈,无力负担的情况下,他毅然资助弟弟上完了大学。尽管在这期间,他也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但始终没有让弟弟中断过学业。他先后资助两名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的学生完成了学业。现在仍资助一名学生,继续着一个山里娃的梦想。
“我现在家里还放着好几箱子书呢,有时间去我家,我让你看。”颜存宁这样说。
打工者的艰辛
人首先要面对的是现实生活。
回乡务农的颜存宁,面对贫寒的家境。他决心改变这一切,让全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了有个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当泥瓦匠的舅舅,当起了学徒,从而开始了与建筑行业的不解之缘。
当学徒的三年里,为了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熟练掌握学到的手艺。他白天在工地跟着舅舅干活,晚上到村子里挨家挨户的给人免费干活。只要有人愿意让他干,他总是乐呵呵的。无论天阴下雨,600多个夜晚他从未间断过。400户居民见证了一个学徒娃的艰辛。
1986年,他正式出师。可谁会放心让一个刚出师的年轻人给自己盖房子呢?答案是,很少。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种过菜,当过瓜农,种植过经济林。种西瓜时,他曾是当地第一个种植成功新品种西瓜的人。“西瓜一亩地曾卖过500元”。但最终因为村里土地少,旱塬上缺水等原因,他被迫终止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1988年,他和同村42个人一起去“闯神木”。在这期间,吃了多少苦,遭过多少罪,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去往神木的路上,他们搭坐的顺路车落水,在宽120多米的冰冷的河水中被困了一个多小时,是他越过一尺多厚的冰水,走了将近300米的路,到对岸的矿上找来了帮手。而他却被冻得喝了半瓶子酒才被救了过来。神木是个高寒、风沙大的地方。当地人有句俗话:“春上没有风,庄稼成不了。”当地的风从3月吹到5月底。“早上睡起来,脸上的土有一铜圆厚,被子上的土足足有一寸厚。”为了挣钱,他们去当地的河滩里捡雨水冲下来的煤。无论天阴下雨,他都去。别人一天捡一拖拉机,他捡两拖拉机,能挣27块钱。
一年后,因为有的人受不了苦,一起去的42个人,只剩下了15个人。
企业家的奋争
“想好了就大胆放手去干”。
1990年,他回到铜川开始再一次创业。他承包了黄堡镇马村小学建设6间瓦房校舍的工程。1991年,社教期间,他又承包了马村小学建平房校舍的工程。当时的工程预算造价是每平方米214元,他承包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80元。属于纯成本价,是个没有利润的活。工程完工之后,由于镇上和村民的集资款没有兑现,本来45000元的工程款,他只拿到了33000元,还有12000元的工程款没有付清。当时他手里只有“闯神木”积攒下来的5000多元。为了不让跟着自己干活的弟兄们吃亏,他又重新拿起瓦刀,出去干泥瓦匠。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还清了欠款。
人生陷入了第一次低谷,他有点丧气。这时候他生命里第二个贵人他的姑父赵纪灵对他说:“存宁,社会上创业,要和气生财。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干。到任何情况下,都能和别人相处好,这样才能成功。”
姑父的一番话点燃了他创业的激情。1994年,他承包了陈炉镇立地坡小学的整修。谁知工程完工后,本来28000元的工程款,却只兑现了18000元。他又一次跌入了人生的低谷。欠的钱,总归是要还的。他只好又出去打工,每天挣15元。经过两年的打拼,才还清了欠款。
1997年,他参与了陈炉镇枣村小学教学楼的建设工程。枣村是时任铜川市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天文的驻村帮扶对象。该工程投资38万元,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他承包了其中的人工部分。经过123天完工,得到了赵天文的赞扬。工程通过了铜川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达标验收,获得了铜川市建筑质量监督站的过关认可。
2002年,由他规划、设计并施工的黄堡镇文明塬村集体性移民搬迁工程完工,得到了王益区政府和黄堡镇政府的认可,作为区上和镇上的试点工程。这是他搞群体搬迁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在这之后,他先后规划、设计参与施工了王益区罗寨村、原畔村、高坪村等一系列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工程,都得到了一致好评。
2006年,一次意外让他丢失了6份合同,6份工程决算书。由于没有合同和决算书等证明文件,他被人赖账近4万元。干了一年的活,他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赔进去了78000元。从那年的年底直到来年的三月,他每天前半天在承包的民房建设工地忙活,后半天跑到铜川市铝厂干临时工。即使是大年三十和初一,他也没有歇着。为了让跟着自己干活的兄弟们能过个好年,他贷款30000元,结清了所有工人的工资。“虽然欠了银行的利息,但我的人格没有倒。”
在他人生陷入第二次低谷时,他萌生了不想再继续创业了的想法。这时他生命里的第三个贵人他的伯父告诉他:“存宁,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就必须要“专”要“精”。自己的目标自己树立,能奋斗到什么程度就奋斗到什么程度,只要默默无闻的奉献就能获得成功。”
2007年,他承包了王益区王益乡孙家坳村的新农村建设。本来铜川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要18000元的规划设计费用,而他规划设计只要8000元。最终他获得了孙家坳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资格。并把自己创新的“双燕归脊”造型首次应用到孙家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王益区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向全市推广。
2010年,由他规划、设计、施工的黄堡镇社区建设工程完工。工程得到了铜川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应龙的赞许,并亲自为他披红带花,以示嘉奖。
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村养殖场的建设,获得了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王宏和铜川市副市长袁丁兴的好评。王宏对陪同参观的袁丁兴和铜川市农业局局长戎河山说:“你们在孟家塬建的养殖场,在陕西省不算最大的,但规范化程度是最高的。”
在铜川市政府积极推近资源型城市转型,年投入亿元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历史机遇下,他协助王益区文化局并参与“孟家塬桃花艺术节”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他又积极奔走,自己四方筹措资金,启动了“孟姜女故里”旅游景点的建设工程。
人生不可能平坦,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面对,敢于向困难挑战,不弃不馁,顽强打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把永不卷刃的瓦刀。”
俗话说:“泥水匠用瓦刀是光图表面”。也有人,干工程只要按时完工,不拖延工期就行,其他的都无所谓。但颜存宁不这么认为,他有着自己做事的原则,那就是:“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干,以实干带动人,以真情感化人。”
如今,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群众积极性不断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动,这把永不卷刃的瓦刀已历尽艰辛,百炼成钢,开始初露锋芒,美好的未来已经张开了迎接他的双臂。
该文取自《故里记忆》,总编和谷 ,主编王赵民
作者:和小军 铜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