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释怀不愿接纳的执念,才有随缘了悟的修行

一、

人生修行的根本,首先在于接纳,你只有接纳了人生既定存在的东西,才能谈得上释怀自己存在的苦难。

无论是你曾经经历过的痛苦,还是你现在内心存在的思虑,包括你念头之中存在的念想,都要接纳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包括念头之中的贪嗔痴慢疑。

很多人提到心中这些杂念的时候,第一反应都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东西,要及时把它抛开,其实修行并不是这么牵强,如果这样去修的话就是本末倒置。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就是自己本性之中的东西,人不能剥离自己的本性,如果能够剥离那就不叫做人,所以只有接纳,觉察到它就是你本性的东西,它也是你的一部分,这才是修行的前提。

世俗之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想去解决本性之中的东西,达到正常人不能达到的状态,与其说这是修行,倒不如说是自讨苦吃,所以最后的结果不仅没有释怀本心的痛苦,反而又徒增痛苦,最后在一念之上又生一念。

《小窗幽记》之中有一句话,叫: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是透彻明白之人,仙也是透彻明白之人,圣人明明白白却不知道这是透彻明白,正因为不知道透彻明白才是明白,如果知道透彻明白就不会明白了。

修行指的是什么?无心就是修行。

《庄子》之中有过一句话叫做: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忘了脚,是因为鞋子舒服;忘了腰,是因为腰带舒适;忘了是非,是因为心灵安适。心神如一没有追随外物的时候,遇事就可以顺心应手,本性安适而无所不适的时候,就是忘了安适的安适。

当你的鞋子舒服的时候,你反而不会感觉到鞋子的存在,只有你的鞋子不舒服的时候,你才感觉到有鞋子存在。

这和修行是一样的道理,不要使自己人生在了悟和未了之间定一个界限,随缘就是了,如果在两者之间定了界限之后,刻意去追求那个了悟的境界,那么你的一生永远都不会了悟,因为有了刻意,便多生了执着的念头,执着本身就不合于道。

二、

世俗之中的人提起修行的时候,总是在执着追求一个与世俗隔绝的红尘绝境,认为找到一个诗和远方的地方,选择与世隔绝就是修行,那样就能够了悟此生。

却不知身外环境的转变,了却的只是外在的环境,未了的是自己内心的纠葛,当心中欲念未放下的时候,外在环境强逼着自己进入某种状态,内心反而更加焦躁。

就好像很多人心里都抱着一个想法说:“如果把自己放到诗和远方的仙外之境,那么自己就能了无世俗一切烦恼。”

其实对于这种人来说,真的有机会让他走到深山里面,他根本静不下心,就是因为内心的俗念未了,而外在的强行剥离对你人生修行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真正的了却就是连放下的念头也放下,生于世间,存在于世间,心中没有出世和入世之间的界限,也没有是否了悟的区别,这便可超然于物外。

真正的了悟者,心随境存,苦中就在苦中过,乐中就在乐中过,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人生的际遇本身就无好坏是非之分,深入水中不感到寒冷,深入火中不感到暑热,而不是身处一个环境,还为这个环境界定一个自以为的概念,然后拼命去追逐这个概念。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将自己的心当成镜子一样,事情来的时候如实反照,事情过去之后又平静如水,完全融入于当下、刹那、瞬间,不以此心区别世事,以当下世事观照本心。

没有主观感受际遇的好坏、顺逆之别,也没有刻意祈求自己跳出当下境界的执念,人生了无执念,顺应当下,接纳生命之中所有的存在,当你能够接纳那一刻,就已经释怀了人生的苦痛,连放下的念头都排除掉的时候,才能真正的逍遥于物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不给自己烦恼,不将自己的本心的念头看作烦恼,当贪嗔痴慢疑念头出现时,就静静的观照,直到它自然消失,不抗拒,不顺从,适度为之便为真了。

文|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一日禅:放开执念,随缘生活。

     一  禅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 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 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 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 ...

  • 《逍遥游》让你的幸福不用等待

    <逍遥游>,那什么是"逍遥"?词典里说,安闲自在,自由自在.现在的中国人也多数认为"逍遥"就是爱怎样就怎样.如果你认为<庄子>是让人自由 ...

  • 放下执念 一切随缘

    放下执念  一切随缘 作者:婷儿   摄影: 橘子 沧海月明,清风逐影,谁曾是你前世今生眷恋的心疼?或许,一份情,本身就难懂.或许,前尘中真的就欠你太多的情.在今生,须得一个人偿清,不然,为何,会有伤 ...

  • 《庄子》:痛苦起于执念,觉者明于顺应

    一. 痛苦是因为执念,执念是因为停留于事物的表象,无法察觉其事物本质的演变规律而造成的结果. 正所谓"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只有不执着于事物表象之上,才可称之为智者. 因为在这个 ...

  • 《庄子》:繁华皆是虚妄,执念无非为梦

    人生是一场梦,人在做梦的时候不知道是梦,甚至会在梦中问所做之梦的吉凶,醒来之后才知道是梦. 世人皆是如此,通常会将人生活成了一场梦,总是在追逐那些虚幻而飘渺的事物,而忽略了本身存在的实相. 人间悲欢, ...

  • 天龙八部人物谈之鸠摩智:放下执念才见真佛——武学天才悟道之途

    <天龙八部>众多人物中,鸠摩智是一个亮眼的存在.虽然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个反派,却又是以一个聪敏且颇可爱的天才形象留在读者心里. 01 高光出场 鸠摩智的出场就颇隆重,很有"先声 ...

  • “转胎丸”制造畸形婴儿,生男的执念才是祸根

    摘要 中青快评 扭曲至极的市场需求,孕育出"转胎丸"这样的"怪胎". 为了生出男孩可以做到什么地步?近日,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下,一种长期在民间非法流通.人称&qu ...

  • 庄子:一个通达的人,不再辩解,不再执念,不再哀愁,不再留恋

    德的最高境界是"和",也就是你内心充盈,在外的一切全部忘却的状态.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庄子 ...

  • 愿你在我的执念中 缓缓归来

    作者:执念 诵读:海阔天空 无 题 昨夜 雪悄悄地落了一地 冻住席地的皎洁 凌晨 我透过窗纱与天对望 以为是月华如练 洒下银光一片 昨夜 梦里逢春 半坡的狼毒草摇曳生姿 忽而今夏 点地梅又在心头开过 ...

  •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拘泥于对错,放下执念,境界高一点,就能不为世俗所累。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拘泥于对错,放下执念,境界高一点,就能不为世俗所累.   话说某一天,有个人乘着船渡河,行进过程中,眼看着前方有一艘船就要撞过来了.这个人连忙大 ...

  • 《庄子》:内心存在执念,人生便有“心笼”

    一. 能够让你感到痛苦的事物都是你过分在乎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在控制事物,而是事物奴役了我们. 当我们过分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得失都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外在的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一 ...

  • UC头条:《庄子》: 内心存在执念, 人生便有“心笼”

    点击加载图片 能够让你感到痛苦的事物都是你过分在乎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在控制事物,而是事物奴役了我们. 当我们过分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得失都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外在的因素我们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