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90秒:“亲”,为何“转移”如此迅速?

天天语文伴你第897天

“亲”,为何“转移”如此迅速?

1.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似乎进入了一个“乱象”,尤其以“亲”字使用之广泛,字义“转移”之迅速为最。

2. 原来,店家面对顾客,依据对象男、女,老、少的不同,有多个称谓:阿姨、大妈,大叔、先生,美女、帅哥,小姐姐、小哥哥。

但,不知何时开始,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商家对顾客,几乎是一“字”以蔽之,全都是“亲”。

3. “亲”,在名词意义上,指的是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人。例如:亲属、亲人、双亲等。

《礼记》说:“亲,父母也。”古人说“归见其亲”,指的是回家看望父母。

“亲”的基本意义是具体的、典雅的、庄重的。

然而,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字义,进入这十年,竟然会发生如此迅速的“转移”,如此巨大的“裂变”。

“跨度”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其它汉字所不及的。

4. 什么原因呢?

词语的产生,一般滞后于现实的发展——CT、B超等词语,似乎还没有“纯汉语”表达;现代人词汇枯竭,就自然而然地寻找替代物——菜单、下课;网络的发展,使得某些字义的“约定俗成”速度飞快。

在“网购”时,店家在不知对方幼、长、男、女的情况下,也只能用一个“亲”字涵盖一切了。

“亲”字,还真有其存在的必须、必然。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狂喜,是行为还是心情?

2

他们,有怎样的“标本意义”?

3

落叶、落樱,也是风景吗?

李强老师快手账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