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平:演绎南方枸杞致富故事
本报通讯员 彭锦云 胡祥修
提起枸杞,人们普遍认为枸杞生长在北方,是宁夏等西北地区的特产。那么我国南方能种枸杞吗?
朱和平用多年实践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成为南方规模化种植枸杞的第一人。
在湖北省恩施市建始县花坪、三里、业州等9个乡镇22个村,2000余户农民在湖北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和平的带动下,基地化种植枸杞6700亩,实现了脱贫增收。秦家园村70岁的彭明阶带头种枸杞,2020年他家两亩枸杞园喜获丰收,收入1.7万元。
朱和平在建始县推广种植的是湖北杂交枸杞,一种具有药用、食用价值,还可应用于园林绿化、水土保持的灌木植物。这种杂交枸杞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生长期达35年。进入丰产期后,一亩枸杞年产鲜果750公斤,效益可超过5000元。
朱和平致力于规模化种植枸杞,打造枸杞全产业链,为“世界硒都”恩施山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返乡创业,试种杂交枸杞
今年53岁的朱和平,曾是建始县供销系统职工。20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原湖北农学院学习园林技术,协助马爱茹教授搞科研。马爱茹课题组将宁夏枸杞与长江流域野生枸杞杂交,成功培育出果肉多、籽少、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产量高的湖北杂交枸杞新品种,且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后来因单位改制,朱和平成了一名下岗职工,他只好外出务工。当朱和平有一点积蓄后,他决定回乡创业,把早年萌生的在家乡发展枸杞的想法付诸行动。
2008年,朱和平辗转找到已调到湖南农业大学的马爱茹教授。经与湖南农业大学协商,朱和平花30万元获得了“杂交枸杞”在湖北的繁殖与建园推广权。2009年,在马教授指导下,朱和平在建始县业州镇、花坪乡等地,建起4个杂交枸杞母本示范园。到2020年底,累计生产优质种苗5万多株,建种植基地近5000亩。
精深加工,打造富硒珍品
建始县属高山地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适宜枸杞生长。秦家园村枸杞基地,年均亩产枸杞达900公斤。
收获的枸杞怎么利用?朱和平遇到了难题。南方杂交枸杞水分多,晾干过程中会产生霉变,无法制成干果销售。枸杞虽然可以鲜食,但不如水果香甜,朱和平把枸杞当水果卖也以失败告终。
朱和平想到用枸杞泡酒,但这样的酒无包装,难以进入市场大批量销售。
当初朱和平发动家乡村民种枸杞,承诺包回收。朱和平白天硬着头皮数着现金将村民的枸杞收回来,深夜又偷偷找个隐蔽的地方倒掉,两年时间损失近10万元。
2010年,朱和平再次外出寻找加工技术。他用20万元从华中农业大学和麻城市科技局引进了枸杞原浆酒、枸杞饼、枸杞水晶软糖、枸杞速溶粉等系列产品专利,并聘请专家指导,对杂交枸杞进行精深加工。
2013年10月,朱和平注册的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推出枸杞原浆酒。2014年5月,枸杞原浆酒被有关部门推荐参加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现场签单50万美元。
建始县有“富硒王国”之称,境内硒资源出露面积近480平方公里,是国内连片面积大、平均硒水平含量极高的富硒生物圈。建始高山枸杞酿出的酒,硒元素含量高。生态富硒、原浆发酵,成为枸杞珍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也跻身全国生态果酒20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俄罗斯,2020年销售收入达3100万元。
创新扶贫,实施“交钥匙”工程
公司设计能力是年产1000吨发酵酒,配套的种植基地须上万亩。目前,公司自建基地仅500亩,为扩大种植面积,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包种苗、包技术、包收购,扶持带动山区群众种植枸杞。公司牵头成立了映山红枸杞专业合作社,吸收了80个股东社员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
建始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枸杞珍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精准扶贫,探索出扶贫“交钥匙”工程新模式。公司掏钱,把贫困户的土地租下来,建好枸杞园后,再“还”给农户。业州镇杉木村原有特困户60户,枸杞珍公司为每户选地两亩建枸杞园,按每亩每年300元付给贫困户土地租金,免费提供种苗、基肥、生物农药。枸杞栽植后,贫困户在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公司还另给贫困户管田的工钱。枸杞收获后,公司按每公斤10元的价格包收,销售收入全部归贫困户所有。60户贫困户从此可获得35年左右的长期稳定收入。这种扶贫模式已在建始县22个村实施,1500余贫困户受益。
“真是天上掉馅饼,我们种枸杞,老板给租金和工钱,所有收入归我们自己。这样帮扶我们,再不脱贫哪还像话啊!”杉木村四组曾经的贫困户彭祖莲说。在枸杞珍公司的帮扶下,彭祖莲2020年种了两亩枸杞,获得了鲜果收入再加上公司支付的工钱和租金,当年就甩掉了“穷帽子”。
多年来,枸杞珍公司坚持“立足特色壮基地,追求健康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建始及周边县区推广种植枸杞近万亩,年产鲜果1800余吨,生产富硒枸杞原浆酒260吨,带动4300多枸杞种植户,每年每亩枸杞基地比种植常规作物增收4000元。枸杞珍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颁发的多项荣誉。